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01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及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通过在皮肤件的内壁上设置导线容纳结构,不仅能够将导线布置在机器人内部,还能够通过导线容纳结构对导向进行合理、有序的布置,不仅降低了导线用量和布线难度,提高了机器人的灵活性,还有利于机器人各部件的组装、拆卸和电连接,使用者在组装机器人时,可以先将导线沿导线容纳机构布置好后,再将各部件相互连通,最后将皮肤件包覆在关节连接件和球状骨骼件上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模块构件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布线合理、导线使用量少、安全性能高且便于拆卸和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家长对青少年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在家长无法陪伴孩子的时候,怎样引导青少年自助学习是让家长极其苦恼的问题,在这种需求下,模块化机器人应运而生。模块化机器人是由生产厂商专门开发以提高使用者设计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通过组装、搭建和运行机器人,从而激发使用者学习兴趣,培养使用者综合能力。模块化机器人除了机器人机体本身之外,还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搭载相应的控制软件和教学课本等。模块化机器人一般主要由框架、关节件、连接件、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部件构成。现有模块化机器人的搭建一般是先将各组件集成在框架上,然后再通过导线将各部件相互连通,从而为模块化机器人的运动和控制提供动力,然而现有模块化机器人的导线一般都裸露在机器人关节的外部或者杂乱无章的放置在机器人内部,由于模块化机器人的使用者中存在大量的儿童和未成年人,裸露在外的导线不仅不美观,安全性低,很容易发生触电危险,还使机器人的运动不够灵活。杂乱无章放置在机器人内部的导线不仅造成连接线使用量大,还不利于模块化机器人的组装和拆卸,严重影响模块化机器人的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布线合理、导线使用量少且便于拆卸和组装的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布线合理、导线使用量少、安全性能高且便于拆卸和组装的机器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包括皮肤件、电源、关节连接件和一个或者多个彼此连接的球状骨骼件,所述球状骨骼件的一端与所述关节连接件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关节连接件和所述球状骨骼件均由电机驱动,所述皮肤件包覆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球状骨骼件上,所述皮肤件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导线的导线容纳结构,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电源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电插头,所述电插头能够插入设置在所述关节连接件和所述球状骨骼件上的插座内从而将所述电源与所述电机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容纳结构包括导线容纳槽、插头容纳槽和卡接件,所述导线容纳槽沿所述皮肤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插头容纳槽与所述导线容纳槽连通,所述卡接件用于卡接导线,所述插头容纳槽用于容纳电插头。作为优选,所述皮肤件包括第一皮肤件和第二皮肤件,所述第一皮肤件用于包覆所述关节连接件,所述第二皮肤件用于包覆所述球状骨骼件。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容纳槽为通槽,其一端与所述皮肤件的顶面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皮肤件的底面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容纳槽为曲线槽,其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横槽和所述竖槽的连接处。作为优选,所述卡接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卡接件包括两个L形卡接板,两个所述卡接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导线容纳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球状骨骼件包括球头、连接臂和球头卡接部,所述球头为所述球状骨骼件的首端,所述球头卡接部为所述球状骨骼件的尾端,所述连接臂一端与所述球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球头卡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球头上,所述插座与所述电机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关节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窝头部和电机连接部,所述窝头部上设置有允许所述球头进入的弧形槽,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电机连接部上,所述插座与所述电机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球头卡接部远离所述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另一所述球状骨骼件上的球头铰接的凹槽。一种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躯干和上述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所述关节连接件远离所述球状骨骼件的端部和所述躯干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包括皮肤件、电源、关节连接件和一个或者多个彼此连接的球状骨骼件,球状骨骼件的一端与躯干之间通过关节连接件传动连接,关节连接件和球状骨骼件均由电机驱动,皮肤件包覆在连接件和球状骨骼件上,皮肤件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导线的导线容纳结构,导线一端与电源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电插头,电插头能够插入设置在关节连接件和球状骨骼件上的插座内从而将所述电源与所述电机连通。本技术通过在皮肤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导线容纳结构,且将插座直接设置在关节连接件和球状骨骼件上,不仅能够将导线布置在机器人内部,还能够通过导线容纳结构对导向进行合理、有序的布置,不仅降低了导线用量和布线难度,还有利于机器人各部件的组装、拆卸和电连接,且能够提高安全性能。使用者在组装机器人时,可以先将导线沿导线容纳机构布置好后,再利用导线将各部件相互连通,最后将皮肤件包覆在关节连接件和球状骨骼件上即可。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模块构件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布线合理、导线使用量少、安全性能高且便于拆卸和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机器人除去皮肤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皮肤件的前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一皮肤件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二皮肤件的前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第二皮肤件的后视图;。图中:1、躯干;2、球状骨骼件;201、球头;202、连接臂;203、球头卡接部;204、减重孔;205、凹槽;3、关节连接件;301、窝头部;302、电机连接部;303、圆孔;4、皮肤件;401、第一皮肤件;402、第二皮肤件;5、电机;6、电源;7、导线容纳结构;701、导线容纳槽;702、卡接件;703、插头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包括皮肤件4、电源5、关节连接件3和一个或者多个彼此连接的球状骨骼件2,球状骨骼件2的一端与关节连接件3之间传动连接,关节连接件3和球状骨骼件2均由电机4驱动,电机4与电源5通过导线电连接,皮肤件4包覆在关节连接件3和球状骨骼件2上,皮肤件4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导线的导线容纳结构7,导线一端与电源6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电插头,电插头能够插入设置在关节连接件3和球状骨骼件2上的插座内从而将电源6与电机5连通。为了提高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机器人随身携带电源6,电源6能够将电量分配给机器人的各组件从而为机器人的移动和控制提供所需的能量,为了将电源6的电量分配给构成机器人的各部件,需要从电源6的输出端设置多个接口,每一接口均连接一导线,导线一端与电源6的某一接口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电插头,通过导线将电源6与各组件电连接。通过在皮肤件4的内壁上设置导线容纳结构7,不仅能够将导线布置在机器人内部,还能够通过导线容纳结构7对导向进行合理、有序地布置,从而不仅降低了导线用量和布线难度,提高了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还有利于机器人各部件的组装、拆卸和电连接,使用者在组装机器人时,可以先将导线沿导线容纳机构布置好后,再通过导线将各部件相互连通,最后将皮肤件包覆在关节连接件和球状骨骼件上。具体的,导线容纳结构7包括导线容纳槽701、插头容纳槽703和卡接件702,导线容纳槽701沿皮肤件4的长度方向设置,导线容纳槽701和插头容纳槽703相互连通,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及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皮肤件(4)、电源(6)、关节连接件(3)和一个或者多个彼此连接的球状骨骼件(2),所述球状骨骼件(2)的一端与所述关节连接件(3)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关节连接件(3)和所述球状骨骼件(2)均由电机(5)驱动,所述皮肤件(4)包覆在所述关节连接件(3)和所述球状骨骼件(2)上,所述皮肤件(4)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导线的导线容纳结构(7),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电源(6)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电插头,所述电插头能够插入设置在所述关节连接件(3)和所述球状骨骼件(2)上的插座内从而将所述电源(6)与所述电机(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皮肤件(4)、电源(6)、关节连接件(3)和一个或者多个彼此连接的球状骨骼件(2),所述球状骨骼件(2)的一端与所述关节连接件(3)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关节连接件(3)和所述球状骨骼件(2)均由电机(5)驱动,所述皮肤件(4)包覆在所述关节连接件(3)和所述球状骨骼件(2)上,所述皮肤件(4)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导线的导线容纳结构(7),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电源(6)连通,另一端上设置有电插头,所述电插头能够插入设置在所述关节连接件(3)和所述球状骨骼件(2)上的插座内从而将所述电源(6)与所述电机(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容纳结构(7)包括导线容纳槽(701)、插头容纳槽(703)和卡接件(702),所述导线容纳槽(701)沿所述皮肤件(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插头容纳槽(703)与所述导线容纳槽(701)连通,所述卡接件(702)用于卡接导线,所述插头容纳槽(703)用于容纳电插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件(4)包括第一皮肤件(401)和第二皮肤件(402),所述第一皮肤件(401)用于包覆所述关节连接件(3),所述第二皮肤件(402)用于包覆所述球状骨骼件(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容纳槽(701)为通槽,其一端与所述皮肤件(4)的顶面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皮肤件(4)的底面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模块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恽为民王朋庞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来伙伴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