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645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其包括柱体、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柱体为挤压成型的管状件,沿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滑槽;所述柱体的一侧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滑槽内外的长条型口;在所述柱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长条型口设置在柱体中部或者中上部,且上下均不贯通,柱体在所述长条型口的上方的顶部以及长条型口下方的底部的横截面均为完整的环形;所述升降件包括滑座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柱体在所述长条型口的上方的顶部以及长条型口下方的底部的横截面均为完整的环形,从而有效保证了柱体的力学性能,在有效载荷范围内不易变形,支撑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
本技术涉及升降支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显示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生活中,目前显示器基本上以液晶显示器为主流,液晶显示器为一种近似板状的显示器,其本身无法自行站立,必须借助支撑架等支撑装置的支撑才能使用,且为实际使用中更方便使用。大多显示器还需要能升降,现今常见用以承载显示器的支撑装置为了达到可升降的功能,多会于支撑装置中设置有相关的连动机构,具体说该升降高度的调整是通过采用支撑架中能平衡显示器重力的升降模组来实现的,而升降模组需借助伸入竖向设置的立柱纵向槽道内并沿立柱上下可升降滑动,而为升降顺畅,还需在立柱内设置滑轨,以便升降模组能依托并沿滑轨的导引进行升降。由于显示器比较重,需进行平衡其重力,使升降省力和显示器能在任意高度随停,才方便人员使用,而用来产生平衡力的元件大多数都是采用定力弹簧,这种弹簧在拉伸过程时其拉力基本恒定,能较好地与重力恒定的显示器平衡匹配,实现升降时显示器高度位置随停。当然要能实际应用还需在升降件外伸立柱的部分连接能调节显示器视角的机构等。虽上述这些已能满足基本的操作使用要求,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目前人们越来越追求立柱修长或者细长型的显示器升降支撑架(所谓立柱修长或细长型,指从立柱的横断面看其外形的各方向的尺寸都很小),这对传统升降支撑架是个很大的挑战,其实现难度很大。在人们追求升降立柱超细或者超薄化的过程中,立柱的力学性能不同程度地下降;尤其是,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升降件安装在立柱内的滑槽内,均在滑槽的前侧开设贯通顶部的条形口,升降件从立柱的顶部插入滑槽内,升降件的外侧端自条形口伸出用于连接显示器。该贯通顶部的条形口,使得立柱在顶部的横截面为C字型,导致自身刚性、强度下降很多,支撑的稳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升降立柱需开设贯通顶部的条形口,使得立柱在顶部的横截面为C字型,导致自身刚性、强度下降很多,支撑的稳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包括:柱体、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柱体为挤压成型的管状件,沿柱体的长度方向(即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滑槽;所述柱体的一侧(面向显示器一侧,或前侧)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滑槽内外的长条型口;在所述柱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长条型口设置在柱体中部或者中上部,且上下均不贯通,柱体在所述长条型口的上方的顶部以及长条型口下方的底部的横截面均为完整的环形;所述升降件包括:自所述滑槽的顶部装入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座,以及自所述长条型口伸入与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座和所述柱体连接,所述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升降件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升降件的支撑力。本技术结构简单,其中,柱体为通过铝挤等挤压成型工艺制成的管状件,挤压过程中自然形成贯通两端的滑槽;然后铣削加工等机加工工艺在柱体的侧面上开设一个沿长度方向的长条型口,所述长条型口向上不贯通到柱体顶部,向下不贯通到柱体的底部,柱体在所述长条型口的上方的顶部以及长条型口下方的底部的横截面均为完整的环形,从而有效保证了柱体的力学性能,在有效载荷范围内不易变形,支撑稳固。同时为了安装升降件,将升降件分别为相互独立安装的滑座和连接件,分别从滑槽的顶部开口和长条型口伸入滑槽,然后利用螺钉的等紧固件将二者连接,连接件的外侧端自所述长条型口伸出柱体外用于连接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定力弹簧包括两端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卷绕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柱体间接或者直接连接;所述卷绕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卷绕端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卷绕端的另一部分自所述长条型口伸出柱体的滑槽外。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左右侧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滚动件,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所述导向槽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上,用于升降件的限位和导向。具体而言,滚动件抵靠在所述导向槽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上,用于承载升降件前后方向的力,进而实现升降件前后方向的限位。其中,连接端可固定连接在所述柱体上,也可以上下窜动地与柱体连接。本技术中的定力弹簧卷绕端(或者卷筒部)自柱体的滑槽内伸入设置,部分设置在柱体外,从而解决了当柱体减薄或者变细后,无法安装定力弹簧的问题,进而解决了定力弹簧对立柱尺寸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立柱的超细化的发展难题。其中,滚动件的形式很多,例如升降件上可转动的滚轴,轴承或者滚轮等。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为滚轴,所述滚轴中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座上的安装孔内,滚轴外侧的两端分别自安装孔内伸出并伸入所述导向槽内,滚轴两端的外圆抵靠在导向槽的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为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伸入导向槽内,滚动轴承的外圈抵靠在导向槽的侧面上。滚动轴承通过安装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而当轴承和滚轮时,轴承和滚轮通过安装轴设置在滑座的两侧,轴承和滚轮的外圈抵靠在导向槽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件左右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在高度方向(即滑槽纵向)上,所述滑座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滚动件;每一排上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滚动件。在本技术中,靠近显示器的方向为前方,远离显示器方向为后方,人从立柱看显示器,左右手对应的方向分别为左侧和右侧。柱体竖立设置时,滑槽的纵向即为高度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弹簧固定件,弹簧固定件包括垂直设置的固定板和连接条,固定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柱体上并靠近所述滑槽的上方开口边缘,所述连接条向下伸入所述滑槽用于连接所述定力弹簧的连接端。进一步地,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动块(如塑料弹簧座),所述滑动块抵靠在所述导向槽的底面(即滑座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相对的面)上或者所述滑槽的左右两侧面上,用于升降件左右方向上的力的承载和限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左右方向的厚度与所述长条型口的宽度相适配,用于升降件左右方向上的力的承载和导向限位。即所述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与所述长条型口的左右两侧面接触并可相对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滑座呈板状体,滑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和安装所述定力弹簧卷绕端的凹槽;所述定力弹簧通过包覆式塑料弹簧座设置在所述滑座的凹槽内;所述包覆式塑料弹簧座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与所述滑槽的槽宽相适配,或者包覆式塑料弹簧座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与左右两侧的导向槽两个底面的间距相适配,用于升降件在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和力的承载;即,所述包覆式塑料弹簧座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所述滑槽的左右两侧面或者两侧的导向槽的底面滑动接触的导向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柱体为横断面的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管状体;或者,所述柱体的横断面外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尖角处则为圆滑过渡处理;且所述三角形的边为向外凸起的弧形。进一步地,所述定力弹簧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定力弹簧的卷绕端在所述滑座上上下排列设置;和/或,所述定力弹簧包括2-5层相互紧贴设置的弹簧片。本技术结构简单,定力弹簧卷绕端(或者卷筒部)自柱体的滑槽内伸入设置,部分设置在柱体外,从而解决了当柱体减薄或者变细后,无法安装定力弹簧的问题,进而解决了定力弹簧对立柱尺寸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立柱的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柱体为挤压成型的管状件,沿柱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滑槽;所述柱体的一侧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滑槽内外的长条型口;在所述柱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长条型口设置在柱体中部或者中上部,且上下均不贯通,柱体在所述长条型口的上方的顶部以及长条型口下方的底部的横截面均为完整的环形;所述升降件包括:自所述滑槽的顶部装入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座,以及自所述长条型口伸入与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座和所述柱体连接,所述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升降件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升降件的支撑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升降件以及定力弹簧;所述柱体为挤压成型的管状件,沿柱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滑槽;所述柱体的一侧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连通所述滑槽内外的长条型口;在所述柱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长条型口设置在柱体中部或者中上部,且上下均不贯通,柱体在所述长条型口的上方的顶部以及长条型口下方的底部的横截面均为完整的环形;所述升降件包括:自所述滑槽的顶部装入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座,以及自所述长条型口伸入与所述滑座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定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座和所述柱体连接,所述定力弹簧趋向于迫使所述升降件向上移动进而提供支撑升降件的支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力弹簧包括两端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卷绕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与所述柱体间接或者直接连接;所述卷绕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端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卷绕端的另一部分自所述长条型口伸出柱体的滑槽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左右侧面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滚动件,滚动件的外圆抵靠在所述导向槽的前侧面或者后侧面上,用于升降件的限位和导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成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滚轴,所述滚轴中部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座上的安装孔内,滚轴外侧的两端分别自安装孔内伸出并伸入所述导向槽内,滚轴两端的外圆抵靠在导向槽的侧面上;所述滚动件为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伸入导向槽内,滚动轴承的外圈抵靠在导向槽的侧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