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25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处理装置和淡水箱,所述海水处理装置下方设置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固定底座上方设置有一海水处理箱,所述海水处理箱内部设置有一处理空间,所述海水处理箱左侧顶部上方设置有与其为一体式结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圆箱,所述圆箱内设置有一圆形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风能吹动风叶转动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海水加压装置中的活塞杆做往复运动完成海水加压,加压后的海水过滤膜的反渗透作用,淡水进入淡水通道后流进增压装置,反渗透后的高压海水通过增压装置给淡水增压,便于输送,实现能源重复利用。

Seawater desalin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awater desalin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awater treatment device and a fresh water tank. A fixed base is arranged below the seawater treatment device, a plurality of bolt hole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fixed base, a seawater treatment tank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xed base, and a processing spac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eawater treatment tank. A supporting column with an integral structure is arranged above the left top of the seawater treatment tank, and a circular box is fixed above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a circular spac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ircular box. The invention uses wind energy to drive the rotating shaft to rotate by rotating the wind blade, thereby driving the piston rod in the seawater pressurizing device to reciprocate and complete the seawater pressurization, and the reverse osmosis of the seawater filtering membrane after pressurization, and the fresh water flows into the pressurizing device after entering the freshwater channel, and the high-pressure seawater after reverse osmosis increases the freshwater through the pressurizing device. Pressure, easy to transport, to achieve energy re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地球的不断变暖、地球的表面温度逐步上升,冰雪融化,海平面不断提高,而很多地区还在面临着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很多海水淡化装置也开始被研发,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海水淡化装置都比较昂贵、制水量很小而且耗费大量的电力,都只能当做应急之需,无法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水淡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处理装置和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处理装置下方设置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固定底座上方设置有一海水处理箱,所述海水处理箱内部设置有一处理空间,所述海水处理箱左侧顶部上方设置有与其为一体式结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圆箱,所述圆箱内设置有一圆形空间,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一贯通孔,所述圆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贯通孔相通,所述海水处理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贯通孔相通,所述圆箱的左侧端面设置有一轴套,所述所述轴套内设置有一中心孔,所述圆箱与所述轴套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旋转孔,所述旋转孔与中心孔相通,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左侧末端伸出所述轴套左侧端面外,且末端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四周设置有多片风叶,所述旋转轴位于中心孔内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滑动配合设置有一与所述中心孔内壁固定连接的环形限位板,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穿过旋转孔并伸入所述圆形空间内,且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连接有一多连杆机构,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右侧的第二连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的第三连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孔和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轴承孔和第四轴承孔,所述第三连杆的顶部端设置有第五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与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孔与所述第三轴承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轴承孔和所述第三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一定位销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防磨垫圈,所述第一防磨垫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销上,所述第一定位销左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杆左侧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定位销右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面外且末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第四轴承孔与所述第五轴承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轴承孔和所述第五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通过第二定位销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防磨垫圈,所述第二防磨垫圈套装在第二定位销上,所述第二定位销右侧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面外且末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定位销左侧端伸出所述第三连杆的左侧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连杆底部端依次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贯通孔和所述活动孔后伸入所述处理空间内与海水加压装置配合连接,所述海水处理箱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处理空间相连通设置的入水孔,所述海水处理箱右侧的所述所述处理空间内设置有一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把处理空间分为加压区和反渗透区两部分,所述海水加压装置位于加压区内,所述海水加压装置与所述密封板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密封板在与海水加压装置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一压力阀,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海水加压装置和所述反渗透区,所述反渗透区内设置有一淡水通道,所述淡水通道的外部设有过滤膜,所述海水处理箱右侧端设置有一淡水管和一海水管,所述淡水管和海水管远离所述海水处理箱的一端连接有一增压装置,所述淡水管和所述海水管内分别设置有一淡水孔和一海水孔,所述淡水孔连通所述淡水管和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海水孔连通反渗透区和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远离海水处理箱的一端连接有一输水管和一废水管,所述输水管和废水管内分别设置有输水孔和废水孔,所述废水孔连通增压装置和外部空间,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淡水箱内,所述淡水箱内设置有一储水空间,所述输水孔连通所述增压装置和所述储水空间,所述淡水箱内壁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固定输水管,所述淡水箱下端设置有一水平底板,所述淡水箱内的所述输水管末端设有自控装置,所述自控装置顶部端面设有与所述输水孔相连通设置的第一通水孔,所述自控装置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水孔相连通设置的通水区,所述通水区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开合滑块,所述通水区下侧的所述自控装置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支杆,所述支杆顶部末端伸入所述通水区内且与所述开合滑块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底部末端伸出所述自控装置底部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浮块,所述自控装置右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通水区相连通的第二通水孔。作为优选,所述多连杆机构第一连杆连接旋转轴后做圆周运动,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连接的一端跟随第一连杆做圆周运动,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连接的一端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所述第三连杆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杆的长度。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旋转轴的旋转带动多连杆机构中的第三连杆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海水加压装置中的活塞杆做往复运动。作为优选,所述海水加压装置通过外部的柱形壳体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柱形壳体下端与处理空间相通,所述柱形壳体内部设置有加压空间,所述加压空间与所述密封板上的连接孔连通,所述加压空间下端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设置有多个流通口,所述流通口内都设置有一流通孔,所述流通孔连通所述处理空间和所述加压空间,所述流通孔内都设置有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板上端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向上穿过活塞孔,所述活塞孔位于所述柱形壳体上端壁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活塞孔内设置有一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一密封圈,所述活塞杆的顶部末端与所述多连杆机构底部末端固定连接。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处理空间内的海水会通过单向阀进入加压空间,完成海水加压。作为优选,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壳体,所述增压壳体内部设置有淡水区、海水区和设置在所述淡水区与所述海水区之间的分区板,所述增压壳体上位于淡水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低压入口和高压出口,所述低压入口连通淡水孔和淡水区,所述高压出口连通输水孔与淡水区,所述增压壳体上位于海水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高压入口和低压出口,所述高压入口连通海水孔和海水区,所述低压出口连通废水孔与海水区,所述分区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内设置有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位于淡水区和海水区内,所述传动杆的两端都设置有一套杆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四周都设置有多个涡轮片。其主要作用是,反渗透后的高压海水流过海水区带动海水区内的涡轮片转动,再通过传动杆带动淡水区内的涡轮片转动,从而给淡水增压,便于输送,实现能源重复利用。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装置包括U形杆,所述U形杆外套装有一环形锁,所述U形杆相背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锁紧槽,所述环形锁内前后对称设置有活动空间,所述环形锁远离所述U形杆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活动空间相连通的上通孔,所述环形锁靠近所述U形杆一侧设有与所述活动空间相连通的下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处理装置和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处理装置下方设置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固定底座上方设置有一海水处理箱,所述海水处理箱内部设置有一处理空间,所述海水处理箱左侧顶部上方设置有与其为一体式结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圆箱,所述圆箱内设置有一圆形空间,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一贯通孔,所述圆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贯通孔相通,所述海水处理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贯通孔相通,所述圆箱的左侧端面设置有一轴套,所述所述轴套内设置有一中心孔,所述圆箱与所述轴套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旋转孔,所述旋转孔与中心孔相通,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左侧末端伸出所述轴套左侧端面外,且末端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四周设置有多片风叶,所述旋转轴位于中心孔内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滑动配合设置有一与所述中心孔内壁固定连接的环形限位板,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穿过旋转孔并伸入所述圆形空间内,且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连接有一多连杆机构,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右侧的第二连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的第三连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孔和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轴承孔和第四轴承孔,所述第三连杆的顶部端设置有第五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与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孔与所述第三轴承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轴承孔和所述第三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一定位销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防磨垫圈,所述第一防磨垫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销上,所述第一定位销左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杆左侧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定位销右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面外且末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第四轴承孔与所述第五轴承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轴承孔和所述第五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通过第二定位销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防磨垫圈,所述第二防磨垫圈套装在第二定位销上,所述第二定位销右侧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面外且末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定位销左侧端伸出所述第三连杆的左侧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连杆底部端依次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贯通孔和所述活动孔后伸入所述处理空间内与海水加压装置配合连接,所述海水处理箱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处理空间相连通的入水孔,所述海水处理箱右侧的所述所述处理空间内设置有一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把处理空间分为加压区和反渗透区两部分,所述海水加压装置位于加压区内,所述海水加压装置与所述密封板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密封板在与海水加压装置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一压力阀,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海水加压装置和所述反渗透区,所述反渗透区内设置有一淡水通道,所述淡水通道的外部设有过滤膜,所述海水处理箱右侧端设置有一淡水管和一海水管,所述淡水管和海水管远离所述海水处理箱的一端连接有一增压装置,所述淡水管和所述海水管内分别设置有一淡水孔和一海水孔,所述淡水孔连通所述淡水管和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海水孔连通反渗透区和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远离海水处理箱的一端连接有一输水管和一废水管,所述输水管和废水管内分别设置有输水孔和废水孔,所述废水孔连通增压装置和外部空间,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淡水箱内,所述淡水箱内设置有一储水空间,所述输水孔连通所述增压装置和所述储水空间,所述淡水箱内壁上方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固定输水管,所述淡水箱下端设置有一水平底板,所述淡水箱内的所述输水管末端设有自控装置,所述自控装置顶部端面设有与所述输水孔相连通设置的第一通水孔,所述自控装置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水孔相连通设置的通水区,所述通水区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开合滑块,所述通水区下侧的所述自控装置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支杆,所述支杆顶部末端伸入所述通水区内且与所述开合滑块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底部末端伸出所述自控装置底部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浮块,所述自控装置右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通水区相连通的第二通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处理装置和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处理装置下方设置有一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四周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固定底座上方设置有一海水处理箱,所述海水处理箱内部设置有一处理空间,所述海水处理箱左侧顶部上方设置有与其为一体式结构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圆箱,所述圆箱内设置有一圆形空间,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一贯通孔,所述圆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贯通孔相通,所述海水处理箱与所述支撑柱连接的位置设置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所述贯通孔相通,所述圆箱的左侧端面设置有一轴套,所述所述轴套内设置有一中心孔,所述圆箱与所述轴套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旋转孔,所述旋转孔与中心孔相通,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左侧末端伸出所述轴套左侧端面外,且末端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轴承的四周设置有多片风叶,所述旋转轴位于中心孔内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滑动配合设置有一与所述中心孔内壁固定连接的环形限位板,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穿过旋转孔并伸入所述圆形空间内,且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连接有一多连杆机构,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右侧的第二连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底部的第三连杆组成,所述第一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孔和第一轴承孔,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轴承孔和第四轴承孔,所述第三连杆的顶部端设置有第五轴承孔,所述第一轴承孔与所述旋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孔与所述第三轴承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轴承孔和所述第三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第一定位销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防磨垫圈,所述第一防磨垫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定位销上,所述第一定位销左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杆左侧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定位销右侧末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面外且末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第四轴承孔与所述第五轴承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四轴承孔和所述第五轴承孔内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通过第二定位销可旋转式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防磨垫圈,所述第二防磨垫圈套装在第二定位销上,所述第二定位销右侧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面外且末端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定位销左侧端伸出所述第三连杆的左侧端面外且末端固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连杆底部端依次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贯通孔和所述活动孔后伸入所述处理空间内与海水加压装置配合连接,所述海水处理箱左侧端面内设有与所述处理空间相连通的入水孔,所述海水处理箱右侧的所述所述处理空间内设置有一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把处理空间分为加压区和反渗透区两部分,所述海水加压装置位于加压区内,所述海水加压装置与所述密封板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密封板在与海水加压装置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一压力阀,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海水加压装置和所述反渗透区,所述反渗透区内设置有一淡水通道,所述淡水通道的外部设有过滤膜,所述海水处理箱右侧端设置有一淡水管和一海水管,所述淡水管和海水管远离所述海水处理箱的一端连接有一增压装置,所述淡水管和所述海水管内分别设置有一淡水孔和一海水孔,所述淡水孔连通所述淡水管和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海水孔连通反渗透区和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远离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侠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知新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