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46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张拉后需抵消自身重力,张拉效果下降的缺陷,包括由碳纤维棒合成的索体及固定在索体端部的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每一根碳纤维棒上至少固定2个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碳纤维棒重量轻,且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低密度等优点,减轻锚索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至少2个挤压套固定于一根碳纤维棒的端部,并在锚孔内填充环氧冷铸料,连接更加可靠,同时不会对碳纤维棒造成损伤,不会影响碳纤维棒的性能。

Carbon fiber cable-stayed cable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arbon fiber cable cable system, which solves the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anchorage cable with steel wire as the cable body, the weight is large, the installation and handling are inconvenient, the tension should be offset by its own gravity and the tensile effect is reduced, including the cable body synthesized by the carbon fiber rod and the anchorage structure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cable body and the anchorage structure. An anchor cup with an anchor hole, at least 2 extruding sleeves on each carbon fiber bar, and a supporting plate in contact with one of the extruding sleeves are arranged in the anchor hole, and the epoxy cold cast, which holds the carbon fiber rod, the extrusion sleeve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filled in the anchor hole. Carbon fiber rod is light weigh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ength, long life, corrosion resistance, low density and so on. It reduces the weight of the anchor cable and facilitates the handling and installation. At least 2 extruding sleeves are fixed to the end of a carbon fiber rod, and the epoxy cold cast is filled in the anchor hole. The connection is more reliable and the carbon fiber rod is not damaged. It does no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carbon fiber r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斜拉索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索结构,尤其是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
技术介绍
吊桥中在边孔将主缆进行锚固时,要将主缆分为许多股钢束分别锚于锚锭内,这些钢束便称之为锚索。现有的锚索主要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钢绞线的重量比较,张拉预应力较大时,钢绞线索体的重量会成倍增长,重量增长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搬运不太方便,不管是运输,还是现场安装张拉都不太方便。重量增长造成张拉后锚索需要抵消一部分自身的重力,使得张拉效果下降。而且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钢绞线的最大拉力有其限定值,为了提高最大拉力,需要增大钢绞线的直径,钢绞线的直径增大后,锚索的重量也上升,进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张拉后需抵消自身重力,张拉效果下降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索体采用碳纤维,并采用多个挤压套及填充高强度锚固填料的方式连接,减轻锚索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包括由碳纤维棒扭合而成的索体及固定在索体端部的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每一根碳纤维棒上至少固定2个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碳纤维棒重量轻,且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低密度等优点,减轻锚索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至少2个挤压套固定于一根碳纤维棒的端部,并在锚孔内填充环氧冷铸料,连接更加可靠,同时不会对碳纤维棒造成损伤,不会影响碳纤维棒的性能。作为优选,锚杯的锚孔具有防脱部,防脱部为锥形结构或者齿形结构或者锥形和齿形的结合结构。环氧冷铸料填充后紧紧握裹住挤压套、支撑板及碳纤维棒,防脱部避免碳纤维棒产生轴向移动,锥形结构使得轴向移动的尺寸缩小,起到阻挡作用,齿形结构是在轴向移动的路径上增加摩擦力,同样起到阻挡的作用。作为优选,锚孔具有柱形段和锥形段,锥形段为防脱部,锥形段的内壁为光壁;或者锥形段的内壁为齿形壁,齿形壁形成齿形结构的防脱部。作为优选,锚孔具有两柱形段,两柱形段直径不同,直径变化部位形成定位台阶,直径小的柱形段的内壁为齿形壁,齿形壁形成齿形结构的防脱部。作为优选,支撑板的外周为锥形,支撑板的锥形外周与防脱部相配合,或者锚孔内设置有定位台阶,支撑板与定位台阶相配合。支撑板分散碳纤维棒,同时也起到压紧整个环氧冷铸料的作用,碳纤维棒穿过后能增加碳纤维板轴向移动时的阻挡作用力面积。作为优选,支撑板上设置有线孔,线孔的数量与索体碳纤维棒的数量相同,支撑板上线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索体内碳纤维棒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线孔的分布呈锥形状,线孔的轴线与碳纤维棒在锚孔内分散的轴线相吻合,支撑板在线孔周围对应挤压套的表面处为斜面,斜面与对应的线孔的轴线相垂直。线孔的锥形分布于支撑板在锚孔内的位置,及碳纤维棒被分散的程度有关,避免碳纤维棒在线孔处形成弯折。作为优选,挤压套分为外挤压套和内挤压套,外挤压套处于碳纤维棒的端部位置并与支撑板相接触,内挤压套固定于支撑板与索体之间的碳纤维棒上,内挤压套朝向索体的一端为锥形头。内挤压套的锥形头与环氧冷铸料相接触产生径向的分力,增加挤压套与碳纤维棒之间的挤压力。作为优选,碳纤维棒为单股碳纤维圆棒,或者碳纤维棒是由多股碳纤维圆面筋绞合而成,索体内部的碳纤维棒螺旋扭合。作为优选,锚杯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有调节螺母,锚杯外部套置有预埋钢管,预埋钢管与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锚下垫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碳纤维棒重量轻,且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低密度等优点,减轻锚索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至少2个挤压套固定于一根碳纤维棒的端部,并在锚孔内填充环氧冷铸料,连接更加可靠,同时不会对碳纤维棒造成损伤,不会影响碳纤维棒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内挤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种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五种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板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板的剖视图;图中:1、密封板,2、锚杯,3、外挤压套,4、调节螺母,5、锚下垫板,6、内挤压套,7、碳纤维棒,8、环氧冷铸料,9、预埋钢管,10、索体,11、锥形段,12、支撑板,13、柱形段,14、螺纹段,15、挤压段,16、锥形头,17、齿形壁,18、定位台阶,19、缺口,20、线孔,21、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参见图1),包括由碳纤维棒7螺旋合成的索体10及固定在索体端部的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2、固定于碳纤维棒上的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12,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8。索体内的碳纤维棒螺旋合成后外部包覆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外部包覆保护层。碳纤维棒的端部伸出到保护层外部连接锚固结构,碳纤维棒为单股碳纤维圆棒。锚孔具有柱形段13和锥形段1,锥形段为防脱部,锥形段的内壁为光壁,锥形段对应锚孔端部的一端为小径端,锥形段的大径端处于锚孔中部位置。柱形段分为两段,处于锚孔端部的一段为螺纹段14,螺纹段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支撑板的外周为锥形,支撑板的锥形外周与锚孔锥形段的大径端相适配,支撑板上设置有线孔20(参见图7),线孔的数量与索体碳纤维棒的数量相同,支撑板上线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索体内碳纤维棒之间的距离,支撑板将碳纤维棒端部分散。线孔的分布呈锥形状,线孔的轴线与碳纤维棒在锚孔内分散的轴线相吻合,支撑板在线孔周围对应挤压套的表面处为斜面21(参见图8),斜面与对应的线孔的轴线相垂直。本实施例中线孔为7个,中心位置1个,周边均布6个。支撑板的外周设置有缺口19,缺口的位置正好与周边边的线孔的位置相错开。每一根碳纤维棒伸入到锚孔内的部位上均固定有三个挤压套,挤压套分为外挤压套3和内挤压套6,其中外挤压套处于锚孔柱形段的位置,碳纤维棒穿过支撑板的线孔,外挤压套的端部与支撑板相接触。内挤压套(参见图2)包括挤压段15和锥形头16锥形头的大径端的直径与挤压段的外径相等,挤压段是挤压套套置于碳纤维棒上挤压形成,内挤压套与锚孔的内壁相分离,锥形头朝向索体的一方。锚板的两端固定有密封板1,其中对应防脱部一侧的密封板上设置有与碳纤维棒相对应的线孔,碳纤维棒穿过该线孔。锚杯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上旋有调节螺母4,锚杯外部套置有预埋钢管10,预埋钢管与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锚下垫板5。实施例2: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锚板内的锚孔的锥形段的内壁为齿形壁17(参见图3),齿形壁是由多道截面为三角形的环依次设置而成,环具有尖顶,尖顶的两侧为斜面,朝向柱形段一侧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另一侧斜面的倾斜角度。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锚板内锚孔的柱形段与锥形段之间形成定位台阶18,锥形段的大径端的直径小于柱形段的直径(参见图4),支撑板的外周为矩形,支撑板的外周直径大于锥形段大径端的直径并小于柱形段的直径,支撑板的表面与定位台阶相接触。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碳纤维斜拉索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碳纤维棒扭合而成的索体及固定在索体端部的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每一根碳纤维棒上至少固定2个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碳纤维棒扭合而成的索体及固定在索体端部的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每一根碳纤维棒上至少固定2个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其特征在于锚杯的锚孔具有防脱部,防脱部为锥形结构或者齿形结构或者锥形和齿形的结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其特征在于锚孔具有柱形段和锥形段,锥形段为防脱部,锥形段的内壁为光壁;或者锥形段的内壁为齿形壁,齿形壁形成齿形结构的防脱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其特征在于锚孔具有两柱形段,两柱形段直径不同,直径变化部位形成定位台阶,直径小的柱形段的内壁为齿形壁,齿形壁形成齿形结构的防脱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碳纤维斜拉索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外周为锥形,支撑板的锥形外周与防脱部相配合,或者锚孔内设置有定位台阶,支撑板与定位台阶相配合。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成顺曾利马伟杰伍军骆玉智宋强胡尧庆查宇李长乐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