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支撑相对于炉的支撑件可旋转的炉的圆柱形炉体的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独立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限定的、用于支撑相对于炉的支撑件可旋转的炉的圆柱形炉体的支撑装置。炉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是冶金炉或水泥炉(cementfurnace)。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用于其他用途的炉中实施,所述炉具有相对于炉的支撑件可旋转地支撑的圆柱形炉体。特别是用于处理熔融金属的旋转炉、阳极炉和转炉,根据炉内容物、工艺、砖块质量和砖块磨损,表层(mantle)温度沿着炉并且围绕周长变化。用于处理熔融金属的炉通常使用两个安放环(ridingring)支撑,所述安放环使炉缸居中。为了节省砖块成本,在砖块不会坍塌进入炉的情况下,换衬之间的时间应该尽可能长。安放环应保持其圆形,而炉壳可因温度和砖块膨胀而自由膨胀。当炉冷却下来换上新的砖衬时,安放环和炉壳应该恢复原来形状。安放环支架必须足够坚硬,以承受来自钢铁、砖块和熔体或其他内容物的自重。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支撑相对于炉的支撑件可旋转的炉的圆柱形炉体的支撑装置,其中表层的温度对所述安放环的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所述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支撑相对于炉(2)的支撑件(3)可旋转的炉(2)的圆柱形炉体(1)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外圆周表面(5)与所述圆柱形炉体(1)同心布置的安放环(4),以及其中,所述安放环(4)支撑在布置在所述支撑件(3)处的辊子(6)上,使得所述炉(2)的所述圆柱形炉体(1)能够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几何长轴线A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环(4)包括: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的第一圆周凸缘(7),第一壳环装置(8),其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与所述圆柱形炉体(1)同心布置,其中第一壳环装置(8)具有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5 FI 201556611.一种用于支撑相对于炉(2)的支撑件(3)可旋转的炉(2)的圆柱形炉体(1)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外圆周表面(5)与所述圆柱形炉体(1)同心布置的安放环(4),以及其中,所述安放环(4)支撑在布置在所述支撑件(3)处的辊子(6)上,使得所述炉(2)的所述圆柱形炉体(1)能够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几何长轴线A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环(4)包括: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的第一圆周凸缘(7),第一壳环装置(8),其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与所述圆柱形炉体(1)同心布置,其中第一壳环装置(8)具有第二圆周凸缘(9),在所述安放环(4)的所述第一圆周凸缘(7)中的第一孔(10)以及在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的所述第二圆周凸缘(9)中的第二孔(11),所述第一孔(10)具有第一直径并且所述第二孔(11)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一孔(10)的图案对应于所述第二孔(11)的图案,所述第一孔(10)和所述第二孔(11)对齐以提供对齐的孔,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的所述第二圆周凸缘(9)通过在每个对齐的孔中的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例如螺栓或螺纹杆并且通过旋拧在每个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上的至少一个螺母(13)紧固到所述安放环(4)的所述第一圆周凸缘(7)上,以及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与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之间的第一楔形装置(16),用于将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锁定到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周凸缘(7)横向于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几何长轴线A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周凸缘(9)横向于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几何长轴线A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包括在所述第二圆周凸缘(9)和所述第一楔形装置(16)之间的第一管状部分(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屏(40)在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的所述第一管状部分(17)和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管状套筒(18)布置在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上,并且位于螺母(13)或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的头部与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之间,并且所述管状套筒(18)具有比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的外径大的内径,使得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管状套筒(18)在所述管状套筒(18)内部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环(4)的所述第一圆周凸缘(7)中的所述第一孔(10)的第一内径相对于在所述第一孔(10)中的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的第一部分(14)的第一外径选择,使得所述第一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外径,从而所述安放环(4)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的所述第一部分(14)移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4)布置在所述第一孔(10)中。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的所述第二圆周凸缘(9)中的所述第二孔(11)的所述第二内径相对于在所述第二孔(11)中的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的第二部分(15)的第二外径选择,使得所述第二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外径,从而所述第一壳环装置(8)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的所述第二部分(15)移动,其中所述第二部分(15)布置在所述第二孔(11)中。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外包括第二壳环装置(19),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围绕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与所述圆柱形炉体(1)同心,其中第二壳环装置(19)具有第三圆周凸缘(20),第三孔(21)在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的所述第二圆周凸缘(9)中,所述第三孔(21)具有第三内径,所述第三孔(21)的图案对应于所述第二孔(11)的图案,所述第三孔(21)与所述对齐的孔对齐,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的所述第三圆周凸缘(20)通过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和旋拧在每个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螺母(13)紧固到所述安放环(4)的所述第一圆周凸缘(7)上,并且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与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之间的第二楔形装置(23)将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锁定到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周凸缘(20)横向于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几何长轴线A突出。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包括在所述第三圆周凸缘(20)和所述第二楔形装置(23)之间的第二管状部分(24)。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屏(40)在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的所述第二管状部分(24)和所述圆柱形炉体(1)的所述外圆周表面(5)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管状套筒(18)布置在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上,并且位于螺母(13)或所述至少部分带螺纹的紧固构件(12)的头部与所述第二壳环装置(19)之间,并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伦丁,O·罗瑟纽斯,
申请(专利权)人:奥图泰芬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