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1671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用于与制动泵连接的汇流板、用于与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连接的液压调节组件和用于限制液压调节组件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的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分别与汇流板、液压调节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助于提高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的适用性,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避免频繁更换不同的液压调节阀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器检测技术,尤其涉及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是按液压ABS系统原理把轮速传感器、齿圈、液压调节阀、制动钳、制动油管、线束等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并模拟汽车在紧急制动状态下对液压控制器进行性能检测的一套设备。现在市场上有20型液压调节阀、28型液压调节阀和80型液压调节阀等多种液压调节阀,以及20型液压控制器、28型液压控制器和80型液压控制器等多种液压控制器,并且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只能与对应型号的液压调节阀相应匹配。若要检测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需要同时拥有多台装了不同型号的液压调节阀的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使得价格高昂,成本以倍数增加,而且增加占地面积和管理费用;或者在一台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里更换不同的液压调节阀,但是更换工作十分麻烦,耗时长,影响车间生产节奏,而且经常更换会对接头和管路造成损害,无法保证其密封性,容易造成液压油泄漏而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有助于提高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的适用性,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避免频繁更换不同的液压调节阀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用于与制动泵连接的汇流板、用于与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连接的液压调节组件和用于限制液压调节组件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分别与汇流板、液压调节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液压调节阀、第二液压调节阀和第三液压调节阀,所述第一液压调节阀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切换组件、汇流板和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液压调节阀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切换组件、汇流板和第二出油口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油路,所述第三液压调节阀上设置有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进油口、切换组件、汇流板和第三出油口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三油路,所述切换组件用于限制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制动泵连接的液压油输入口、用于与切换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口、用于与切换组件连接的第二安装口和用于与切换组件连接的第三安装口,所述液压油输入口与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第三安装口之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制动钳连接的液压油输出口、用于与第一出油口连接的第一连接口、用于与第二出油口连接的第二连接口和用于与第三出油口连接的第三连接口,所述液压油输出口与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之间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用于与第一液压调节阀连接的第一高压球阀、用于与第二液压调节阀连接的第二高压球阀、用于与第三液压调节阀连接的第三高压球阀、用于与第一安装口连接的第一转接头、用于与第二安装口连接的第三转接头、用于与第三安装口连接的第五转接头、用于与第一进油口连接的第二转接头、用于与第二进油口连接的第四转接头和用于与第三进油口连接的第六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分别固定于第一高压球阀的两端,所述第一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和第一高压球阀之间连通形成第一调节通道,所述第三转接头和第四转接头分别固定于第二高压球阀的两端,所述第三转接头、第四转接头和第二高压球阀之间连通形成第二调节通道,所述第五转接头和第六转接头分别固定于第三高压球阀的两端,所述第五转接头、第六转接头和第三高压球阀之间连通形成第三调节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接头与第一进油口、第四转接头与第二进油口、第六转接头与第三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与第一连接口、第二出油口与第二连接口、第三出油口与第三连接口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连接,所述液压油输送管道为铜管。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包括汇流板、液压调节组件和切换组件,使切换组件位于汇流板、液压调节组件之间,使得切换组件分别与汇流板、液压调节组件连接,使汇流板与制动泵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连接,进而能够为液压调节组件提供液压油,液压调节组件与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连接,使得液压油能够经液压调节组件进入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中,以使检台完成检测的动作,而切换组件能够限制液压调节组件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即能够限制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有助于提高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的适用性,无需同时拥有多台装了不同型号的液压调节阀的液压控制器的动态模拟检台,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避免在一台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里频繁更换不同的液压调节阀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中汇流板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汇流板;2、液压调节组件;3、切换组件;21、第一液压调节阀;22、第二液压调节阀;23、第三液压调节阀;211、第一进油口;212、第一出油口;221、第二进油口;222、第二出油口;231、第三进油口;232、第三出油口;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11、液压油输入口;112、第一安装口;113、第二安装口;114、第三安装口;121、液压油输出口;122、第一连接口;123、第二连接口;124、第三连接口;31、第一高压球阀;32、第二高压球阀;33、第三高压球阀;34、第一转接头;35、第二转接头;36、第三转接头;37、第四转接头;38、第五转接头;39、第六转接头;30、液压油输送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包括用于与制动泵连接的汇流板1、用于与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连接的液压调节组件2和用于限制液压调节组件2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的切换组件3,切换组件3分别与汇流板1、液压调节组件2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安装于检台上,包括汇流板1、液压调节组件2和切换组件3,使切换组件3位于汇流板1、液压调节组件2之间,使得切换组件3分别与汇流板1、液压调节组件2连接,使汇流板1与制动泵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30连接,进而能够为液压调节组件2提供液压油,液压调节组件2与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连接,使得液压油能够经液压调节组件2进入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中,以使检台完成检测的动作,而切换组件3能够限制液压调节组件2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即能够限制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有助于提高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的适用性,无需同时拥有多台装了不同型号的液压调节阀的液压控制器的动态模拟检台,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避免在一台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台里频繁更换不同的液压调节阀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

【技术保护点】
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制动泵连接的汇流板、用于与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连接的液压调节组件和用于限制液压调节组件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分别与汇流板、液压调节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制动泵连接的汇流板、用于与不同型号的液压控制器连接的液压调节组件和用于限制液压调节组件的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分别与汇流板、液压调节组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液压调节阀、第二液压调节阀和第三液压调节阀,所述第一液压调节阀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切换组件、汇流板和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一油路,所述第二液压调节阀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切换组件、汇流板和第二出油口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二油路,所述第三液压调节阀上设置有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进油口、切换组件、汇流板和第三出油口之间通过液压油输送管道依次连接形成第三油路,所述切换组件用于限制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的打开或者关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器动态模拟检测油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制动泵连接的液压油输入口、用于与切换组件连接的第一安装口、用于与切换组件连接的第二安装口和用于与切换组件连接的第三安装口,所述液压油输入口与第一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第三安装口之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少德黄万义章辉明涂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