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366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其设有插入端与体外端,所述输尿管导管内设有三个独立的通道,即注水通道、球囊通道与导丝通道,球囊通道和球囊相连通,球囊通道起始部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终止于球囊;注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注水口位置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注水通道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所述导丝通道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到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还公开了所述输尿管导管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对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病人,可以有效提高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的成功率,实现患侧输尿管和肾引流,减轻或消除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的疼痛,减少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说是一种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的技术。
技术介绍
输尿管结石合并顽固性肾绞痛临床上极为常见。部分输尿管结石并肾绞痛病人由于常规处理疗效不确切,时而引起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和医护的不满,由此导致的医患冲突不为少见。肾绞痛时患侧肾恢复引流不及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尿源性脓毒血症,双侧输尿管结石和孤立肾肾绞痛可致肾衰,孕妇的肾绞痛可导致流产和早产,肾绞痛合并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发生尿源性休克和死亡。除了对症治疗和药物排石、输尿管镜碎石、肾穿刺造瘘引流,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和留置输尿管内支架也是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病人治疗中常见的操作。常规的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和留置内支架,可以实现部分患者的肾和输尿管引流。相对常规输尿管逆行插管,本申请人的“带球囊的输尿管逆行治疗管道套件”(申请号或专利号:201621306085.7)可以增加输尿管逆行插管的成功率。1、结石梗阻后,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或者膀胱镜留置导丝后顺导丝留置内支架的操作中,常常遇到结石梗阻后、结石周围的输尿管腔隙不足以让输尿管导管或者导丝越过,导致逆行插管和留置输尿管内支架成功率不高,救治效果明显下降。2、本申请人已经申请了“带球囊的输尿管逆行治疗管道套件”(申请号或专利号:201621306085.7),该专利可实现结石所在段输尿管扩张,以及在输尿管被动扩张的条件下的引流管置入,但它有三个不足:1)导管A和导管B(以及导管C和导管D)实现二者间无间隙接触、且两管又能基本无摩擦滑动较困难,可能导致产品成本高;如果两者之间间隙难以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存在操作过程中液体从两管之间流出,浸湿手术范围,影响无菌操作。2)相对导丝,B管或者D管越过结石,需要较大的输尿管腔内的结石周围空间,结石较大、输尿管腔炎症、狭窄时可能难以实现目标空间的创造,导致置管成功率下降。3)B管置入后虽然实现了引流,但它为外引流,存在管道的固定困难以及管道体外端污染导致的逆行感染。专利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所用输尿管导管结构简单,成本低,对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病人,可以有效提高留置输尿管内支架、实现梗阻肾引流的成功率,从而缓解输尿管被结石梗阻导致的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下面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所述输尿管导管存在插入端与体外端。插入体内的一端简称为插入端,即为首端;体外端即为末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尿管导管内设有三个独立的通道,即注水通道、球囊通道与导丝通道。所述球囊通道和球囊相连接,球囊通道起始部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终止于球囊;所述注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注水口位置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注水通道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所述导丝通道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到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所述球囊位于离输尿管导管首端2.5-3.5厘米的管身上,球囊以管身为中心,被充水时呈环球状。所述输尿管导管首端设计成圆钝的锥状,既有利于导管首端进入输尿管口和上行,又避免首端过于尖锐而损伤输尿管内壁。本专利技术装置使用方法如下:输尿管导管的导丝通道用于插入导丝,输尿管导管顺导丝放置输尿管导管;输尿管导管的球囊通道用于注水,使球囊封闭输尿管管腔,建立输尿管结石到球囊之间的输尿管密闭腔或相对密闭腔;从注水通道往输尿管密闭腔内注水,扩张输尿管结石周围的间隙,导丝沿此间隙顺利越过结石平面;停止向注水通道内注水,并抽出球囊内的水,固定好导丝,从导丝上退出所述输尿管导管。下面更加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装置运用方法:将导丝插入结石梗阻侧输尿管,导丝顶端到达输尿管结石下方、无法进一步上行越过结石梗阻平面时,保持导丝在输尿管内最高位置;导丝体外端从本专利技术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的导丝孔插入,从导管末端导丝孔穿出,导丝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顺导丝放置输尿管导管至输尿管内,直到输尿管导管插入端到达输尿管结石(狭窄)位置的下方;从球囊通道注水约3ml,使球囊封闭结石下方的输尿管管腔,此时建立了输尿管结石到球囊之间的输尿管密闭腔或相对密闭腔;从注水通道往输尿管密闭腔内注水,B超监视结石和球囊之间的输尿管腔充盈后,边缓慢注水边向肾方向插导丝,由于水扩张了输尿管结石周围的间隙,导丝沿此间隙顺利越过结石平面,到达肾集合系统;停止向注水通道内注水,并抽出球囊内的水,固定好导丝、退出本专利技术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保留导丝在输尿管内;顺导丝留置输尿管内支架;患者结石梗阻侧输尿管实现引流,结石梗阻导致的疼痛消失。本专利技术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何优点。从上面关于本专利技术构造的说明、操作过程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1)由于水囊的存在、包含结石所在部位的输尿管密闭腔的建立、输尿管密闭腔的被动扩张,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目前广泛采用的梗阻侧输尿管留置导丝、顺导丝留置内支架操作不能完成的输尿管内支架留置,实现了肾和输尿管引流,消除了疼痛症状,防止了梗阻不解除(不能及时解除)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感染。2)与“带球囊的输尿管逆行治疗管道套件”(申请号或专利号:201621306085.7)比较,“带球囊的输尿管逆行治疗管道套件”(申请号或专利号:201621306085.7)实现的为外引流,此专利实现的为内引流,相对外引流管,内引流管置入后对患者活动限制更小,护理更方便,逆行感染机会更小。总之,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对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病人,可以有效提高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的成功率,实现患侧输尿管和肾引流,减轻或消除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的疼痛,减少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的并发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的结构图;图2为图1在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在B-B处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3,本专利技术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构造为:一条输尿管导管1,外周直径设计成10Fr左右,如9-11Fr,管身上附球囊2。它包括三个独立的通道:1)注水通道11;2)球囊通道12;3)导丝通道13。其中Fr=France,一个Fr=mm/3,Fr是个表述外径的单位。注水通道11的出水口位于输尿管导管的首端14即为插入端,注水口位置位于输尿管导管的末端15即为体外端,从注水口至出水口为一条连续的、粗细相等的通道。球囊2位于离输尿管导管插入端3厘米的管身上,球囊2以管身为中心、被充水时呈环球状。球囊通道12和球囊2相连通,球囊通道12起始部位于输尿管导管的末端15而终止于球囊2。导丝通道13和注水通道11并行,贯穿整条管道。导丝通道13较细,刚好允许导丝无阻力通过。本专利技术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在球囊2到输尿管导管的首端14为二通道,输尿管导管的首端14有导丝孔与出水口;在球囊2到输尿管导管的末端15为三通道,输尿管导管的末端15有导丝孔与注水口以及球囊通道口。本专利技术所述尖端即是指插入端。本专利技术带导丝通道和球囊的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也称为顶端或首端,设计成圆钝的锥状,既有利于导管首端进入输尿管口和上行,又避免首端过于尖锐而损伤输尿管内壁。以上所述仅为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所述输尿管导管设有插入端与体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尿管导管内设有三个独立的通道,即注水通道、球囊通道与导丝通道,所述球囊通道和球囊相连通,球囊通道起始部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终止于球囊;所述注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注水口位置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注水通道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所述导丝通道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到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所述输尿管导管设有插入端与体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尿管导管内设有三个独立的通道,即注水通道、球囊通道与导丝通道,所述球囊通道和球囊相连通,球囊通道起始部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终止于球囊;所述注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注水口位置位于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注水通道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所述导丝通道从输尿管导管的插入端到输尿管导管的体外端,贯穿整条输尿管导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位于离输尿管导管首端2.5-3.5厘米的管身上,球囊以管身为中心,被充水时呈环球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球囊的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李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