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599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喷射器,该燃料喷射器的喷射孔包括:内孔段,所述内孔段相对于内表面的法线远离第一侧倾斜地从喷射器顶端的底壁延伸,以限定与所述内表面形成钝角的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内侧壁表面和与所述第二侧的内表面形成锐角的位于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第二内侧壁表面;中间孔段,所述中间孔段包括第一中间侧壁表面,该第一中间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内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和外孔段,所述外孔段包括第一外侧壁表面,该第一外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中间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在内孔段的内端的径向外侧形成有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喷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器。
技术介绍
在用于汽车的内燃发动机的直喷燃料喷射器中,期望将喷射燃料雾化并减少喷射燃料渗透,以便抑制燃料粘结至气缸壁表面和活塞冠表面。JP2010-248919A公开了一种促进燃料雾化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在喷射孔中形成由增大直径部分构成的扩散器部分,使该喷射孔的出口端在直径上大于其入口端,从而在喷射孔中产生燃料流的分离漩涡。然而,鉴于进一步改善热效率并对环境影响最小化,期望将燃料进一步雾化并进一步减少渗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燃料进一步雾化并进一步减少渗透的燃料喷射器。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喷射器,该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嘴(21),该喷嘴包括:管状喷嘴主体(27),该管状喷嘴主体(27)沿着预定的喷嘴中心轴线(X)延伸并且在内部限定燃料通路(26);和喷嘴顶部(28),该喷嘴顶部(28)包括底壁(30),该底壁以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同轴的关系限定面对所述燃料通路的环状阀座(29),所述喷嘴顶部设置有穿过所述底壁并且被所述环状阀座包围的多个喷射孔(35);以及阀构件(23),该阀构件(23)在所述燃料通路中布置成可沿着所述喷嘴中心轴线移动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坐置在所述阀座上;其中所述喷射孔中的至少一个喷射孔从燃料通路侧开始顺序地包括内孔段(71)、中间孔段(72)和外孔段(73),所述内孔段相对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的法线远离第一侧倾斜地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60)延伸,从而限定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内侧壁表面(81)和位于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第二内侧壁表面(82),该第一内侧壁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内表面形成钝角,该第二内侧壁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内表面形成锐角,所述中间孔段包括第一中间侧壁表面(83),该第一中间侧壁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内侧壁表面从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内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外孔段包括第一外侧壁表面(85),该第一外侧壁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侧壁表面,从而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其中在所述内孔段的内端的相对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来说的径向外侧上和/或在所述阀构件的、与所述内孔的内端的相对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来说的所述径向外侧对置的部分上形成有凹部(65;89)。由此,从所述喷射孔喷射的燃料可进一步雾化,并且能够限制渗透。当阀构件被从阀座抬起时,部分燃料从径向外方向流入内孔段,并且凹部增加该流动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得该区域中的燃料流的速率减小。另外,第二侧的内侧壁表面相对于底壁的内表面形成锐角。因此,从第二侧进入内孔段的燃料流部分在进入内孔段之后立即与第二侧的内壁侧表面分离,并且所得到的湍流促进燃料雾化。另外,因为位于第一侧的中间侧壁表面远离第二侧倾斜,所以防止了前进到中间孔段内的燃料流与第一侧的中间侧壁表面碰撞。类似地,因为第一侧的外侧壁表面远离第二侧倾斜,所以防止了前进到外孔段内的燃料流与第一侧的外侧壁表面碰撞。由此,防止燃料流的圆锥变窄。由于这些特征,促进了燃料雾化,并且使燃料流的渗透最小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间孔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中间侧壁表面(84),该第二中间侧壁表面在同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二内侧壁表面连续地延伸。由此,简化了喷射孔的钻孔工作,同时确保燃料流与位于第二侧的侧壁表面有利地分离。在上述构造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孔段包括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外侧壁表面(86),所述第二外侧壁表面(86)从所述第二中间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侧倾斜地延伸距所述第二中间侧壁表面较短的距离,然后与所述第二中间侧壁表面平行地延伸。该特征也方便喷射孔的钻孔工作,同时确保燃料流与位于第二侧的侧壁表面的有利分离,防止所喷射的燃料的圆锥变窄。优选地,所述外孔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外侧壁表面,该第二外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壁表面基本平行地延伸。由此,能够简化外孔段的钻孔工作。还优选地,所述外孔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外侧壁表面,该第二外侧壁表面与所述第二内侧壁表面基本平行地延伸。由此,能够在平行于所述内孔段的方向上钻设外孔段,并且因此能够方便外孔段的钻孔工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中间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内孔段更大的横截面积,并且所述外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间孔段的横截面积。由此,防止分离的燃料流与相对的侧壁表面发生碰撞,从而防止所喷射的燃料的圆锥变窄,促进燃料雾化,并且使燃料渗透最小化。优选地,所述内孔段由具有恒定圆形横截面的线性延伸孔构成。由此,能够简化喷射孔的内孔段的钻孔工作。还优选地,所述外孔段具有由具有恒定圆形横截面的线性延伸孔构成的最外侧部分。由此,能够简化喷射孔的外孔段的钻孔工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喷射孔相对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沿着同心圆形成在所述喷嘴顶部的底壁中,并且所述凹部包括同心地包围所述喷射孔的环状凹部。由此能够以简单且精确的方式形成所述凹部。优选地,所述底壁包括限定凹入内表面(31)和凸出外表面(32)的圆锥形或圆顶形的壁,并且所述凹部包括正交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的环状底表面(66)和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的圆筒状侧表面(67)。由此,能够实现燃料流的均匀且有利的分布,从而能够以廉价的方式实现有利的燃料雾化和燃料渗透的减少。因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允许进一步雾化燃料并进一步减少渗透的燃料喷射器。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器的内燃发动机的剖视图;图2是燃料喷射器的剖视图;图3是燃料喷射器的顶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从喷嘴顶部的内部看时喷嘴顶部的平面图;图5是从喷嘴顶部的外部看时喷嘴顶部的仰视图;图6是沿着图2的线VI-VI截取的第一和第六喷射孔的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4的线VII-VII截取的第二喷射孔的剖视图;图8是沿着图4的线VIII-VIII截取的第四喷设孔的剖视图;图9是作为代表性示例给出的其中一个喷射孔的剖视图;图10a和10b是示出了用于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比较的喷射孔的两个示例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孔中的燃料流的示意图;图12示出了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器和比较例的燃料喷射器的喷射孔喷射的燃料的摄影图像;图13是示出了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器和比较例的燃料喷射器的燃料压力和对应的渗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4是示出了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器和比较例的燃料喷射器的燃料压力和对应平均粒径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射孔的剖视图;以及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器的顶端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汽车内燃发动机的直喷燃料喷射器。如图1所示,汽车的内燃发动机1设置有气缸体2和附装至气缸体2的上端的气缸盖3。在气缸体2中形成有多个气缸4,活塞5沿着气缸4的轴线可滑动地接收在每个气缸4中。在气缸盖3的面对相应气缸4的部分中形成有基本成屋顶形状的多个燃烧室凹部6。每个燃烧室凹部6与对应活塞5的上表面协同地限定燃烧室7。一对进气口11形成在每个燃烧室凹部6的一侧。每个进气口11从燃烧室凹部6延伸至气缸盖3的侧壁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料喷射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喷射器,该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嘴,该喷嘴包括:管状喷嘴主体,该管状喷嘴主体沿着预定的喷嘴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在内部限定燃料通路;和喷嘴顶部,该喷嘴顶部包括底壁,该底壁限定以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同轴的关系面对所述燃料通路的环状阀座,所述喷嘴顶部设置有穿过所述底壁并且被所述环状阀座包围的多个喷射孔;以及阀构件,该阀构件在所述燃料通路中布置成能沿着所述喷嘴中心轴线移动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坐置在所述阀座上;其中所述喷射孔中的至少一个喷射孔从燃料通路侧开始顺序地包括内孔段、中间孔段和外孔段,所述内孔段相对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的法线远离第一侧倾斜地从所述底壁的所述内表面延伸,从而限定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内侧壁表面和位于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第二内侧壁表面,该第一内侧壁表面相对于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内表面形成钝角,该第二内侧壁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内表面形成锐角,所述中间孔段包括第一中间侧壁表面,该第一中间侧壁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内侧壁表面从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内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外孔段包括第一外侧壁表面,该第一外侧壁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侧壁表面,从而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其中在所述内孔段的内端的相对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来说的径向外侧上和/或在所述阀构件的、与所述内孔段的所述内端的相对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来说的所述径向外侧对置的部分上形成有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8 JP 2016-2246681.一种燃料喷射器,该燃料喷射器包括:喷嘴,该喷嘴包括:管状喷嘴主体,该管状喷嘴主体沿着预定的喷嘴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在内部限定燃料通路;和喷嘴顶部,该喷嘴顶部包括底壁,该底壁限定以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同轴的关系面对所述燃料通路的环状阀座,所述喷嘴顶部设置有穿过所述底壁并且被所述环状阀座包围的多个喷射孔;以及阀构件,该阀构件在所述燃料通路中布置成能沿着所述喷嘴中心轴线移动并且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坐置在所述阀座上;其中所述喷射孔中的至少一个喷射孔从燃料通路侧开始顺序地包括内孔段、中间孔段和外孔段,所述内孔段相对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的法线远离第一侧倾斜地从所述底壁的所述内表面延伸,从而限定位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内侧壁表面和位于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第二内侧壁表面,该第一内侧壁表面相对于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内表面形成钝角,该第二内侧壁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内表面形成锐角,所述中间孔段包括第一中间侧壁表面,该第一中间侧壁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内侧壁表面从而相对于所述第一内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外孔段包括第一外侧壁表面,该第一外侧壁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中间侧壁表面,从而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侧壁表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倾斜地延伸;其中在所述内孔段的内端的相对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来说的径向外侧上和/或在所述阀构件的、与所述内孔段的所述内端的相对于所述喷嘴中心轴线来说的所述径向外侧对置的部分上形成有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广树小野和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