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362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包括有转轴、外壳、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以及第三呼吸器;该转轴外侧面由内端向外端依次套设有挡水环和挡油环,该外壳套设于转轴外,挡水环和挡油环均位于外壳内,挡水环的内侧形成有密封水室,该挡水环的外侧与挡油环的内侧之间形成有回水腔室,该挡油环的外侧形成有轴承室;第二呼吸器连接机组仪用空气系统,且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回水腔室的回水口。通过利用呼吸器通入仪用空气,利用高压空气形成屏障,阻隔了密封水回水进入轴承室,实现了油水隔离的目的,不仅解决了润滑油油中进水的问题,减少了电厂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成本低廉,是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给水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
技术介绍
给水泵的密封系统为迷宫密封,主要原理是通过间隙控制泄漏的方式进行密封工作。密封水来自凝结水泵出口母管,在压力受控状态下注入密封腔室。在靠近泵组部位的注水管路中设置精细的滤网进行过滤来保证密封水的纯度。泵装有固定衬套注射密封水卸荷型迷宫密封:迷宫密封是平行单直径布置,轴套和衬套分别加工有反向的双头螺旋槽。冷凝水注射到密封腔内,在卸荷环处与泵外漏的水汇合,并由联通管送到前置泵进口。只要保持密封水排水温度高于注入温度15℃,就可以用最小的密封水量封堵泵内的热水。排出的密封水经回水腔室回收到凝汽器。给水泵汽轮机油系统的安装设计为集装式油站,给水泵润滑油与给水泵汽轮机润滑油共用一个油系统。给水泵传动端轴承是径向滑动轴承,自由端轴承是径向滑动轴承与自位瓦块式推力轴承。每个轴承的润滑油都是由汽轮机的润滑油系统提供。给水泵密封水采用凝结水泵出口母管,来水压力为4MPa。经调压阀调压后进入给水泵轴端进行密封。当密封水压力偏低时,卸荷型迷宫密封结构将无法完全阻隔泵内高温高压水,造成回水温度高;当密封水压力偏高时,密封水将顺着泵外侧衬套进入回水腔室。如果回水量过大,将直接进入轴承腔室。根据对轴承腔室温度的持续跟踪,发现给水泵密封水存在泄漏至润滑油的问题,是造成油中进水的主因。经过图纸研究以及调整改造,先后发现了运行调整不到位、给水泵两端迷宫密封间隙过大等问题。关于运行调整不到位,发电运行部经过内部总结,编写大小润滑油质控制运行措施,严格规范密封水压力调整、汽轮机负荷调整方法。运行中密封水调阀应投入“自动”,调节动作应正常,差压控制在≥0.04MPa(报警低一值为0.035MPa、低二值为0.015MPa),尽量接近低值运行,但要保证密封水进回水温差不超过20度。然而给水泵两端迷宫间隙增大、回水量过大的问题,虽然通过芯包返厂可以调整间隙,但运行一段时间后间隙又会逐渐变大。而外接滤油机不间断滤油只能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给水泵容易出现油中进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包括有转轴、外壳、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以及第三呼吸器;该转轴外侧面由内端向外端依次套设有挡水环和挡油环,该外壳套设于转轴外,挡水环和挡油环均位于外壳内,挡水环的内侧形成有密封水室,该挡水环的外侧与挡油环的内侧之间形成有回水腔室,该挡油环的外侧形成有轴承室;该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和第三呼吸器均设置于外壳上,该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和第三呼吸器分别对应连通密封水室、回水腔室和轴承室,且第二呼吸器连接机组仪用空气系统,且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回水腔室的回水口。优选的,所述转轴外还套设有迷宫密封结构,该迷宫密封结构位于密封水室内。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有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端盖,该第二轴套的内端与第一轴套的外端固定连接,该端盖封盖于第二轴套的外端,前述第一呼吸器安装于第一轴套上,该第二呼吸器和第三呼吸器均安装于第二轴套上,回水口设置于第二轴套上。优选的,所述机组仪用空气系统包括有空压机、电动阀、储气罐、逆止门和进气调门,该空压机的输出口连接电动阀的输入端,电动阀的输出端连接储气罐和逆止门的输入端,逆止门的输出端连接进气调门的输入端,进气调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呼吸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利用呼吸器通入仪用空气,利用高压空气形成屏障,阻隔了密封水回水进入轴承室,实现了油水隔离的目的,不仅解决了润滑油油中进水的问题,减少了电厂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成本低廉,是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系统的工作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转轴20、外壳21、第一轴套22、第二轴套23、端盖30、第一呼吸器40、第二呼吸器50、第三呼吸器60、挡水环70、挡油环80、机组仪用空气系统81、空压机82、电动阀83、储气罐84、逆止门85、进气调门90、迷宫密封结构101、密封水室102、回水腔室103、轴承室104、回水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转轴10、外壳20、第一呼吸器30、第二呼吸器40以及第三呼吸器50。该转轴10外侧面由内端向外端依次套设有挡水环60和挡油环70,该外壳20套设于转轴10外,挡水环60和挡油环70均位于外壳20内,挡水环60的内侧形成有密封水室101,该挡水环60的外侧与挡油环70的内侧之间形成有回水腔室102,该挡油环70的外侧形成有轴承室103;该第一呼吸器30、第二呼吸器40和第三呼吸器50均设置于外壳20上,该第一呼吸器30、第二呼吸器40和第三呼吸器50分别对应连通密封水室101、回水腔室102和轴承室103,且第二呼吸器40连接机组仪用空气系统80,且外壳20上设置有连通回水腔室102的回水口104。具体而言,所述外壳20包括有第一轴套21、第二轴套22和端盖23,该第二轴套22的内端与第一轴套21的外端固定连接,该端盖23封盖于第二轴套22的外端,前述第一呼吸器30安装于第一轴套21上,该第二呼吸器40和第三呼吸器50均安装于第二轴套22上,回水口104设置于第二轴套22上。所述机组仪用空气系统80包括有空压机81、电动阀82、储气罐83、逆止门84和进气调门85,该空压机81的输出口连接电动阀82的输入端,电动阀82的输出端连接储气罐83和逆止门84的输入端,逆止门84的输出端连接进气调门85的输入端,进气调门85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呼吸器40。以及,所述转轴10外还套设有迷宫密封结构90,该迷宫密封结构90位于密封水室101内。工作时,通过空压机81形成的0.5MPa高压空气,经过出口电动阀82、逆止门84等,长距离气管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转轴、外壳、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以及第三呼吸器;该转轴外侧面由内端向外端依次套设有挡水环和挡油环,该外壳套设于转轴外,挡水环和挡油环均位于外壳内,挡水环的内侧形成有密封水室,该挡水环的外侧与挡油环的内侧之间形成有回水腔室,该挡油环的外侧形成有轴承室;该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和第三呼吸器均设置于外壳上,该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和第三呼吸器分别对应连通密封水室、回水腔室和轴承室,且第二呼吸器连接机组仪用空气系统,且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回水腔室的回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转轴、外壳、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以及第三呼吸器;该转轴外侧面由内端向外端依次套设有挡水环和挡油环,该外壳套设于转轴外,挡水环和挡油环均位于外壳内,挡水环的内侧形成有密封水室,该挡水环的外侧与挡油环的内侧之间形成有回水腔室,该挡油环的外侧形成有轴承室;该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和第三呼吸器均设置于外壳上,该第一呼吸器、第二呼吸器和第三呼吸器分别对应连通密封水室、回水腔室和轴承室,且第二呼吸器连接机组仪用空气系统,且外壳上设置有连通回水腔室的回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油中进水的给水泵轴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还套设有迷宫密封结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武叶元杰郑国强隋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