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2764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包括浸油槽、进入导向机构、拉出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浸油槽内部的压紧机构,所述进入导向机构包括进入导向轮、导向支架和第一转轴,所述浸油槽的进丝端固定有导向支架,所述进入导向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导向支架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和偏心轮,压紧轮通过压紧转轴与浸油槽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通过偏心轴与浸油槽内部侧壁转动连接,偏心轴上套装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一端与偏心轮固定,另一端与浸油槽内部侧壁固定,所述偏心轮抵触在压紧轮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浸油操作方便,送丝效率更高,压紧结构可靠稳定,有效避免金属丝被挤脱。

An eccentric compression device for automatic wire draw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ccentric compression device for a fully automatic drawing device, including an oil soaked tank, an entry guide mechanism, a drawing guide mechanism, and a pressing mechanism arranged in the oil soaked tank. The entry guid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guide wheel, a guide bracket and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inlet of the oil immersion slot is fixed with a guide. The entry guide wheel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guide bracket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press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pressing wheel and the eccentric wheel. The press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oil soaked trough through the compression rotating shaft. The eccentric wheel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oil soaked trough through the eccentric shaft, and the eccentric shaft is fitted with a torsion bullet. The spring, one end of the torsion spring is fixed to the eccentric wheel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oil soaked tank. The eccentric wheel is in touch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press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il soaked operation, higher wire feeding efficiency, reliable and stable pressure structure, and effectively avoiding metal wire being squeezed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拉丝设备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拉丝机进行拉丝处理时,是将金属丝放置到放线架上,然后将其一端直接通过导向槽进行送丝,在送丝过程中工作人员直接通过喷油泵对其进行润滑。这种操作方式一方面由于只有一个导向槽进行输送,缺少确切的定位导向装置,容易使金属丝在送丝过程中左右晃动,甚至还会与导向槽相互摩擦,不仅影响送丝速度,且容易使金属丝表面造成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在送丝过程中是由工作人员直接通过喷油泵对其进行润滑,不仅劳动强度大,且润滑不充分不均匀。如何确保送丝的稳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包括浸油槽、进入导向机构、拉出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浸油槽内部的压紧机构,所述进入导向机构包括进入导向轮、导向支架和第一转轴,所述浸油槽的进丝端固定有导向支架,所述进入导向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导向支架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和偏心轮,压紧轮通过压紧转轴与浸油槽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通过偏心轴与浸油槽内部侧壁转动连接,偏心轴上套装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一端与偏心轮固定,另一端与浸油槽内部侧壁固定,所述偏心轮抵触在压紧轮下端,所述拉出导向机构包括拉出导向轮,拉出导向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浸油槽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油槽的出丝端侧壁上对应拉出导向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中固定有拉丝模,拉丝模的中间设置有拉丝孔。优选的,所述进入导向轮、拉出导向轮、压紧轮和偏心轮的轮缘上均开设有与金属拉丝配合的轮缘凹槽。优选的,所述扭力弹簧为不锈钢弹簧。优选的,所述拉丝模为弹性橡胶模体。优选的,所述压紧轮的压紧转轴转动设置在浸油槽内部侧壁的转动槽体内,浸油槽侧壁上固定有防止压紧转轴跳动的压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使用时,金属丝的一端引出,先通过进入导向轮进行定位导向,将金属丝导入浸油槽内,然后,压紧轮和偏心轮配合将金属丝在浸油槽内压紧,确保金属丝得到充分润滑,浸油操作方便,送丝效率更高;润滑后的金属丝经过拉出导向轮的导向,最终从拉丝模的拉丝孔导出;拉丝模为弹性橡胶模体,有效避免与金属丝发成摩擦而损坏金属丝表面;偏心轮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将金属丝压紧在压紧轮的轮缘上,压紧结构可靠稳定,有效避免金属丝被挤脱。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中压紧机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浸油槽,2-进入导向轮,3-导向支架,4-压紧轮,41-压紧转轴,5-拉出导向轮,6-定位孔,7-拉丝模,8-拉丝孔,9-偏心轮,91-偏心轴,92-扭力弹簧,10-润滑油,11-金属丝,12-轮缘凹槽,13-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包括浸油槽1、进入导向机构、拉出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浸油槽1内部的压紧机构,所述进入导向机构包括进入导向轮2、导向支架3和第一转轴,所述浸油槽1的进丝端固定有导向支架3,所述进入导向轮2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导向支架3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4和偏心轮9,压紧轮4通过压紧转轴41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9通过偏心轴91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偏心轴91上套装有扭力弹簧92,扭力弹簧92一端与偏心轮9固定,另一端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固定,所述偏心轮9抵触在压紧轮4下端,所述拉出导向机构包括拉出导向轮5,拉出导向轮5通过第二转轴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油槽1的出丝端侧壁上对应拉出导向轮5开设有定位孔6,定位孔6中固定有拉丝模7,拉丝模7的中间设置有拉丝孔8。其中,所述进入导向轮2、拉出导向轮5、压紧轮4和偏心轮9的轮缘上均开设有与金属拉丝11配合的轮缘凹槽12;所述扭力弹簧92为不锈钢弹簧;所述拉丝模7为弹性橡胶模体;所述压紧轮4的压紧转轴41转动设置在浸油槽1内部侧壁的转动槽体内,浸油槽1侧壁上固定有防止压紧转轴41跳动的压块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使用时,金属丝11的一端引出,先通过进入导向轮2进行定位导向,将金属丝11导入盛装有润滑油10的浸油槽1内,然后,压紧轮4和偏心轮9配合将金属丝11在浸油槽1内压紧,确保金属丝11得到充分润滑,浸油操作方便,送丝效率更高;润滑后的金属丝11经过拉出导向轮5的导向,最终从拉丝模7的拉丝孔8导出;拉丝模7为弹性橡胶模体,有效避免与金属丝11发成摩擦而损坏金属丝11表面;偏心轮9在扭力弹簧92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地将金属丝11压紧在压紧轮4的轮缘上,压紧结构可靠稳定,有效避免金属丝11被挤脱。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油槽(1)、进入导向机构、拉出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浸油槽(1)内部的压紧机构,所述进入导向机构包括进入导向轮(2)、导向支架(3)和第一转轴,所述浸油槽(1)的进丝端固定有导向支架(3),所述进入导向轮(2)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导向支架(3)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4)和偏心轮(9),压紧轮(4)通过压紧转轴(41)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9)通过偏心轴(91)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偏心轴(91)上套装有扭力弹簧(92),扭力弹簧(92)一端与偏心轮(9)固定,另一端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固定,所述偏心轮(9)抵触在压紧轮(4)下端,所述拉出导向机构包括拉出导向轮(5),拉出导向轮(5)通过第二转轴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油槽(1)的出丝端侧壁上对应拉出导向轮(5)开设有定位孔(6),定位孔(6)中固定有拉丝模(7),拉丝模(7)的中间设置有拉丝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拉丝装置的偏心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油槽(1)、进入导向机构、拉出导向机构以及设置在浸油槽(1)内部的压紧机构,所述进入导向机构包括进入导向轮(2)、导向支架(3)和第一转轴,所述浸油槽(1)的进丝端固定有导向支架(3),所述进入导向轮(2)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导向支架(3)上,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轮(4)和偏心轮(9),压紧轮(4)通过压紧转轴(41)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9)通过偏心轴(91)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偏心轴(91)上套装有扭力弹簧(92),扭力弹簧(92)一端与偏心轮(9)固定,另一端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固定,所述偏心轮(9)抵触在压紧轮(4)下端,所述拉出导向机构包括拉出导向轮(5),拉出导向轮(5)通过第二转轴与浸油槽(1)内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浸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正美何俊玲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苏氏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