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57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水泵本体的外圈沿其环绕方向焊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环形夹板,两组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与水泵本体侧壁固定连接的环形罩壳,且罩壳的开口方向位于罩壳的外圈,罩壳的开口处焊接有与其环绕设置的环形安装板,安装板沿其环绕方向等距开设有贯穿安装板的圆形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滚珠,滚珠远离水泵本体的一侧焊接有主动杆,主动杆远离滚珠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弧形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一方面有效的防止因水量不足水泵将水底泥沙吸附耳堵塞水泵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了水泵在没有水的时候空运行防止干烧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水泵
本技术涉及水泵
,尤其涉及一种给水泵。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传统的水泵在使用的时候不能随水位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当水位较低或缺水的时候,容易出现水泵空运行干烧的情况,为此需要一种给水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给水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的外圈沿其环绕方向焊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环形夹板,两组所述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与水泵本体侧壁固定连接的环形罩壳,且罩壳的开口方向位于罩壳的外圈,所述罩壳的开口处焊接有与其环绕设置的环形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其环绕方向等距开设有贯穿安装板的圆形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水泵本体的一侧焊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远离滚珠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罩壳开口处固定套接的环形气囊,所述滚珠远离主动杆的一侧焊接有与主动杆同轴设置的拨动杆,所述拨动杆靠近水泵本体的一端上方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动触点,所述动触点远离拨动杆的一侧上方安装有与水泵本体固定连接的矩形接触板,所述接触板靠近动触点的一侧两端安装有两组与动触点对接的静触点。优选的,所述拨动杆的两侧焊接有两组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保持板,两组保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与拨动杆固定连接的保持弹簧。优选的,两组所述动触点之间安装有导电金属板,所述水泵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静触点和水泵本体内部的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采用ARM芯片。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板的通孔,所述水泵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安装有与水泵本体内部电机连接的电源插头。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开口处位于气囊的内圈,所述气囊与夹板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所述气囊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水泵本体上设置的夹板、罩壳、安装板、滑槽、滚珠、主动杆、支撑板、气囊、拨动杆、动触点、接触板和静触点,使水泵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一方面有效的防止因水量不足水泵将水底泥沙吸附耳堵塞水泵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了水泵在没有水的时候空运行防止干烧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给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给水泵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泵本体、2夹板、3罩壳、4安装板、5滑槽、6滚珠、7主动杆、8支撑板、9气囊、10拨动杆、11动触点、12接触板、13静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给水泵,包括水泵本体1,水泵本体1的外圈沿其环绕方向焊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环形夹板2,两组夹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与水泵本体1侧壁固定连接的环形罩壳3,且罩壳3的开口方向位于罩壳3的外圈,罩壳3的开口处焊接有与其环绕设置的环形安装板4,安装板4沿其环绕方向等距开设有贯穿安装板4的圆形滑槽5,滑槽5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滚珠6,滚珠6远离水泵本体1的一侧焊接有主动杆7,主动杆7远离滚珠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弧形支撑板8,支撑板8远离主动杆7的一端安装有与罩壳3开口处固定套接的环形气囊9,滚珠6远离主动杆7的一侧焊接有与主动杆7同轴设置的拨动杆10,拨动杆10靠近水泵本体1的一端上方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动触点11,动触点11远离拨动杆10的一侧上方安装有与水泵本体1固定连接的矩形接触板12,接触板12靠近动触点11的一侧两端安装有两组与动触点11对接的静触点13。拨动杆10的两侧焊接有两组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的保持板,两组保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与拨动杆10固定连接的保持弹簧,两组动触点11之间安装有导电金属板,水泵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静触点13和水泵本体1内部的电机电连接,控制器采用ARM芯片,安装板4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板4的通孔,水泵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把手的一侧安装有与水泵本体1内部电机连接的电源插头,气囊9的开口处位于气囊9的内圈,气囊9与夹板2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气囊9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气囊9与罩壳3形成的浮力空腔将水泵本体1悬浮在水体的内部,同时保持水泵本体1的位置处于竖直方向,随着水体液位的不断下降,当水体的液位低于气囊9的位置时,气囊9带动水泵本体1向一侧偏移倾倒,这时候气囊9对支撑板8一个推力,然后支撑板8推动主动杆7上的滚珠6沿滑槽5转动,然后带动拨动杆10运动,从而使拨动杆10上的动触点11与接触板12上的静触点13接触,从而形成一组触发信号,然后信号经过导线传输至ARM芯片,然后ARM芯片控制水泵本体1内部的电机关闭,从而使水泵本体1停止抽水,该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一方面有效的防止因水量不足水泵将水底泥沙吸附耳堵塞水泵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了水泵在没有水的时候空运行防止干烧的情况出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给水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泵,包括水泵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1)的外圈沿其环绕方向焊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环形夹板(2),两组所述夹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与水泵本体(1)侧壁固定连接的环形罩壳(3),且罩壳(3)的开口方向位于罩壳(3)的外圈,所述罩壳(3)的开口处焊接有与其环绕设置的环形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沿其环绕方向等距开设有贯穿安装板(4)的圆形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滚珠(6),所述滚珠(6)远离水泵本体(1)的一侧焊接有主动杆(7),所述主动杆(7)远离滚珠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弧形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远离主动杆(7)的一端安装有与罩壳(3)开口处固定套接的环形气囊(9),所述滚珠(6)远离主动杆(7)的一侧焊接有与主动杆(7)同轴设置的拨动杆(10),所述拨动杆(10)靠近水泵本体(1)的一端上方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动触点(11),所述动触点(11)远离拨动杆(10)的一侧上方安装有与水泵本体(1)固定连接的矩形接触板(12),所述接触板(12)靠近动触点(11)的一侧两端安装有两组与动触点(11)对接的静触点(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泵,包括水泵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1)的外圈沿其环绕方向焊接有两组平行设置的环形夹板(2),两组所述夹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安装有与水泵本体(1)侧壁固定连接的环形罩壳(3),且罩壳(3)的开口方向位于罩壳(3)的外圈,所述罩壳(3)的开口处焊接有与其环绕设置的环形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沿其环绕方向等距开设有贯穿安装板(4)的圆形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滑动套接有滚珠(6),所述滚珠(6)远离水泵本体(1)的一侧焊接有主动杆(7),所述主动杆(7)远离滚珠的一侧垂直焊接有弧形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远离主动杆(7)的一端安装有与罩壳(3)开口处固定套接的环形气囊(9),所述滚珠(6)远离主动杆(7)的一侧焊接有与主动杆(7)同轴设置的拨动杆(10),所述拨动杆(10)靠近水泵本体(1)的一端上方安装有两组平行设置的动触点(11),所述动触点(11)远离拨动杆(10)的一侧上方安装有与水泵本体(1)固定连接的矩形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亮刘思学林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新威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