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769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9:07
在正负的浪涌被施加给电源线的情况下,也减少半导体装置产生误动作。在车载用半导体装置(100)中,调节器(102、102a)对从外部供应的电压(VE)进行变换而生成电压(V1、V2)。电压监视部由电压监视电路(104)和开关(107)构成,监视第一~第三电压。内部电路(103)具有通过电压(V1)进行动作的处理器(105)及通过电压(V2)进行动作并生成供应至处理器(105)的时钟信号(CLK)的振荡器(106)。电压监视部在第一~第三电压的至少任一个电压电平低于设定值时停止时钟信号(CLK)对处理器(105)的供应,在第一~第三电压的全部电压电平高于设定值时向处理器(105)供应时钟信号(CL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用半导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用半导体装置,特别是涉及有效地减少由于被施加给电源线的负浪涌导致的误动作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装置中,广泛使用搭载调节器及振荡器的半导体装置。调节器将从外部供应的电压变换为稳定化后的规定的电压电平,供应至半导体装置具有的内部电路。振荡器生成内部电路的动作时钟。在半导体装置中搭载了调节器的情况下,从防噪声的观点来看也是有利的。这是因为,通过调节器能够一定程度上吸收电源电压的变动。但是,若由于噪声而电源电压超过调节器的动作范围内,则不能供应额定的内部电压。此外,还认为在被供应至振荡器的电源电压降低的情况下,由于该振荡器的异常振荡等而极快的频率被供应至作为内部电路的逻辑电路等,导致进行误动作。作为防止这样的误动作的技术,例如已知具备用于监视被搭载在半导体装置中的调节器的输入输出电压、即电源端子的电压和内部电压,在电压降低时对内部电路进行复位的监视电路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电压降低的期间持续对内部电路进行复位,所以即使万一半导体装置的内部状态变化为不正确的值,也能够通过复位而使其恢复。此外,作为防止误动作的其他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载用半导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用半导体装置,具有:内部电路;以及电压监视部,监视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该第一电压是从外部供应的动作电压;所述电压监视部在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设定值时停止所述内部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高于所述设定值时使所述内部电路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28 JP 2015-2121681.一种车载用半导体装置,具有:内部电路;以及电压监视部,监视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该第一电压是从外部供应的动作电压;所述电压监视部在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设定值时停止所述内部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高于所述设定值时使所述内部电路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半导体装置,具有:浪涌保护电路,吸收被施加给所述第一电压的浪涌,所述电压监视部监视的所述第一电压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被供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半导体装置,所述第一电压从引擎控制单元被供应。4.一种车载用半导体装置,具有:第一调节器,对从外部供应的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进行变换而生成第二电压;第二调节器,对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进行变换而生成第三电压;内部电路,分别被供应所述第二电压及所述第三电压;以及电压监视部,监视所述第一、所述第二及所述第三电压,所述内部电路具有:处理器,通过从所述第一调节器供应的所述第二电压进行动作;以及振荡器,通过从所述第二调节器供应的所述第三电压进行动作,生成成为所述处理器的动作时钟的时钟信号,所述电压监视部在所述第一、所述第二及所述第三电压中的至少任一个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设定值时停止所述时钟信号对所述处理器的供应,在所述第一、所述第二及所述第三电压中的全部电压的电压电平高于所述设定值时向所述处理器供应所述时钟信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用半导体装置,具有:浪涌保护电路,吸收被施加给所述第一电压的浪涌,所述电压监视部监视的所述第一电压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被供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用半导体装置,所述电压监视部具有:电压监视电路,在所述第一、所述第二及所述第三电压中的至少一个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所述设定值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在所述第一、所述第二及所述第三电压的电压电平全部高于所述设定值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及开关部,基于从所述电压监视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向所述处理器供应或停止所述时钟信号。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用半导体装置,所述电压监视电路具有:第一电压降低检测电路,在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第一设定值时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在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输出第二检测信号;第二电压降低检测电路,在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第二设定值时输出第三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川善光松本昌大中野洋小田部晃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