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996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包括车门,所述车门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靠近车门的一侧两端均设有调节板,两组所述调节板之间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杆、调节齿轮、旋转支承座、平衡支撑杆、连接套环和滚动钢珠,所述旋转杆上设有两组位置对称的调节齿轮,两组调节齿轮之间的距离与两组调节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两组调节板上设有与调节齿轮相配合的调节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通过人手碰到与离开可以实现把手快速伸出与复位,避免了把手的污损,车门外部无凸出,减少在碰撞事故中的刮伤、撞伤的危险性或加重被撞者伤势,同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把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汽车的车门把手均是裸露外凸式设计,一方面设计时需要考虑门把手造型,需要与车身侧面相匹配,以保证有良好的外观,因此造成诸多局限;另一方面,由于车门把手整体外露,把手内外侧很容易污损,驾驶人员打开车门时很容易弄脏手;另外,车门把手外凸,不仅破坏整车侧面外观,并且造成一定的风阻,增加了汽车行驶阻力,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包括车门,所述车门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靠近车门的一侧两端均设有调节板,两组所述调节板之间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旋转杆、调节齿轮、旋转支承座、平衡支撑杆、连接套环和滚动钢珠,所述旋转杆上设有两组位置对称的调节齿轮,两组调节齿轮之间的距离与两组调节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两组调节板上设有与调节齿轮相配合的调节槽,调节槽的内壁上设有与调节齿轮相啮合的齿,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包括车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把手本体(2),所述把手本体(2)靠近车门(1)的一侧两端均设有调节板(3),两组所述调节板(3)之间设有传动装置(4),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旋转杆(41)、调节齿轮(42)、旋转支承座(43)、平衡支撑杆(44)、连接套环(45)和滚动钢珠(46),所述旋转杆(41)上设有两组位置对称的调节齿轮(42),两组调节齿轮(42)之间的距离与两组调节板(3)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两组调节板(3)上设有与调节齿轮(42)相配合的调节槽,调节槽的内壁上设有与调节齿轮(42)相啮合的齿,所述旋转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包括车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1)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把手本体(2),所述把手本体(2)靠近车门(1)的一侧两端均设有调节板(3),两组所述调节板(3)之间设有传动装置(4),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旋转杆(41)、调节齿轮(42)、旋转支承座(43)、平衡支撑杆(44)、连接套环(45)和滚动钢珠(46),所述旋转杆(41)上设有两组位置对称的调节齿轮(42),两组调节齿轮(42)之间的距离与两组调节板(3)之间的距离相同,且两组调节板(3)上设有与调节齿轮(42)相配合的调节槽,调节槽的内壁上设有与调节齿轮(42)相啮合的齿,所述旋转杆(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承座(43),旋转支承座(43)的中央设有与旋转杆(41)相配合的轴孔,所述旋转杆(41)的中央设有连接套环(45),轴孔的内壁上和连接套环(45)的内侧均匀设有滚动钢珠(46),所述连接套环(4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平衡支撑杆(44),所述平衡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大市聚镇韩诚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