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离线供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0575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包括涂料罐组,所述涂料罐组具有至少两个涂料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带泵的进料管连接涂料储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出料管连接涂覆模座,由进料切换单元选择其中之一的所述涂料罐向涂覆模座内供料;其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分别给涂料储罐、进料管、出料管和各涂料罐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供料系统,涂料进入涂覆模座前依次经历涂料储罐内加热、管道加热和涂料罐内加热,尤其是涂料罐内,在零压力静置环境中加热涂料,加热后涂料内的气泡上浮(至液面以及液面以上)→膨胀破裂→排出至涂料罐外,以此来去除夹杂在涂料内的气泡,确保进入涂覆模座内涂料纯度,保证光纤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料离线供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料供料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离线、无气泡的涂料供料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节省人工成本,提高光纤生产质量,拉丝生产线涂料集中供料方法受到了企业的重视。用吨级涂料桶代替小涂料桶,由自动集中供料代替人工零散更换涂料,集中供料技术带来了生产效率的革新。专利申请号为201410039702.0的《一种涂覆料连续集中供料装置及其供料方法》介绍了一种在线向涂料缓冲罐加料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涂料供料压力自动控制方法。由于采用在线向缓冲罐供给涂料,因此管道压力控制要求较高,控制系统相对比较复杂,系统稳定性较差。专利申请号为201510614332.3的《光纤生产涂覆中央集中供料系统》介绍了一种光纤生产涂覆中央集中供料方法,采用了多个气泡检测仪,在检测到管道涂料内有涂料时,该部分涂料则会通过回流支路回到涂料桶内。另外,该种方法类似地采用了在线供给方法,为控制压力,在每个涂料罐上增加了压力泵,该种结构存在压力控制不稳定结构复杂的问题,属于高压供料。由于受制于气泡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影响,因此输送至模座的涂料质量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22799的《防止光纤涂覆产生气泡的进料系统》介绍了一种通过改善进料管结构和气泡探测仪检测气泡的方法去除涂料内气泡,同样受制于探测仪检测精度而不能彻底去除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实现涂料的集中离线供料,供料过程中最大程度去除涂料中的气泡,保证光纤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包括涂料罐组,所述涂料罐组具有至少两个涂料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带泵的进料管连接涂料储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出料管连接涂覆模座,由进料切换单元选择其中之一的所述涂料罐向涂覆模座内供料;其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分别给涂料储罐、进料管、出料管和各涂料罐加热。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料管的出料口均设置在各自涂料罐的初始液面以下。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出料管的进料口均设置在各自涂料罐的初始液面以下。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涂料罐内零压力静置。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外均设有管道加热带,通过所述管道加热带在线加热各自管道内的涂料。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管道加热带外包覆有保温棉。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涂料罐外设有料罐加热带,通过所述料罐加热带在线加热涂料罐内的涂料,使得所述涂料罐内恒温设置。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涂料罐内设有液位探测器,所述液位探测器与进料切换单元连接。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各所述进料管上均设有进料阀,各出料管上均设有出料阀,所述进料切换单元控制连接进料阀和出料阀。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涂料罐组具有两个所述涂料罐,其中之一的所述涂料罐与涂覆模座连通向涂覆模座内供料,所述涂料储罐向另一个涂料罐内泵料。本专利技术的涂料供料系统,涂料进入涂覆模座前依次经历涂料储罐内加热、管道加热和涂料罐内加热,尤其是涂料罐内,在零压力静置环境中加热涂料,加热后涂料内的气泡上浮(至液面以及液面以上)→膨胀破裂→排出至涂料罐外,以此来去除夹杂在涂料内的气泡,确保进入涂覆模座内涂料纯度,保证光纤质量。另一方面,多个涂料罐配合使用,使得泵入涂料罐内的涂料进入涂覆模座前有大量的时间静置加热除气泡,以此离线供料方式来取代传统的在线供料,能够最大程度去除夹杂在涂料内的气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涂料离线供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泵,S-涂料罐初始液位;2-涂料罐,4-进料管,6-涂料储罐,8-出料管,10-涂覆模座,12-进料切换单元,14-管道加热带,16-料罐加热带,18-液位探测器,20-进料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包括涂料罐组和加热组件,上述涂料罐组具有至少两个涂料罐2,各上述涂料罐2均通过带泵的进料管4连接涂料储罐6,各上述涂料罐2均通过出料管8连接涂覆模座10,由进料切换单元12选择其中之一的上述涂料罐2向涂覆模座10内供料;上述加热组件分别给涂料储罐6、进料管4、出料管8和各涂料罐2加热。一条光纤拉丝生产线配置本实施例中的一套供料系统,存储在吨级涂料储罐6内的涂料被抽吸至各个涂料罐2内,由进料切换单元12在各个涂料罐2内选择其中的一个涂料罐2向涂覆模座10内供料,其它所有涂料罐2满料后都处于静置状态。通过加热组件对涂料储罐6、进料管4、储料管8和各涂料罐2内的涂料进行加热,也就是进入涂覆模座10的涂料依次经过涂料储罐6内的一次加热、管道内的二次加热和涂料罐2内的三次加热,尤其是涂料罐2内,在零压力静置环境中加热涂料,加热后,夹杂在涂料中的气泡会上浮至液面甚至液面以上,随后膨胀破裂排出涂料罐外,达到去除气泡的作用。另一方面,多个涂料罐2配合使用,使得泵入涂料罐2内的涂料进入涂覆模座10前有大量的时间静置加热除气泡。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一个涂料罐组优选配置两个涂料罐2,两个涂料罐2交替向给涂覆模座10内供料,当前涂料罐2在向涂覆模座10内供料时,涂料储罐6向另外一个涂料罐2内加料,满后涂料罐2进入静置加热除气泡状态,以此循环,将涂料储罐6内的涂料供料至涂覆模座10内,实现涂料的自动集中供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去除气泡的效果,上述进料管4的出料口均设置在各自涂料罐2的初始液面以下,上述出料管8的进料口均设置在各自涂料罐2的初始液面以下。气泡的密度小于涂料的密度,经加热处理后的涂料,气泡总是会上浮,使得涂料罐2内位于涂料初始液面以下的部位没有气泡存在,将进料管4和储料管8的各自管口均设置在涂料罐2的初始液面以下,避免涂料在管道内移动过程中二次混杂气泡。上述涂料罐2内零压力静置,涂料静置加热过程中,气泡在零压力涂料罐2内自然的上浮,进而膨胀破裂,具有提高气泡去除率的作用。上述进料管4和出料管8外均设有管道加热带14,通过上述管道加热带14在线加热各自管道内的涂料;上述管道加热带14外包覆有保温棉,借助保温棉保持管道内的温度恒定,提高加热效率。上述涂料罐2外设有料罐加热带16,通过上述料罐加热带16在线加热涂料罐2内的涂料,使得上述涂料罐2内恒温设置,确保气泡去除率的同时提高加热效率。上述涂料罐2内设有液位探测器18,上述液位探测器18与进料切换单元连接。借助液位探测器18实时检测涂料罐2内的涂料液位,当涂料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液位探测器18向进料切换单元12反馈,由进料切换单元12控制切换向涂覆模座10内供料的涂料罐。具体的,各上述进料管4上均设有进料阀20和出料阀,上述进料切换单元12控制连接进料阀和出料阀,进料切换单元12通过控制进料阀向各涂料罐2内供料,通过控制出料阀来选择与涂覆模座10供料的涂料罐2,以此实现涂料的全自动连续、稳定的进料和出料。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涂料离线供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罐组,所述涂料罐组具有至少两个涂料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带泵的进料管连接涂料储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出料管连接涂覆模座,由进料切换单元选择其中之一的所述涂料罐向涂覆模座内供料;其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分别给涂料储罐、进料管、出料管和各涂料罐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罐组,所述涂料罐组具有至少两个涂料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带泵的进料管连接涂料储罐,各所述涂料罐均通过出料管连接涂覆模座,由进料切换单元选择其中之一的所述涂料罐向涂覆模座内供料;其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分别给涂料储罐、进料管、出料管和各涂料罐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出料口均设置在各自涂料罐的初始液面以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的进料口均设置在各自涂料罐的初始液面以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罐内零压力静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离线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外均设有管道加热带,通过所述管道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均亮李强陈明宗营蒲立申菲翔葛文金蒋留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方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