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395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涉及航空技术中旋翼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旋翼不平衡影响飞行技术问题。其包括第一供电端、第二供电端、配平复位开关、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以及继电器单元,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向仰合极限位置移动;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从仰合极限位置向调平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调平位置,能实现旋翼机旋翼的自动调平。

Automatic balancing circuit of rotor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balancing circuit for a rotary wing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rotary wing machine in the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flying technology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of the rotor unbalance. It includes the first power supply, the second power supply, the balance reset switch, the balancing appliance actuator and the relay unit. The balance reset switch can drive the relay unit to drive the circuit between the second power supply and the balancing appliance to drive the circuit when the balance reset switch is in the first through state. The flat appliance actuator drives the rotor to move to the invert limit position, when the leveling reset switch is in the second conduction state, the balance reset switch can drive the relay unit to connect the circuit between the second power supply and the leveling electrical actuator to drive the leveling appliance actuating mechanism to drive the system. The rotor can move from the limit position to the leveling position until it moves to the leveling position, which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leveling of the rotor of the roto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
本技术涉及航空技术中的旋翼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
技术介绍
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它的前进力由发动机带动螺旋桨直接提供;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装有旋翼和固定翼面。具有起降距离短、能作低速低空飞行、简单轻巧、便于隐蔽等特点,但不能垂直起降、不能悬停。可用于空中摄影、武器发射、战地侦察等。旋翼机主要包括机架及机身,机架是旋翼机的骨架,其他部件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机架上,旋翼机机身为开放式和封闭式。旋翼机与直升机的最大区别是,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发动机不是以驱动旋翼为飞机提供升力,而是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像一只风车,旋翼系统仅在起动时由自身动力驱动,称之为预旋,起飞之后靠空气作用力驱动;而直升机的旋翼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既能产生升力,又能提供飞行的动力,象一台电风扇。由于旋翼为自转式,传递到机身上的扭矩很小,因此旋翼机无需单旋翼直升机那样的尾桨,但是一般装有尾翼,以控制飞行。在飞行中,旋翼机同直升机最明显的分别为直升机的旋翼面向前倾斜,而旋翼机的旋翼则是向后倾斜的。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旋翼机在起飞时,旋翼也可通过“离合器”同发动机连系,靠发动机带动旋转而产生举力。这样可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几乎以陡直地向上爬升,但还不能垂直上升,也不能在空中不动(即“悬停”)。等升空后再松开离合器随旋翼在空中自由旋转。旋翼机飞行时,升力主要由旋翼产生,固定机翼仅提供部分升力。有的旋翼机甚至没有固定机翼,全部升力都靠旋翼产生。旋翼由桨毂和数片桨叶构成,桨叶又称为旋翼片,桨毂安装在旋翼轴上,形如细长机翼的桨叶则连在桨毂上。桨叶旋转时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产生沿旋翼轴的拉力(这是主要的),如果相对气流的方向或各片桨叶的桨距不对称于旋翼轴,还产生垂直于旋翼轴的分力。一副旋翼最少有两片旋翼片组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旋翼机在飞行过程中,旋翼机的旋翼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影响旋翼机的飞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旋翼机飞行过程中由于旋翼不平衡影响飞行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包括第一供电端、第二供电端、配平复位开关、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以及继电器单元,其中: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继电器单元之间;所述继电器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供电端与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所述配平复位开关的开关状态包括第一导通状态以及第二导通状态,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与旋翼机的旋翼相连接且能带动所述旋翼在仰合极限位置与调平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向仰合极限位置移动;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从仰合极限位置向调平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调平位置。优选地,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包括行程开关、电机以及执行装置,其中:所述行程开关存在触发部且工作状态均存在常态状态以及触发状态;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发部被触发时能从常态状态切换为触发状态,触发力消失后,所述行程开关自动能从触发状态复位为常态状态;所述电机与执行装置相连接且所述电机能带动所述执行装置并通过所述执行装置带动所述旋翼在仰合极限位置至调平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行程开关连接在所述配平复位开关与所述继电器单元之间;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电机之间的电路;所述第一供电端能依次通过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的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所述执行装置带动所述旋翼移动至仰合极限位置时能触发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发部使其切换为触发状态。优选地,所述行程开关包括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其中: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均存在所述触发部且工作状态均存在所述常态状态以及所述触发状态;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供电端能依次通过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的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电机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电机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执行装置带动所述旋翼移动至第一仰合极限位置时所述执行装置能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触发部使其切换为触发状态;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供电端能依次通过处于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的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与电机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电机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执行装置带动所述旋翼移动至第二仰合极限位置时所述执行装置能触发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触发部使其切换为触发状态。优选地,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液压泵和油缸,所述电机与所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轴相连接且能通过所述动力输入轴驱动所述液压泵运行,所述液压泵运行过程中输出的液压油能驱动所述油缸带动旋翼机的旋翼在仰合极限位置与调平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包括电源端、第一电路输出端以及第二电路输出端,其中: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端与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之间的电路导通,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电连接;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供电端与所述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路输出端之间的电路导通,所述第二电路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包括前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和后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其中:所述前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和所述后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均包括所述电源端、所述第一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二电路输出端;所述前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的电源端和所述后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的电源端并联连接;所述前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的第一电路输出端和所述后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的第一电路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前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的第二电路输出端和所述后操纵杆配平复位开关的第二电路输出端并联连接。优选地,所述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均存在导通状态和接地状态;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均连接在所述第二供电端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供电端能依次通过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的第一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继电器从接地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所述第二供电端通过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一继电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电机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时,所述第一供电端能依次通过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的第二行程开关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继电器从接地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所述第二供电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电端(1)、第二供电端(2)、配平复位开关、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以及继电器单元,其中: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端(1)与所述继电器单元之间;所述继电器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所述配平复位开关的开关状态包括第一导通状态(9)以及第二导通状态(10),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与旋翼机的旋翼相连接且能带动所述旋翼在仰合极限位置与调平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供电端(1)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9)时,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向仰合极限位置移动;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10)时,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从仰合极限位置向调平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调平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电端(1)、第二供电端(2)、配平复位开关、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以及继电器单元,其中: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端(1)与所述继电器单元之间;所述继电器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所述配平复位开关的开关状态包括第一导通状态(9)以及第二导通状态(10),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与旋翼机的旋翼相连接且能带动所述旋翼在仰合极限位置与调平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供电端(1)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9)时,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向仰合极限位置移动;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10)时,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带动所述旋翼从仰合极限位置向调平位置移动直至移动至调平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平电器执行机构包括行程开关、电机(21)以及执行装置(22),其中:所述行程开关存在触发部且工作状态均存在常态状态(5)以及触发状态(6);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发部被触发时能从常态状态(5)切换为触发状态(6),触发力消失后,所述行程开关自动能从触发状态(6)复位为常态状态(5);所述电机(21)与执行装置(22)相连接且所述电机(21)能带动所述执行装置(22)并通过所述执行装置(22)带动所述旋翼在仰合极限位置至调平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行程开关连接在所述配平复位开关与所述继电器单元之间;所述配平复位开关能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电机(21)之间的电路;所述第一供电端(1)能依次通过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5)的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配平电器执行机构之间的电路;所述执行装置(22)带动所述旋翼移动至仰合极限位置时能触发所述行程开关的触发部使其切换为触发状态(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包括第一行程开关(3)和第二行程开关(4),其中:所述第一行程开关(3)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4)均存在所述触发部且工作状态均存在所述常态状态(5)以及所述触发状态(6);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一导通状态(9)时,所述第一供电端(1)能依次通过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5)的所述第一行程开关(3)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电机(21)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电机(21)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执行装置(22)带动所述旋翼移动至第一仰合极限位置时所述执行装置(22)能触发所述第一行程开关(3)的触发部使其切换为触发状态(6);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第二导通状态(10)时,所述第一供电端(1)能依次通过处于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处于常态状态(5)的所述第二行程开关(4)与所述继电器单元电连接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单元接通所述第二供电端(2)与电机(21)之间的电路以驱动所述电机(21)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电机(21)通过所述执行装置(22)带动所述旋翼移动至第二仰合极限位置时所述执行装置(22)能触发所述第二行程开关(4)的触发部使其切换为触发状态(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装置(22)包括液压泵和油缸,所述电机(21)与所述液压泵的动力输入轴相连接且能通过所述动力输入轴驱动所述液压泵运行,所述液压泵运行过程中输出的液压油能驱动所述油缸带动旋翼机的旋翼在仰合极限位置与调平位置之间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翼机的自动配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平复位开关包括电源端(11)、第一电路输出端(12)以及第二电路输出端(13),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梓涵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启通宇航空器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