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37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运营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轨道板上拱、翘曲病害,实现层状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同步整体纠偏,避免纠偏过程中层状结构错位和轨道板上拱次生病害的发生。其方法包括步骤:压紧限位装置位置标识,钻孔,植筋,压紧限位装置调平,灌注调平层材料,横向夹持限位,竖向压紧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装置小型轻便,且结构刚度大,工艺操作简单,且安全稳定可靠,拆卸方便的特点,能够满足运营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竖向压紧和横向限位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养护维修
,涉及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运营过程以及维修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确保具有层状结构特征的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上拱和翘曲病害,可适用于CRTSⅠ、Ⅱ、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具有生产效率高、施工精度高、施工质量稳定等特点,是我国高速铁路采用的主要轨道结构形式,目前已开通运营的高速铁路中,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占有量将近60%,在新建线路中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同样具有较高的占有量。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从上至下由钢轨、扣件、轨道板、充填层、支承层或底座板等组成,随着运营时间的延长,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会出现上拱病害,在轨道板温差较大时会出现轨道板四角翘曲病害,造成轨道板与充填层离缝等病害,严重时造成轨道板与充填层间粘结失效,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营,为了防止无砟轨道板发生上拱和翘曲病害,既有的做法为将轨道板、充填层与支承层间植入大量钢筋,使层状结构串联在一起,但是这种做法改变了无砟轨道结构的层状受力结构,对轨道结构的影响较大,并且植入钢筋不易拆除,对后续的轨道板更换和充填层维修带来了很多难题。CN104389249A和CN206553829U分别提出了一种可拆卸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轨道板扣押限位装置,这两种装置均具有竖向压紧和横向限位功能,两种装置的底部均为平面结构,直接通过植筋的方式安装在混凝土支承层上,但是,这两种方法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为了排水需要,混凝土支承层通常设计为倾斜面,压紧限位装置直接安装在倾斜面上,造成安装压紧限位装置后压紧头与轨道板无法垂直密贴连接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支承层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压紧限位装置底部也很难与支承层密贴,这就严重削弱了压紧限位装置提供的限位力,更为严重的是,支承层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为C15,强度较低,直接在支承层中植筋,抗拔强度有限,难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因此,针对支承层表面为倾斜面压紧限位装置难以密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在压紧限位装置底部设置灌注袋,灌注自流平无收缩树脂进行调平,确保压紧限位装置下方无间隙的技术方案;针对支承层强度有限难以提供足够的抗拔强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采用低粘度渗透型植筋胶进行植筋锚固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路基段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设计出一套具有小型轻便、方便拆卸的竖向刚度和横向刚度搭配合理,基础稳定性高,抗拔能力强的能够满足运营线路层状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满足运营线路CRTSⅠ、Ⅱ、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压紧和限位的需要,同时可以用于无砟轨道结构养护维修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营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通过注浆调平的方式填充压紧限位装置底部空腔,通过渗透型植筋胶提高钢筋的抗拉拔强度,利用具有合适竖向和横向刚度的压紧限位装置将轨道板与支承层固定在一起,在运营线路无砟轨道结构养护维修时,实现稳定无砟轨道结构的作用,避免上拱和翘曲病害;另外,针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横向偏移病害,可以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压紧限位装置和方法确保无砟轨道结构同步横向整体纠偏,确保层状无砟轨道结构纠偏过程中的错位现象,该方法适用于运营线路CRTSⅠ、Ⅱ、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所述压紧限位装置包括竖向压紧螺栓、横向限位螺栓、螺纹套筒、“Z”字型压紧限位钢构架、灌注袋、内球形铰接压紧头和螺纹钢筋,所述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在露出无砟轨道板外侧的混凝土支承层上钻孔,钻孔直径为27mm,钻孔深度为200mm~250mm,螺纹钢筋直径为25mm,钻孔中灌入渗透型植筋胶,灌入量为钻孔深度的一半,将螺纹钢筋以旋转的方式植入钻孔中,排出钢筋周围空气,植筋间距为150mm。(2)渗透型植筋胶硬化后,将压紧限位装置安装在植入支承层的螺纹钢筋上,并用精轧螺母将压紧限位装置紧固在支承层上,压紧限位装置沿线路对称安装。(3)压紧限位装置底部黏贴有灌注袋,压紧限位装置安装调平并压紧后,向袋中灌入自流平无收缩树脂材料。(4)先调整横向限位螺栓,沿水平方向限位夹持,使内球形铰接压接头耐磨橡胶紧贴无砟轨道板侧面,无砟轨道板两侧对应压紧限位装置同时同步进行水平限位夹持。(5)再调整竖向压紧限位螺栓,使内球形铰接压紧头的耐磨橡胶紧贴无砟轨道板上表面,无砟轨道板两侧对应压紧限位装置同时同步竖向压紧。所述的渗透性植筋胶,为双组份聚氨酯改性环氧低粘度高渗透性材料,25℃粘度为100mPa.s,抗拉拔强度≥20MPa,抗压强度≥60MPa,在支承层混凝土中深度可达5mm~10mm。所述的灌注袋,黏贴在压紧限位装置底部,灌注袋为无纺布制成,厚度为2mm~4mm;所述的自流平无收缩树脂材料,为环氧类,能够填充1mm以上的空腔,将压紧限位装置与支承层间的缝隙填满并找平,25℃粘度为380mPa.s,抗压强度≥70MPa,抗弯强度≥50MPa,弹性模量≥35GPa,体积膨胀率0.5%~2%。所述的压紧限位螺栓和横向限位螺栓,一端与内球形铰接压紧头固定联接,通过螺纹套筒实现长度调整,限位螺栓可调整长度为100mm。所述的螺纹套筒,套筒内部有单头螺纹,以焊接的方式将螺纹套筒固定在压紧限位钢构架上。所述的压紧限位钢构架,为“Z”字型刚性结构,钢构架由70mm*70mm的方钢管焊接而成,底部通过方钢联接,直角转弯处采用三角钢板焊接固定。所述的内球形铰接压紧头,压紧头为圆头,直径为50mm,持载压紧时,压紧头可以通过内置球形铰接调整方向,压紧头端部为耐磨橡胶,与轨道板接触面密贴,且在受力时不损坏轨道板,球形铰接与螺栓联接在一起。所述的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和方法,其特征在于,竖向压紧和横向限位后,单个压紧限位装置的压紧力和横向力均≥150kN,小型轻便,单个重量不超过35kg,压紧限位装置的每个部件均设计固定联接,在列车运营产生的动荷载下不会因松动导致脱落,能够满足运营线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压紧限位的需要。专利技术特点及原理本专利技术针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针对养护维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拆卸、刚度合适、质量轻便、抗拔力强、易于调平、稳定可靠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1)采用“Z”字型构件设计,主要结构采用方形钢焊接而成,保证结构刚度的同时尽量减轻自重,方形钢拐角联接处的两侧均采用三角形钢板进行焊接加固稳定,提高压紧限位钢构架的整体性和结构刚度,采用本设计的“Z”字型钢构架,横向刚度和竖向钢筋均较高,受力更加合理,竖向压紧力和横向限位力均可达150kN以上。(2)由于支承层混凝土强度较低,对于植入钢筋难以提供有效的拉拔力,普通植筋胶抗拔强度仅60kN左右,采用聚氨酯改性环氧,降低环氧植筋胶的粘度,提高渗透性,该植筋胶能够渗入支承层混凝土中,渗入混凝土深度可达5mm~10mm,大幅提高了螺纹钢筋与混凝土的抗拉拔强度,在支承层混凝土中植入直径为25mm的螺纹钢筋,植入深度为200mm~250mm,植入钢筋的间距为150mm,单根钢筋抗拔强度可达100kN以上,三根植入钢筋同时受力时,能够提供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所述压紧限位装置包括竖向压紧螺栓、横向限位螺栓、螺纹套筒、“Z”字型压紧限位钢构架、灌注袋、内球形铰接压紧头和螺纹钢筋,所述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在露出无砟轨道板外侧的混凝土支承层上钻孔,钻孔直径为27mm,钻孔深度为200mm~250mm,螺纹钢筋直径为25mm,钻孔中灌入渗透型植筋胶,灌入量为钻孔深度的一半,将螺纹钢筋以旋转的方式植入钻孔中,排出钢筋周围空气,植筋间距为150mm;(2)渗透型植筋胶硬化后,将压紧限位装置安装在植入支承层的螺纹钢筋上,并用精轧螺母将压紧限位装置紧固在支承层上,压紧限位装置沿线路对称安装;(3)压紧限位装置底部黏贴有灌注袋,压紧限位装置安装调平并压紧后,向袋中灌入自流平无收缩树脂材料;(4)先调整横向限位螺栓,沿水平方向限位夹持,使内球形铰接压接头耐磨橡胶紧贴无砟轨道板侧面,无砟轨道板两侧对应压紧限位装置同时同步进行水平限位夹持;(5)再调整竖向压紧限位螺栓,使内球形铰接压紧头的耐磨橡胶紧贴无砟轨道板上表面,无砟轨道板两侧对应压紧限位装置同时同步竖向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压紧限位装置及方法,所述压紧限位装置包括竖向压紧螺栓、横向限位螺栓、螺纹套筒、“Z”字型压紧限位钢构架、灌注袋、内球形铰接压紧头和螺纹钢筋,所述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1)在露出无砟轨道板外侧的混凝土支承层上钻孔,钻孔直径为27mm,钻孔深度为200mm~250mm,螺纹钢筋直径为25mm,钻孔中灌入渗透型植筋胶,灌入量为钻孔深度的一半,将螺纹钢筋以旋转的方式植入钻孔中,排出钢筋周围空气,植筋间距为150mm;(2)渗透型植筋胶硬化后,将压紧限位装置安装在植入支承层的螺纹钢筋上,并用精轧螺母将压紧限位装置紧固在支承层上,压紧限位装置沿线路对称安装;(3)压紧限位装置底部黏贴有灌注袋,压紧限位装置安装调平并压紧后,向袋中灌入自流平无收缩树脂材料;(4)先调整横向限位螺栓,沿水平方向限位夹持,使内球形铰接压接头耐磨橡胶紧贴无砟轨道板侧面,无砟轨道板两侧对应压紧限位装置同时同步进行水平限位夹持;(5)再调整竖向压紧限位螺栓,使内球形铰接压紧头的耐磨橡胶紧贴无砟轨道板上表面,无砟轨道板两侧对应压紧限位装置同时同步竖向压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性植筋胶,为聚氨酯改性环氧类低粘度高渗透性材料,25℃粘度为100mPa.s,抗拉拔强度≥20MPa,在支承层混凝土中深度可达5mm~10mm。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新国何元庆李书明程冠之刘竞杨德军曾志董全霄谢永江秦菊项宝余曹东华章军袁守宇王伟唯谢清清
申请(专利权)人: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路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