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2684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使用第一道辊锻模将圆钢压扁拉长,并预辊锻成形钢板弹簧座,使用第二道辊锻模将工件辊锻形成大弯、钢板弹簧座,第二道辊锻后,工件的长度对应辊锻模的型腔角度小于等于180°,再使用第三道辊锻模将工字梁本体拉长辊锻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现有的二道辊锻成型改为三道辊锻成型,在前两道辊锻中工件的长度较小,避免辊锻模型腔角度大于180°,进而避免了模具接缝,保证锻件质量;并且,辊锻工字梁本体时,钢板弹簧座已经成型,便于根据钢板弹簧座控制工字梁本体的长度,使得更容易保证工件整体的尺寸。

Sectional roll forging forming method of automobile front axle without joi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front axle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of forming the non joint segment roll forging of the front axle of a car, using the first roll forging die to elongate the circular steel and forge the steel plate spring seat by pre roll forging, and use the second roll forging die to form a large bending, steel plate spring seat, and the workpiece after the second roll forging. The length of the cavity of the roll forging die is equal to 180 degree equal to 180 degrees, and then the third roll forging die is used to form the elongated roll of the working charact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changes the existing two roll forging into three roll forging, and the length of the workpiece is smaller in the first two roll forging, and avoids the angle of the roll forging model cavity greater than 180 degrees, and thus avoids the mold. Joint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forgings; and, when the roll forging is the body of the beam, the plate spring seat has been formed to facilitate the control of the length of the body of the I-beam according to the spring seat of the steel plate so as to make it easier to ensure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轴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前轴是汽车的主要构造之一,也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安全零件,前轴的生产多采用热模锻生产工艺或辊模锻复合工艺。对于辊模锻复合工艺,前轴锻造工艺流程为:圆钢加热→辊锻制坯→压弯、预锻、终锻→热切边→热校正,该工艺是通过上下轧辊安装辊锻模来辊锻拉长预成型,再通过预终锻打击完成最终成型。前轴结构如图1所示,前轴俗称工字梁,包括工字梁本体1、大弯2、钢板弹簧座3,工字梁本体1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大弯2向上弯曲使得工字梁本体1与之形成落差,避免与发动机干涉,钢板弹簧座3设置于工字梁本体1的顶部。在现有技术中,辊锻工序一般需要二道辊锻,第一道辊锻模主要是将圆钢压扁拉长,并辊锻出部分钢板;第二道辊锻模是在一道的基础上把大弯2、工字梁本体1以及钢板弹簧座3辊锻成型。辊锻模的结构如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200810236698.1,专利名称为一种辊锻模膛数控加工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记载。由于前轴长度基本在1150mm到2000mm之间,轧辊中心距为990mm,辊锻模外径为R480mm,内径为R300mm,导致毛坯在第二道辊锻模上的型腔角度超过180°,使得辊锻模开口小于轧辊直径,无法安装,现有技术将第二道辊锻模切成两段从而便于安装,但是安装后第二道辊锻模切口交接处会形成接缝,在辊锻过程中接缝会导致毛坯形成小凸起,在后序预终锻成型过程中,辊锻出来的小凸起会被压到毛坯上形成折叠。而汽车前轴上的折叠严重影响前轴的质量,是前轴断裂失效的最大原因,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通过将现有的二道辊锻成型改为三道辊锻成型,避免辊锻模型腔角度大于180°,进而避免了模具接缝,保证锻件质量,容易保证工件整体的尺寸。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使用第一道辊锻模将圆钢压扁拉长,并预辊锻成形钢板弹簧座,使用第二道辊锻模将工件辊锻形成大弯、钢板弹簧座,第二道辊锻后,工件的长度对应辊锻模的型腔角度小于等于180°,再使用第三道辊锻模将工字梁本体拉长辊锻成形。优选的,使用第二道辊锻模辊锻时,将工字梁本体预辊锻为方形梁。优选的,使用第二道辊锻模辊锻时,将工字梁本体两端辊锻为工字形,将工字梁本体的中部预辊锻为方形梁。优选的,使用第二道辊锻模辊锻时,在工字梁本体的两端辊锻形成有与第三道辊锻模重合的辊锻过渡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使用第一道辊锻模将圆钢压扁拉长,并预辊锻成形钢板弹簧座,使用第二道辊锻模将工件辊锻形成大弯、钢板弹簧座,第二道辊锻后,工件的长度对应辊锻模的型腔角度小于等于180°,再使用第三道辊锻模将工字梁本体拉长辊锻成形,本专利技术将现有的二道辊锻成型改为三道辊锻成型,在前两道辊锻中工件的长度较小,避免辊锻模型腔角度大于180°,进而避免了模具接缝,保证锻件质量;并且,辊锻工字梁本体时,钢板弹簧座已经成型,便于根据钢板弹簧座控制工字梁本体的长度,使得更容易保证工件整体的尺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所加工的汽车前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工字梁本体2——大弯3——钢板弹簧座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本实施例的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需要先将圆钢加热,在热态下进行辊锻,包括三步辊锻,第一步辊锻:利用第一道辊锻模将圆钢压扁拉长,并预辊锻成形钢板弹簧座,此处预辊锻成形钢板弹簧座是由于钢板弹簧座处需要预留金属,该步骤也对后续的金属流动进行了预处理,钢板弹簧座外侧的用于成形大弯,内侧的用于成形工字梁本体。第二步辊锻:使用第二道辊锻模将工件辊锻形成大弯、钢板弹簧座,第二道辊锻后,工件的长度对应辊锻模的型腔角度小于等于180°,该步骤中由于工字梁本体部分伸长量不多,即金属沿长度方向的流动相对现有技术会减少,从而便于更精确地设计辊锻模的型腔,而减少了因伸长量过大导致金属流动较多需要预留更多金属以保证充满型腔所造成的金属浪费,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模具没有接缝,有利于保证锻件质量。第三步辊锻:再使用第三道辊锻模将工字梁本体拉长辊锻成形,该步骤中,由于工件的两端部分已经锻造成型,即大弯、钢板弹簧座都已经确定,因此可以在辊锻过程中检测两个钢板弹簧座之间的尺寸,从而控制工字梁本体的长度,更容易保证工件整体的尺寸,提高良品率。进一步的,使用第二道辊锻模辊锻时,将工字梁本体预辊锻为方形梁,为后续辊锻时金属充满型腔做好准备。进一步的,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使用第二道辊锻模辊锻时,将工字梁本体两端辊锻为工字形,将工字梁本体的中部预辊锻为方形梁,从而在第三道辊锻时,不需要再工字梁本体两端进行辊锻,避免重复辊锻造成金属折叠。进一步的,使用第二道辊锻模辊锻时,在工字梁本体的两端辊锻形成有与第三道辊锻模重合的辊锻过渡面,从而使得第二道辊锻与第三道辊锻的加工面圆滑过渡,避免重复辊锻造成金属折叠。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道辊锻模将圆钢压扁拉长,并预辊锻成形钢板弹簧座,使用第二道辊锻模将工件辊锻形成大弯、钢板弹簧座,第二道辊锻后,工件的长度对应辊锻模的型腔角度小于等于180°,再使用第三道辊锻模将工字梁本体拉长辊锻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道辊锻模将圆钢压扁拉长,并预辊锻成形钢板弹簧座,使用第二道辊锻模将工件辊锻形成大弯、钢板弹簧座,第二道辊锻后,工件的长度对应辊锻模的型腔角度小于等于180°,再使用第三道辊锻模将工字梁本体拉长辊锻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轴无接缝分段辊锻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二道辊锻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军石威黄波李志刚梁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