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车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11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童车驱动结构,包括轮体,以及具有驱动轴的驱动部,还包括设于驱动轴和轮体之间转矩传递部和设于轮体的一侧操作部。其中转矩传递部包括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所述轮体和所述驱动轴因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之间的卡置配合、而构成动力传递;操作部则具有与第二转矩传递件端部抵接配合的驱动面,在操作部承接外力而相对于轮体转动时,第二转矩传递件因受驱动面的驱使而具有沿轮体轴向的移动,以与第一转矩传递件间脱离或恢复卡置。本童车驱动结构通过设置操作部,并通过转动设置操作部以驱使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脱离卡置,以形成转矩传递的消除。

Driving structure of child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iving structure for a child car, including a wheel body, and a driving part with a driving shaft, and a torque transfer unit between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wheel body and one side operating part in the wheel body. The torque transfer section consists of a first torque transfer unit and a second torque transfer part, which is driven by a card position between the first torque transfer and the second torque transfer part, and the operation part has a driving face that is matched with the end of the second torque transfer part and is in the operating part. When the external force is connected to the wheel body, the second torque transfer part is moved along the axis of the wheel driven by the drive surface, so as to disconnect or restore the card between the first torque transfer part. The driving structure of the child car is set by setting the operating department, and by turning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 to drive the first torque transfer part and the second torque transfer part out of the card, so as to form the elimination of the torque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童车驱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童车
,特别涉及一种童车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童车作为儿童的娱乐工具,其在车身上大多设置有驱动结构,以满足儿童的骑行需要,现有结构中的驱动结构大多包括具有脚蹬的驱动轴,以及与驱动轴形成转矩传递的轮体,其中驱动轴可直接安装于驱动轴上,也可安装于车身上,并通过链条和链轮实现与轮体的转矩传递,当驱动轴安装于轮体上时,现有结构中大多将驱动轴直接固定于轮体上,采用该结构时驱动轴只能与轮体形成同步转动,当手扶车身行走时轮体被动行走,此时驱动轮由于被轮体驱动而形成转动,容易对儿童的的腿部造成损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童车驱动结构,以可消除驱动轴和轮体的转矩传递,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童车驱动结构,包括轮体,以及具有驱动轴的驱动部,还包括:转矩传递部,设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轮体之间,所述转矩传递部具有固连于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转矩传递件,以及设于所述轮体上的第二转矩传递件,所述轮体和所述驱动轴因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之间的卡置配合、而构成动力传递;操作部,设于所述轮体的一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端部抵接配合的驱动面,在所述操作部承接外力而相对于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因受所述驱动面的驱使而具有沿轮体轴向的移动,以与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间脱离或恢复卡置。进一步的,于所述轮体的两相对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挡圈,所述驱动轴转动的承装于所述挡圈上。进一步的,所述轮体包括具有安装孔的外轮体,以及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外轮体间构成转矩传递的内轮体,沿所述内轮体轴向设置供所述驱动轴穿出的穿孔。进一步的,所述穿孔为条形孔。进一步的,所述内轮体具有与所述安装孔插装配合的插装端,以及对所述插装端的插装进行限位的限位端,两个所述挡圈分别被定位于插装端和所述限位端上,并构成与所述外轮体两相对侧端面的抵挡配合,以将所述内轮体夹置于所述安装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为滑动穿设于所述插装端内的条形板,并于所述条形板和所述内轮体之间设置有对所述条形板由所述插装端弹性顶出的弹性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为固定套装于所述驱动轴上的圆形板,沿所述圆形板径向设置有供所述条形板卡置的豁口。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插装端,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的另一侧,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插接端相对的一侧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凸起,所述驱动面形成于所述环形凸起上。进一步的,于所述环形凸起上还形成有驱使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与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保持脱离的保持面。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面为斜面或者弧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童车驱动结构,通过在驱动轴和轮体之间设置转矩传递部,并通过将第一转矩传递件设于驱动轴上,以及将第二转矩传递件设于轮体上并与第二转矩传递件形成卡置而呈转矩传递,最后通过转动设置操作部驱使第二转矩传递件沿轮体轴向移动,以使得第二转矩传递件与第一转矩传递件脱离卡置而消除转矩传递,结构简单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通过设置挡圈可保证轮体与驱动轴之间的稳定转动。(3)通过将内轮体和外轮体插装连接,可便于拆卸,便于装配。(4)将穿孔设置为条形孔可便于驱动轴于内轮体内的穿出操作。(5)将挡圈设于限位端和插装端上以构成对内轮体的夹置,可防止内轮体从外轮体上脱出。(6)第二转矩传递件采用条形板并通过弹性件顶出,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转配。(7)第一转矩传递件采用圆形板结构简单可靠,并具有较好的转矩传递效果。(8)通过设置环形凸起可便于驱动面的形成。(9)设置保持面可保证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脱离卡置的稳定性,便于对操作部进行操作。(10)驱动面采用斜面或者弧面,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设计制造。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童车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童车驱动结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操作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1-轴体,202-驱动柄,203-脚蹬,204-安装孔,205-外轮体,206-内轮体,2061-内轮本体,2062-环形凸台,207-穿孔,208-条形凸起,209-插装槽,2010-第一挡圈,2011-第二挡圈,2012-连接柱,2013-插孔,2014-避让孔,2015-条形板,2016-弹性件,2017-容纳孔,2018-弹性件安装孔,2019-圆形板,2020-操作部,2021-驱动面,2022-第一安装槽,2023-环形凸起,2024-保持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童车驱动结构,包括轮体,以及具有驱动轴的驱动部,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轮体之间转矩传递部和设于所述轮体的一侧操作部。其中所述转矩传递部具有固连于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转矩传递件,以及设于所述轮体上的第二转矩传递件,所述轮体和所述驱动轴因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之间的卡置配合、而构成动力传递。本实施例中操作部则具有与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端部抵接配合的驱动面,在所述操作部承接外力而相对于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因受所述驱动面的驱使而具有沿轮体轴向的移动,以与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间脱离或恢复卡置。本童车驱动结构通过设置操作部,并通过转动设置操作部以驱使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脱离卡置,以形成转矩传递的消除。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中的童车驱动结构一种示例性结构可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轴包括轴体201,以及分别形成于轴体201两端处的弯折状驱动柄202,上述的驱动部还包括设于驱动柄202的自由端转动安装有脚蹬203,在使用时可在轴体201上间隔设置两个图中未示出的轴承,并通过轴承将轴体201安装于车身的连接臂上,在使用时驱使者可通过脚踏脚蹬以实现轴体201相对于车身的转动。本实施例中轮体包括具有安装孔204的外轮体205,以及插装于安装孔204内并与外轮体205间构成转矩传递的内轮体206,沿内轮体206轴向设置供驱动轴穿出的穿孔207,且由于内轮体206的长度较长,为了便于驱动轴与穿孔207进行穿设,本实施例中穿孔207为条形孔。本实施例中内轮体206的结构可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横截面为圆形且等径设置的2061,在内轮本体2061的一端形成环形凸台2062,该环形凸台2062与外轮体205抵接配合而形成内轮体206的限位端,而内轮本体206的另一端则构成内轮本体206的插装端。在装配时可将插装端由安装孔204的一侧插装于安装孔204内,当插装端运动至安装孔204的另一侧时限位端与外轮体205形成抵接配合而构成对内轮本体2061的插装限位。上述的结构中,由于内轮本体2061横截面为圆形,为了可使得内轮体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童车驱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童车驱动结构,包括轮体,以及具有驱动轴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矩传递部,设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轮体之间,所述转矩传递部具有固连于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转矩传递件,以及设于所述轮体上的第二转矩传递件,所述轮体和所述驱动轴因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之间的卡置配合、而构成动力传递;操作部(2020),设于所述轮体的一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端部抵接配合的驱动面(2021),在所述操作部承接外力而相对于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因受所述驱动面(2021)的驱使而具有沿轮体轴向的移动,以与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间脱离或恢复卡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驱动结构,包括轮体,以及具有驱动轴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矩传递部,设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轮体之间,所述转矩传递部具有固连于所述驱动轴上的第一转矩传递件,以及设于所述轮体上的第二转矩传递件,所述轮体和所述驱动轴因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和第二转矩传递件之间的卡置配合、而构成动力传递;操作部(2020),设于所述轮体的一侧,并具有与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端部抵接配合的驱动面(2021),在所述操作部承接外力而相对于所述轮体转动时,所述第二转矩传递件因受所述驱动面(2021)的驱使而具有沿轮体轴向的移动,以与所述第一转矩传递件间脱离或恢复卡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轮体的两相对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挡圈,所述驱动轴转动的承装于所述挡圈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包括具有安装孔(204)的外轮体(205),以及插装于所述安装孔(204)内并与所述外轮体(205)间构成转矩传递的内轮体(206),沿所述内轮体(206)轴向设置供所述驱动轴穿出的穿孔(2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07)为条形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体(206)具有与所述安装孔(204)插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甬波玩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