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690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感应淬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管道,且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贯通轴整体淬火感应圈,所述贯通轴整体淬火感应圈的内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支撑板远离支撑架的一侧端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的感应淬火方式相比,将原有的移动扫描淬火,改为整体感应淬火,从而由原来的环形磁场变化为现在的纵向磁场,减轻了尖角效应,避免了淬火裂纹,提高了产品品质,且大大缩短了每件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感应淬火
,具体涉及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感应淬火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感应淬火类型分为工频、低频、中频、超音频、高频、超高频几种,根据淬硬深度需要来选择适用频率,淬硬层深度越大,所需频率越低,反之,则越高。通常感应淬火以中频、超音频、高频、超高频为主。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贯通轴感应淬火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缺陷,例如,传统的贯通轴感应淬火方式一般采用移动扫描淬火,不仅加热时间较长,导致生产效率慢,且由于感应淬火原理,过渡区较难控制,导致尖角处容易过烧,并易产生淬火裂纹,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移动扫描淬火不仅生产效率慢,且尖角处容易过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管道,且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贯通轴整体淬火感应圈,所述贯通轴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管道(10),且支撑架(3)的内部安装有贯通轴整体淬火感应圈(2),所述贯通轴整体淬火感应圈(2)的内部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管道(11),所述支撑板(1)远离支撑架(3)的一侧端部固定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且固定板(8)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板(9),所述第二连接板(9)、固定板(8)和第一连接板(7)之间贯穿有螺杆(14),且第二连接板(9)和第一连接板(7)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1.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侧壁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两侧均贯穿有第一管道(10),且支撑架(3)的内部安装有贯通轴整体淬火感应圈(2),所述贯通轴整体淬火感应圈(2)的内部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管道(11),所述支撑板(1)远离支撑架(3)的一侧端部固定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7),且固定板(8)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板(9),所述第二连接板(9)、固定板(8)和第一连接板(7)之间贯穿有螺杆(14),且第二连接板(9)和第一连接板(7)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15),所述螺杆(14)的两端均安装有螺母(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通轴整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两侧均安装有螺套(6),所述螺套(6)与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卿华勇高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捷科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