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quasi zero stiffness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hydro pneumatic suspension, which comprises three oil cylinders and two accumulators. One end of the three cylinders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hicle bridg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frame, one of which is a vertical cylinder, and the other two is a horizontal cylinder which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respect to the vertical cylinder. An accumulator is connected to the large cavity of the vertical cylinder through the solenoid valve and pipe, and the other energy accumulator is also connected to the large cavity of the two horizontal oil cylinders through the solenoid valve and the pipe. Vertical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horizontal cylinders have separat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The tw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share a hydraulic pump. The suspension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oil filling, oil discharge, rigid and elastic conversion, and the quasi zero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near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can be realized by reasonably match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two accumulator. This system is a passive hydro pneumatic suspension system with low cost and high safety f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油气悬架的准零刚度的悬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可实现准零刚度的油气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技术发展,油气悬架系统由于其非线性特性得到广泛的应用。悬架的刚度越小其减振效果越明显,但悬架行程较大。但目前油气悬架在车辆平衡位置刚度较大,影响其减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行驶平顺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低廉、安装方便的新型油气悬架系统。本技术设计一种悬架使其在平衡位置的刚度近似为零,其它位置刚度与位移成非线性的油气悬架系统。本技术包括车架、车桥、安装支架、垂直油缸、水平油缸、液压管路、第一阻尼孔、第二阻尼孔、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油箱、液压泵、滤清器和截止阀,每个车桥包含两套系统,左右侧各有一套系统,垂直油缸垂向放置,垂直油缸承受车架垂向载荷,垂直油缸一端通过安装支架与车桥铰接,垂直油缸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与车架铰接;两个水平油缸相对于垂直油缸对称布置,每个水平油缸均通过两个安装支架分别与车桥和车架铰接;当车辆在平衡位置时,两个水平油缸水平放置,不承受垂向载荷;第一蓄能器通过液压管路经过第一电磁阀与垂直油缸的大腔连通;第二蓄能器通过液压管路经过第六电磁阀分别与两个水平油缸的大腔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的作用可使悬架处于弹性和刚性状态。为保护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在第一蓄能器与油箱之间安装第一溢流阀,在第二蓄能器与油箱之间安装第三溢流阀。油箱依次通过滤清器、截止阀与液压泵进口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油气悬架的准零刚度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桥(2)、安装支架(3)、垂直油缸(4)、水平油缸(5)、液压管路(6)、第一阻尼孔(7)、第二阻尼孔(71)、第一蓄能器(8)、第二蓄能器(81),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91)、第三电磁阀(92)、第四电磁阀(93)、第五电磁阀(94)、第六电磁阀(95)、第一溢流阀(10)、第二溢流阀(101)、第三溢流阀(102)、油箱(11)、液压泵(12)、滤清器(13)和截止阀(14),每个车桥(2)包含两套系统,左右侧各有一套系统,垂直油缸(4)垂向放置,垂直油缸(4)承受车架垂向载荷,垂直油缸(4)一端通过安装支架(3)与车桥(2)铰接,垂直油缸(4)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3)与车架(1)铰接;垂直油缸(4)的缸杆与车桥(2)铰接铰接;两个水平油缸(5)相对于垂直油缸(4)对称布置,每个水平油缸(5)均通过两个安装支架(3)分别与车桥(2)和车架(1)铰接;当车辆在平衡位置时,两个水平油缸(5)水平放置,不承受垂向载荷;第一蓄能器(8)通过液压管路(6)经过第一电磁阀(9)与垂直油缸(4)的大腔连通;第二蓄能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油气悬架的准零刚度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桥(2)、安装支架(3)、垂直油缸(4)、水平油缸(5)、液压管路(6)、第一阻尼孔(7)、第二阻尼孔(71)、第一蓄能器(8)、第二蓄能器(81),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91)、第三电磁阀(92)、第四电磁阀(93)、第五电磁阀(94)、第六电磁阀(95)、第一溢流阀(10)、第二溢流阀(101)、第三溢流阀(102)、油箱(11)、液压泵(12)、滤清器(13)和截止阀(14),每个车桥(2)包含两套系统,左右侧各有一套系统,垂直油缸(4)垂向放置,垂直油缸(4)承受车架垂向载荷,垂直油缸(4)一端通过安装支架(3)与车桥(2)铰接,垂直油缸(4)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3)与车架(1)铰接;垂直油缸(4)的缸杆与车桥(2)铰接铰接;两个水平油缸(5)相对于垂直油缸(4)对称布置,每个水平油缸(5)均通过两个安装支架(3)分别与车桥(2)和车架(1)铰接;当车辆在平衡位置时,两个水平油缸(5)水平放置,不承受垂向载荷;第一蓄能器(8)通过液压管路(6)经过第一电磁阀(9)与垂直油缸(4)的大腔连通;第二蓄能器(81)通过液压管路(6)经过第六电磁阀(95)分别与两个水平油缸(5)的大腔连通;在第一蓄能器(8)与油箱(11)之间安装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江,闫振华,李韬拥,李豪川,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