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10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54
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包括可与起吊装置连接的吊杆、胀紧组件和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杆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内腔,胀紧组件置于定子铁芯内腔中,轴套套装在吊杆上,胀紧组件套在轴套上,轴套沿吊杆移动,推动胀紧组件沿径向扩张,胀紧定子铁芯内腔或带动胀紧组件沿径向收缩,松开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与定子铁芯保持径向水平,使定子铁芯起吊后可保持垂向设置,有效避免定子铁芯因倾斜造成与机座卡壳的情况,提高定子铁芯与机座热套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并且拆装操作简单,提高电机定子铁芯与机座热套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用于定子铁芯热套与机座热套时的吊装,属于电机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牵引电机定子的制造过程有叠压焊接成型的,也有机座与铁芯热套成型的,在采用带绕组定子铁芯与定子机座进行热套的制造方式时,要保证铁芯与机座热套成功,热套时的定子铁芯吊装是极为关键的过程,即要保证吊装装置与带绕组定子铁芯很好的胀紧贴合,以及两者间的径向水平,从而保证铁芯与机座热套的精准度,又是要保证吊装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捷。现有技术中带绕组的定子铁芯在热套时使用螺杆连接端面,因为螺杆连接的吊运稳定性较差,工件的水平度不易保证,热套时容易出现因不水平而使铁芯圆柱体发生倾斜,从而与机座卡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可与定子铁芯保持径向水平,有效避免定子铁芯因倾斜造成与机座卡壳的情况,提高定子铁芯与机座热套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并且拆装操作简单,提高电机定子铁芯与机座热套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包括可与起吊装置连接的吊杆、胀紧组件和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杆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内腔,胀紧组件置于定子铁芯内腔中,轴套套装在吊杆上,胀紧组件套在轴套上,轴套沿吊杆移动,推动胀紧组件沿径向扩张,胀紧定子铁芯内腔或带动胀紧组件沿径向收缩,松开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优选的,所述的胀紧组件的数量为两套,且分别置于定子铁芯内腔的端口处,每个胀紧组件分别套在一个轴套上。优选的,所述的胀紧组件包括套在轴套上的胀紧内件、设置于胀紧内件外周的胀紧外件和铰接杆,所述的铰接杆分别与胀紧内件和胀紧外件铰接,且与定子铁芯径向形成夹角,轴套推动胀紧内件向内运动,使铰接杆向径向转动,推动胀紧外件沿径向运动,胀紧定子铁芯内壁。优选的,所述的胀紧内件为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多爪型结构,每个爪端均连接铰接杆。优选的,两套所述的胀紧组件的胀紧外件通过设置在定子铁芯内腔中且沿轴向分布的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胀紧外件由内层和外层组成,所述的内层与铰接杆连接,所述的外层为橡胶层。优选的,所述的轴套为T字型状,轴套与胀紧内件的外端面抵靠。优选的,所述的轴套与吊杆为螺纹配合。优选的,所述的吊杆包括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内腔的长轴与长轴一端连接的吊环。本技术的电机定子铁芯热套吊装装置,吊杆贯穿定子铁芯内腔,轴套套装在吊杆上,胀紧组件置于定子铁芯内腔中,且套在轴套上,通过轴套沿吊杆的移动,使胀紧组件沿径向扩张或收缩,对定子铁芯内腔进行胀紧或松开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胀紧组件的扩张与收缩,始终沿定子铁芯径向进行,可有效保证电机定子铁芯热套吊装装置与定子铁芯保持径向水平,使定子铁芯起吊后保持垂向设置,有效避免定子铁芯因倾斜造成与机座卡壳的情况,提高定子铁芯与机座热套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再者,胀紧组件通过轴套沿吊杆的移动即实现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或松开胀紧,电机定子铁芯热套吊装装置在定子铁芯上的拆装操作简单,可实现方便快捷的安装和拆装,提高电机定子铁芯与机座热套的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机定子铁芯热套吊装装置与定子铁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包括可与起吊装置连接的吊杆1、胀紧组件2和轴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杆1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内腔,胀紧组件2置于定子铁芯内腔中,轴套3套装在吊杆1上,胀紧组件2套在轴套3上,轴套3沿吊杆1移动,推动胀紧组件2沿径向扩张,胀紧定子铁芯内腔或带动胀紧组件2沿径向收缩,松开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如图1所示,胀紧组件2套在轴套3上,轴套3沿吊杆向内移动,则胀紧组件2沿径向扩张,胀紧定子铁芯内腔,起吊定子铁芯时,起吊装置与吊杆连接,通过胀紧组件2与定子铁芯间的胀紧力,将定子铁芯吊起与机座热套,热套完成后,轴套3沿吊杆向后移动,带动胀紧组件2径向收缩,松开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即可将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从定子铁芯上拆装下来,胀紧组件沿径向运动,使得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与定子铁芯保持径向水平,起吊定子铁芯时,准保定子铁芯沿垂向设置,不发生倾斜,有效避免定子铁芯在热套下移过程中与机座发生卡壳,提高定子铁芯与机座热套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其中,所述的胀紧组件2的数量为两套,且分别置于定子铁芯内腔的端口处,每个胀紧组件2分别套在一个轴套3上。两套胀紧组件2增加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对定子铁芯的胀紧力,提高吊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所述的胀紧组件2包括套在轴套3上的胀紧内件21、设置于胀紧内件21外周的胀紧外件22和铰接杆23,所述的铰接杆23分别与胀紧内件21和胀紧外件22铰接,且与定子铁芯径向形成夹角,轴套3推动胀紧内件21向内运动,使铰接杆23向径向转动,推动胀紧外件21沿径向运动,胀紧定子铁芯内壁。从图1中可以看出,铰接杆23与定子铁芯径向之间形成夹角,当轴套3推动胀紧内件21向内内运动时,铰接杆23向径向转动,增大胀紧内件21和胀紧外件22间的间距,胀紧外件22沿径向向外运动,胀紧定子铁芯内壁,胀紧内件21因铰接杆23的转动压紧在轴套3上,当轴套3内外运动时,即带动胀紧内件21向外运动,铰接杆23向外转动,胀紧外件22沿径向向内运动,松开对定子铁芯内壁的胀紧。其中,所述的胀紧内件21为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多爪型结构,每个爪端均连接铰接杆23。如图2所示,胀紧内件21为三爪型结构,每个拆端均连接铰接杆23,铰接杆23上均连接外胀紧件23,对定子铁芯内腔进行均匀胀紧。其中,两套所述的胀紧组件2的胀紧外件22通过设置在定子铁芯内腔中且沿轴向分布的连接杆24固定连接,用连接杆24保证两套胀紧组件2的胀紧外件22可同步胀紧定子铁芯内腔。其中,所述的胀紧外件22由内层22.1和外层22.2组成,所述的内层22.1与铰接杆23连接,所述的外层22.2为橡胶层,压紧在定子铁芯内腔,增加对定子铁芯的胀紧力。其中,所述的轴套3为T字型状,轴套3与胀紧内件21的外端面抵靠,保证轴套3向内运却动时,能推动胀紧内件21沿轴向向内运动。其中,所述的轴套3与吊杆1为螺纹配合,方便轴套3的移动。其中,所述的吊杆1包括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内腔的长轴11与长轴11一端连接的吊环12。长轴11与轴套3螺纹配合,吊环12与起吊装置连接,吊起定子铁芯。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使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包括可与起吊装置连接的吊杆(1)、胀紧组件(2)和轴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杆(1)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内腔,胀紧组件(2)置于定子铁芯内腔中,轴套(3)套装在吊杆(1)上,胀紧组件(2)套在轴套(3)上,轴套(3)沿吊杆(1)移动,推动胀紧组件(2)沿径向扩张,胀紧定子铁芯内腔或带动胀紧组件(2)沿径向收缩,松开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包括可与起吊装置连接的吊杆(1)、胀紧组件(2)和轴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杆(1)沿轴向贯穿定子铁芯内腔,胀紧组件(2)置于定子铁芯内腔中,轴套(3)套装在吊杆(1)上,胀紧组件(2)套在轴套(3)上,轴套(3)沿吊杆(1)移动,推动胀紧组件(2)沿径向扩张,胀紧定子铁芯内腔或带动胀紧组件(2)沿径向收缩,松开对定子铁芯内腔的胀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紧组件(2)的数量为两套,且分别置于定子铁芯内腔的端口处,每个胀紧组件(2)分别套在一个轴套(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铁芯热套胀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紧组件(2)包括套在轴套(3)上的胀紧内件(21)、设置于胀紧内件(21)外周的胀紧外件(22)和铰接杆(23),所述的铰接杆(23)分别与胀紧内件(21)和胀紧外件(22)铰接,且与定子铁芯径向形成夹角,轴套(3)推动胀紧内件(21)向内运动,使铰接杆(23)向径向转动,推动胀紧外件(22)沿径向运动,胀紧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山杨下沙陶炎文郑宇华龙云峰张建安凌翠平罗超孙田付中军梅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