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7489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通过对绵羊脂肪的清洗、消毒、清理、破碎、消化和离心分离等步骤,得到绵羊脂肪前体细胞,并储放在恒温培养箱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常规分离技术相比,分离纯度高、不易污染、保留细胞原有的活力,而且分离费用低,分离后的最佳培养环境易于制造,保证分离后的细胞不分化,保证细胞体外增殖速度,促进了对干细胞研究的发展,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分离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前体脂防细胞是一类具有增殖和向成热脂肪细胞分化的特异化的前体细胞,它的存在和作用持续于人和动物的一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即有人开始从事脂肪细胞培养的研究工作。对前体脂防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主要使用的是体外分离系统。体外分离的前体脂肪细胞能够再现体内的生理过程,有助于研究者完整地认识脂肪组织产生和增生的全过程,并且可以直接观察各种因素对这个过程的调控,是研究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生成、代谢以及肥胖等各种疾病发生机理的必备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绵羊清洗干净并牵至无菌室中,再使用酒精清洗2-3次,然后将绵羊颈部处死,取出腹股沟脂肪组织5-12g,放入酒精中浸泡10-20s,再放入无菌硫化铅溶液中;S2、取出脂肪组织并置入D-Hanks液中漂洗3-6次,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再清洗1-2次,置于无菌烧杯中;S3、将S2中处理后的脂肪组织切碎,体积不大于1mm3,切碎后加入到恒温培养基中,加入0.07-0.08%的I型胶原酶,并将恒温培养基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控制培养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的5%;S4、使S3中处理后的脂肪组织碎片消化1-2h,完全消化后加入相同体积的完全培养液,终止消化,再通筛网筛除杂质,得到消化后的液体;S5、将S4中获取的液体置于离心管中,设定转速为2000-2200rpm,时间为6-8min,去除上层漂浮的脂肪细胞和上清液,再用完全培养液清洗2-3次后悬重沉淀;S6、取4-8ml悬重液放到培养皿中,加入12-20ml的完全培养液,混合均匀并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优选的,S5中离心分离2-3次,且每次分离后均用完全培养液清洗2-3次。优选的,S4中先通过200目的筛网筛选2-3次,再使用100目的筛网筛选1-2次。优选的,S2中将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后的脂肪组织置于无菌烧杯中,使用无菌处理后封口玻璃盖住烧杯,再将烧杯放在37℃的恒温箱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与常规分离技术相比,分离纯度高、不易污染、保留细胞原有的活力,而且分离费用低,分离后的最佳培养环境易于制造,保证分离后的细胞不分化,保证细胞体外增殖速度,促进了对干细胞研究的发展,适合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绵羊清洗干净并牵至无菌室中,再使用酒精清洗2-3次,然后将绵羊颈部处死,取出腹股沟脂肪组织5-12g,放入酒精中浸泡10-20s,再放入无菌硫化铅溶液中;S2、取出脂肪组织并置入D-Hanks液中漂洗3-6次,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再清洗1-2次,置于无菌烧杯中;S3、将S2中处理后的脂肪组织切碎,体积不大于1mm3,切碎后加入到恒温培养基中,加入0.07-0.08%的I型胶原酶,并将恒温培养基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控制培养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的5%;S4、使S3中处理后的脂肪组织碎片消化1-2h,完全消化后加入相同体积的完全培养液,终止消化,再通筛网筛除杂质,得到消化后的液体;S5、将S4中获取的液体置于离心管中,设定转速为2000-2200rpm,时间为6-8min,去除上层漂浮的脂肪细胞和上清液,再用完全培养液清洗2-3次后悬重沉淀;S6、取4-8ml悬重液放到培养皿中,加入12-20ml的完全培养液,混合均匀并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具体的,S5中离心分离2-3次,且每次分离后均用完全培养液清洗2-3次。具体的,S4中先通过200目的筛网筛选2-3次,再使用100目的筛网筛选1-2次。具体的,S2中将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后的脂肪组织置于无菌烧杯中,使用无菌处理后封口玻璃盖住烧杯,再将烧杯放在37℃的恒温箱中。本专利技术与常规分离技术相比,分离纯度高、不易污染、保留细胞原有的活力,而且分离费用低,分离后的最佳培养环境易于制造,保证分离后的细胞不分化,保证细胞体外增殖速度,促进了对干细胞研究的发展,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绵羊清洗干净并牵至无菌室中,再使用酒精清洗2‑3次,然后将绵羊颈部处死,取出腹股沟脂肪组织5‑12g,放入酒精中浸泡10‑20s,再放入无菌硫化铅溶液中;S2、取出脂肪组织并置入D‑Hanks液中漂洗3‑6次,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再清洗1‑2次,置于无菌烧杯中;S3、将S2中处理后的脂肪组织切碎,体积不大于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绵羊脂肪前体细胞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绵羊清洗干净并牵至无菌室中,再使用酒精清洗2-3次,然后将绵羊颈部处死,取出腹股沟脂肪组织5-12g,放入酒精中浸泡10-20s,再放入无菌硫化铅溶液中;S2、取出脂肪组织并置入D-Hanks液中漂洗3-6次,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再清洗1-2次,置于无菌烧杯中;S3、将S2中处理后的脂肪组织切碎,体积不大于1mm3,切碎后加入到恒温培养基中,加入0.07-0.08%的I型胶原酶,并将恒温培养基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控制培养箱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的5%;S4、使S3中处理后的脂肪组织碎片消化1-2h,完全消化后加入相同体积的完全培养液,终止消化,再通筛网筛除杂质,得到消化后的液体;S5、将S4中获取的液体置于离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星张婷秦旭泽李戡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