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及车门外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817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身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及车门外把手,该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包括前密封垫、手柄、车门外板、天线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外侧,所述手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天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前密封垫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前密封垫压贴在所述车门外板上,所述前密封垫具有密封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的遮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切断了天线接插头通孔内外的气流通道,阻止车内外空气对流。以此,提升了车门外把手处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及车门外把手
本技术属于车身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及车门外把手。
技术介绍
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简称PEPS(PassiveEntryPassiveStart)系统,是适应汽车防盗系统发展而演变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电子防盗系统,它采用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无需按动遥控器即可进入车内以及一键启动发动机等功能。PEPS系统具有更加智能化的门禁管理以及更高的防盗性能,已经成为汽车电子防盗系统应用的主流。PEPS系统在车门外把手的手柄内设置有PEPS天线,手柄上设置有PEPS天线接插头通孔。现有技术中,该PEPS天线接插头通孔没有密封,使得车内与车外空气可以形成对流,车门外把手处的气密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车门外把手的手柄上的PEPS天线接插头通孔没有密封,使得车内与车外空气可以形成对流,车门外把手处的气密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及车门外把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包括前密封垫、手柄、车门外板、天线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外侧,所述手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天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前密封垫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前密封垫压贴在所述车门外板上,所述前密封垫具有密封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的遮盖结构。可选地,所述遮盖结构包括密封唇,所述密封唇遮盖所述天线与所述接插头通孔之间的间隙并与所述天线密封接触。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车门外板上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所述底座通过穿入所述螺栓过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的一底座安装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可选地,所述底座安装螺栓的头部位于所述车门外板的外侧。可选地,所述遮盖结构包括帽形避让结构,所述帽形避让结构向外凸出以避让所述底座安装螺栓。可选地,所述车门外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前密封垫与所述安装孔的周圈搭接形成密封。可选地,所述前密封垫上设置有销孔,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定位销及挡块,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销孔中,所述挡块压紧所述前密封垫。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前密封垫具有密封天线接插头通孔的遮盖结构,该遮盖结构切断天线接插头通孔内外的气流通道,阻止车内或车外空气通过该天线接插头通孔处进入手柄或车门内。另外,手柄通过前密封垫压贴在车门外板上,阻止车内外空气对流。以此,提升了车门外把手处的气密性。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其包括上述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的后视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前密封垫;11、遮盖结构;111、密封唇;112、帽形避让结构;12、销孔;2、手柄;21、天线接插头通孔;3、车门外板;31、螺栓过孔;4、天线;5、底座;51、螺纹孔;6、底座安装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包括前密封垫1、手柄2、车门外板3、天线4及底座5,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外板3的内侧,所述手柄2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板3的外侧,所述手柄2与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天线4设置在所述手柄2内,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天线接插头通孔21,所述天线4的一端穿过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21,所述前密封垫1连接在所述手柄2上,所述手柄2通过所述前密封垫1压贴在所述车门外板3上,所述前密封垫1具有密封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21的遮盖结构11。此处的天线4,例如可以是PEPS天线。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遮盖结构11包括密封唇111,所述密封唇111遮盖所述天线4与所述接插头通孔21之间的间隙并与所述天线4密封接触。这样,切断天线接插头通孔内外的气流通道,阻止车内或车外空气通过该天线接插头通孔处进入手柄或车门内。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螺纹孔51,所述车门外板3上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31,所述底座5通过穿入所述螺栓过孔31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51内的一底座安装螺栓6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外板3的内侧。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安装螺栓6的头部位于所述车门外板3的外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遮盖结构11包括帽形避让结构112,所述帽形避让结构112向外凸出以避让所述底座安装螺栓6,即,在所述底座安装螺栓6的外侧形成一空间,用以容置所述底座安装螺栓6,避免前密封垫1与底座安装螺栓6发生干涉。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车门外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前密封垫1与所述安装孔的周圈搭接形成密封。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前密封垫1上设置有销孔12,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定位销(图中未示出)及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销孔12中,所述挡块压紧所述前密封垫1。以此实现前密封垫1的限位,使得前密封垫1相对手柄2保持固定。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前密封垫具有密封天线接插头通孔的遮盖结构,该遮盖结构切断天线接插头通孔内外的气流通道,阻止车内或车外空气通过该天线接插头通孔处进入手柄或车门内。另外,手柄通过前密封垫压贴在车门外板上,阻止车内外空气对流。以此,提升了车门外把手处的气密性。另外,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及车门外把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密封垫、手柄、车门外板、天线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外侧,所述手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天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前密封垫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前密封垫压贴在所述车门外板上,所述前密封垫具有密封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的遮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密封垫、手柄、车门外板、天线及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内侧,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外侧,所述手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天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所述前密封垫连接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手柄通过所述前密封垫压贴在所述车门外板上,所述前密封垫具有密封所述天线接插头通孔的遮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结构包括密封唇,所述密封唇遮盖所述天线与所述接插头通孔之间的间隙并与所述天线密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车门外板上对应设置有螺栓过孔,所述底座通过穿入所述螺栓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啸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