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7168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支承层及底座施工;b铺设钢筋网片;c横隔带施工;d轨道板粗铺;e轨道板精调;f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砟轨道优化结构施工方法,对施工工艺和工装进行了创新和改进,通过取消隔离层土工布,自密实混凝土轨道板与底座形成了牢固的复合结构,底座设置素混凝土,取消了底座钢筋、限位凹槽弹性缓冲垫层,通过钢筋或网片整体绑扎使钢筋连续且每隔两块轨道板之间设置一道横隔带以方便混凝土浇筑,在保证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两块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的同时浇筑,实现了多块轨道板下自密实混凝土连续形成整体。

Construction method of new structure for CRTS III slab ballastless track in tunnel ar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new structure of CRTS III slab ballastless track in tunnel se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supporting layer and base construction; B laying steel bar mesh; C diaphragm construction; D track plate rough laying; e track plate fine tune; F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optimized structure of the ballastless track is inno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nstallation. Through the cancellation of the isolating layer geotextile, a solid composite structure is formed between the self compacting concrete track plate and the base, and the base is set with plain concrete, and the steel bar of the base and the elastic cushion cushion of the limit groove are cancelled and the steel is passed through the steel. The steel bar or mesh integral binding makes the steel bar continuous and each two block of track plate is set up to facilitate concrete pouring. While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the ballastless track construction, two pieces of the track plate are construct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self dense concrete under the multi track slab is formed continuous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隧道工程中无砟轨道施工
,具体为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对比CRTSⅠ型、CRTSⅡ型两种板式无砟轨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改变了板式轨道的限位方式、扩展了板下填充层材料、优化了轨道板结构,具有整体性强、坚固耐用、稳定性好、变形累积缓慢和轨道变形小等特点,但其在环境变化较小的隧道工程中存在施工工序繁多,技术复杂,影响施工工期的问题,无砟轨道如何在保证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速度、节约成本也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板式轨道施工工序繁多、技术复杂、工序较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支承层及底座施工:底座施工时,支承层沿线路纵向连续浇筑,切缝每5米设置一道,切缝宽度约为1mm,深度为80~100mm,板缝的标准长度与轨道板宽度一致。b铺设钢筋网片:铺设钢筋网片时,轨道板门字型筋下的钢筋位于门子型钢筋下,且不穿过门字形钢筋,钢筋网片下方放置保护层垫块;c横隔带施工:横隔带施工时,横向长度与轨道板相同,纵向长度为18~20cm,横隔带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横隔带处钢筋及网片连续且无搭接;d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粗铺时的位置偏差纵向不大于8~12mm,横向不应大于精调支架的横向调整的1/2;e轨道板精调:高程±0.3~0.7,中线0.3~0.7;f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两块无砟轨道板与底座间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同时灌注。优选的,步骤a中设置C20素混凝土支承层,取消了钢筋铺设。优选的,步骤b中保护层垫块每平方米至少设置有4个垫块。优选的,步骤c中每隔2块板设置一处横隔带,在铺板前要完成横隔带的浇筑。优选的,步骤f中,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内侧粘贴不透水模板布,模板布光面朝外,因取消隔离层土工布所以为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漏浆,在模板表面粘贴模板布的同时还要在模板底部粘贴模板布。优选的,步骤f中,轨道板单元间端模利用“X”型卡加固,先安装封边模板,再安装“L”型压缝模板,最后将“L”型压缝模板固定在侧模上另外采用纵梁压紧,横隔带处使压缝模板据横隔带顶面2.5cm,无横隔带处“L”型压缝模板板底低于轨道板板底3~7mm。优选的,步骤f中,采用两个龙门吊吊起两个大料斗直接至轨道板灌注孔位置,灌注孔位置放置小料斗,大料斗就位后两个料斗同时开始在每个轨道板中间孔灌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无砟轨道优化结构施工方法,对施工工艺和工装进行了创新和改进,通过取消隔离层土工布,自密实混凝土轨道板与底座形成了牢固的复合结构,底座设置素混凝土,取消了底座钢筋、限位凹槽弹性缓冲垫层,通过钢筋或网片整体绑扎使钢筋连续且每隔两块轨道板之间设置一道横隔带以方便混凝土浇筑,在保证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两块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的同时浇筑,实现了多块轨道板下自密实混凝土连续形成整体,这样不但优化施工工序,而且提高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造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进口轨道连续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隔带位置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横隔带位置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支承层及底座施工:底座施工时,支承层沿线路纵向连续浇筑,每隔5m设置一道横向预裂缝,切缝宽度约为1mm,深度为80mm,设置C20素混凝土支承层,取消了钢筋铺设;b铺设钢筋网片:铺设钢筋网片时,轨道板门字型筋下的钢筋位于门子型钢筋下,且不穿过门字形钢筋,钢筋网片下方放置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每平方米至少设置有4个垫块;c横隔带施工:横隔带施工时,横向长度与轨道板相同,纵向长度为18cm,横隔带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横隔带处钢筋及网片连续且无搭接,每隔2块板设置一处横隔带,在铺板前要完成横隔带的浇筑;d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粗铺时的位置偏差纵向不大于8mm,横向不应大于精调支架的横向调整的1/2;e轨道板精调:高程±0.3,中线0.3;f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两块无砟轨道板与底座间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同时灌注。步骤f中,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内侧粘贴不透水模板布,模板布光面朝外,因取消隔离层土工布所以为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漏浆,在模板表面粘贴模板布的同时还要在模板底部粘贴模板布。步骤f中,轨道板单元间端模利用“X”型卡加固,先安装封边模板,再安装“L”型压缝模板,最后将“L”型压缝模板固定在侧模上另外采用纵梁压紧,横隔带处使压缝模板据横隔带顶面2cm,无横隔带处“L”型压缝模板板底低于轨道板板底3mm。步骤f中,采用两个龙门吊吊起两个大料斗直接至轨道板灌注孔位置,灌注孔位置放置小料斗,大料斗就位后两个料斗同时开始在每个轨道板中间孔灌注。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支承层及底座施工:底座施工时,支承层沿线路纵向连续浇筑,每隔5m设置一道横向预裂缝,切缝宽度约为1mm,深度为100mm,设置C20素混凝土支承层,取消了钢筋铺设;b铺设钢筋网片:铺设钢筋网片时,轨道板门字型筋下的钢筋位于门子型钢筋下,且不穿过门字形钢筋,钢筋网片下方放置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每平方米至少设置有4个垫块;c横隔带施工:横隔带施工时,横向长度与轨道板相同,纵向长度为20cm,横隔带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横隔带处钢筋及网片连续且无搭接,每隔2块板设置一处横隔带,在铺板前要完成横隔带的浇筑;d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粗铺时的位置偏差纵向不大于12mm,横向不应大于精调支架的横向调整的1/2;e轨道板精调:高程±0.7,中线0.7;f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两块无砟轨道板与底座间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同时灌注。步骤f中,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内侧粘贴不透水模板布,模板布光面朝外,因取消隔离层土工布所以为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漏浆,在模板表面粘贴模板布的同时还要在模板底部粘贴模板布。步骤f中,轨道板单元间端模利用“X”型卡加固,先安装封边模板,再安装“L”型压缝模板,最后将“L”型压缝模板固定在侧模上另外采用纵梁压紧,横隔带处使压缝模板据横隔带顶面3cm,无横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支承层及底座施工:底座施工时,支承层沿线路纵向连续浇筑,切缝每5米设置一道,切缝宽度约为1mm,深度为80~100mm,板缝的标准长度与轨道板宽度一致。b铺设钢筋网片:铺设钢筋网片时,轨道板门字型筋下的钢筋位于门子型钢筋下,且不穿过门字形钢筋,钢筋网片下方放置保护层垫块;c横隔带施工:横隔带施工时,横向长度与轨道板相同,纵向长度为18~20cm,横隔带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横隔带处钢筋及网片连续且无搭接。d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粗铺时的位置偏差纵向不大于8~12mm,横向不应大于精调支架的横向调整的1/2;e轨道板精调:高程±0.3~0.7,中线0.3~0.7;f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两块无砟轨道板与底座间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同时灌注。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支承层及底座施工:底座施工时,支承层沿线路纵向连续浇筑,切缝每5米设置一道,切缝宽度约为1mm,深度为80~100mm,板缝的标准长度与轨道板宽度一致。b铺设钢筋网片:铺设钢筋网片时,轨道板门字型筋下的钢筋位于门子型钢筋下,且不穿过门字形钢筋,钢筋网片下方放置保护层垫块;c横隔带施工:横隔带施工时,横向长度与轨道板相同,纵向长度为18~20cm,横隔带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现浇,横隔带处钢筋及网片连续且无搭接。d轨道板粗铺:轨道板粗铺时的位置偏差纵向不大于8~12mm,横向不应大于精调支架的横向调整的1/2;e轨道板精调:高程±0.3~0.7,中线0.3~0.7;f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两块无砟轨道板与底座间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同时灌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设置C20素混凝土支承层,取消了钢筋铺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新型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保护层垫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奎李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