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879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包括由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左右两侧底部的支撑脚组成的机架,横梁底部端面内设有滑动槽,滑动槽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内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底部设有打磨组件,打磨组件前端内设有凹槽,凹槽上下两侧的打磨组件内对称设有第一滑动腔,第一滑动腔远离凹槽一侧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腔且相连通设置,第二滑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推压件,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靠近凹槽一侧设有限位块,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打磨效率高,可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打磨工作,且环保效果好。

A surface polishing and grinding device for steel tub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ishing and grinding device for a steel tube surface, which consists of a beam and a frame with a supporting foot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eam. A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in the bottom end of the beam. The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eaded rod with a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and a sliding block and a sliding block are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crew rod. A grinding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grinding component. A first slid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cavity in the grinding assembly on both sides of the groove.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is far from the groove side, and a second sliding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 second slid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crew rod and a second screw and a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The right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is close to the one side of the groove, and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is sli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slide block.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high grinding efficiency, and can meet the grinding work of steel pipe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表面抛光
,具体是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的坯料在生产之前难免被空气中的水分腐蚀而产生铁锈,这种铁锈在加工过程中很难被去除,所以一般加工完的钢管仍需要进行除锈处理,现有技术中工人一般是用手持切割机加装磨片进行除锈抛光,在处理打磨的时候,这种状况下,人工劳动的强度大,且无法精确控制磨盘和钢管的接触,可能会产生打磨过度或者根本没有打磨的状况,例如一旦磨得过深,会损坏钢管表面导致凹凸不平,形成废料,磨得过浅又无法去除铁锈,加工较为困难,另外,还有通过自动打磨设备进行抛光打磨,现有的自动抛光打磨机都为单打磨头,打磨效率低,打磨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包括由横梁以及固定在所述横梁左右两侧底部的支撑脚组成的机架,所述横梁底部端面内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内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底部设有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前端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下两侧的所述打磨组件内对称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远离所述凹槽一侧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腔且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滑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推压件,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靠近所述凹槽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动块,所述升降滑动块靠近所述凹槽一侧设有连通所述打磨组件内壁体并滑动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腔内的所述连接滑动杆外侧环绕设有弹簧,所述升降滑动块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所述连接滑动杆一侧转动配合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一侧连通所述连接滑动杆且伸入所述凹槽内且末端处固定设有打磨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连接滑动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动块远离所述限位块一侧设有外壁上固定设有凸出部,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脚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转接件和第二支撑转接件,所述第一支撑转接件和所述第二支撑转接件夹固有钢管,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滑动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端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右侧壁体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右侧端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壁体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后侧内壁设有吸尘头,所述打磨组件后侧端面内设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头与所述吸尘装置之间的所述打磨组件内设有吸尘导管。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升降滑动块靠近所述第二滑动腔一侧设有向第一斜面,所述推压件靠近所述第一滑动腔一侧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斜面滑动抵压配合的第二斜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转接件包括设置在左侧所述支撑脚内的第三滑动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上方的第四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左右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左侧端设有第一锁滑斜面,所述第一滑动块右侧端固定设有向右侧延伸并连通左侧所述支撑脚右侧壁体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右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三滑动腔内的所述滑动杆外表面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四滑动腔内上下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有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螺纹杆顶部与第四电机连接,所述第四电机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四滑动腔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右侧底部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锁滑斜面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锁滑斜面。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转接件包括外表面设置在右侧的所述支撑脚且固定连接的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左侧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夹具相对设置的第二夹具。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动轮、轮轴和刹车片,所述滑动轮与所述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轮轴与所述支撑脚前后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刹车片顶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脚的底面,通过设置所述滑动装置能够增强整体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凹槽上下两侧的打磨组件内对称设第一滑动腔,第一滑动腔远离凹槽一侧设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腔且相连通设置,第二滑动腔内设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推压件,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靠近凹槽一侧设限位块,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升降滑动块,升降滑动块靠近凹槽一侧设连通打磨组件内壁体并滑动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动杆,第一滑动腔内的接滑杆外侧环绕设弹簧,升降滑动块内设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靠近接滑杆一侧转动配合转动轴,转动轴远离第一电机一侧连通接滑杆且伸入凹槽内且末端处固定设打磨头,转动轴与接滑杆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头的伸缩工作,可满足针对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进行抛光打磨,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推压件上的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滑动抵压配合,从而实现高精度打磨调节。2.通过第一支撑转接件包括设置在左侧支撑脚内的第三滑动腔以及设置在第三滑动腔左侧上方的第四滑动腔,第三滑动腔内左右滑动配合连接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左侧端设第一锁滑斜面,第一滑动块右侧端固定设向右侧延伸并连通左侧支撑脚右侧壁体的滑动杆,滑动杆右侧末端转动配合连接第一夹具,第三滑动腔内的滑动杆外表面设第二弹簧,第四滑动腔内上下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顶部端面内设向下延伸设置的螺纹孔,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升降螺纹杆,升降螺纹杆顶部与第四电机连接,第四电机外表面设置在第四滑动腔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块右侧底部设用以与第一锁滑斜面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锁滑斜面,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钢管,提高工作效率。3.通过第二支撑转接件包括外表面设置在右侧的支撑脚且固定连接的第五电机,第五电机左侧连接与第一夹具相对设置的第二夹具,从而实现对钢管外表面进行°转动打磨。4.通过滑动槽设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内螺纹配合连接滑动块,第一螺纹杆右侧端与第二电机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磨组件左右滑动,从而对钢管进行左右滑动打磨,提高打磨效率。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打磨组件内设双打磨头,提高了打磨效率,可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打磨工作,且环保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打磨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打磨组件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包括由横梁31以及固定在所述横梁31左右两侧底部的支撑脚32组成的机架3,所述横梁31底部端面内设有滑动槽311,所述滑动槽311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3110,所述第一螺纹杆3110内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块41,所述滑动块41底部设有打磨组件4,所述打磨组件4前端内设有凹槽42,所述凹槽42上下两侧的所述打磨组件4内对称设有第一滑动腔43,所述第一滑动腔43远离所述凹槽42一侧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腔45且相连通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包括由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左右两侧底部的支撑脚组成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横梁底部端面内设有滑动槽,滑动槽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内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底部设有打磨组件,打磨组件前端内设有凹槽,凹槽上下两侧的打磨组件内对称设有第一滑动腔,第一滑动腔远离凹槽一侧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腔且相连通设置,第二滑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推压件,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靠近凹槽一侧设有限位块,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动块,升降滑动块靠近凹槽一侧设有连通打磨组件内壁体并滑动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动杆,第一滑动腔内的接滑杆外侧环绕设有弹簧,升降滑动块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靠近接滑杆一侧转动配合有转动轴,转动轴远离第一电机一侧连通接滑杆且伸入凹槽内且末端处固定设有打磨头,转动轴与接滑杆转动配合连接,升降滑动块远离限位块一侧设有外壁上固定设有凸出部,左右两侧的支撑脚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转接件和第二支撑转接件,第一支撑转接件和第二支撑转接件夹固有钢管,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包括由横梁以及固定在横梁左右两侧底部的支撑脚组成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横梁底部端面内设有滑动槽,滑动槽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内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底部设有打磨组件,打磨组件前端内设有凹槽,凹槽上下两侧的打磨组件内对称设有第一滑动腔,第一滑动腔远离凹槽一侧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二滑动腔且相连通设置,第二滑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推压件,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靠近凹槽一侧设有限位块,第一滑动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升降滑动块,升降滑动块靠近凹槽一侧设有连通打磨组件内壁体并滑动配合连接的连接滑动杆,第一滑动腔内的接滑杆外侧环绕设有弹簧,升降滑动块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靠近接滑杆一侧转动配合有转动轴,转动轴远离第一电机一侧连通接滑杆且伸入凹槽内且末端处固定设有打磨头,转动轴与接滑杆转动配合连接,升降滑动块远离限位块一侧设有外壁上固定设有凸出部,左右两侧的支撑脚内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转接件和第二支撑转接件,第一支撑转接件和第二支撑转接件夹固有钢管,所述支撑脚底部设置有滑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滑动槽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端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右侧壁体内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右侧端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壁体内且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梦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知新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