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停车,不仅要占用相当规模的土地和空间,而且停车场所的分布和集中程度与城市土地级差收益的等级划分情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城市中土地价值最高的地区,也是停车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因而使停车空间的开拓和扩展相当困难,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代价。现有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结构复杂,整体稳定性差,不具备遮阳功能,实用性差,消耗功率高,车停在车库时不便于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整体稳定性差,不具备遮阳功能,实用性差,消耗功率高,车停在车库时不便于固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连接有第一横架,且第一横架设置在支撑板上方,所述第一横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盘,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架,且第二横架设置在第一横架的上方,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三横架,且第三横架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端设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下端连接有第一横架(7),且第一横架(7)设置在支撑板(1)上方,所述第一横架(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盘(6),所述支架(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架(11),且第二横架(11)设置在第一横架(7)的上方,所述支架(8)上设有第三横架(13),且第三横架(13)设置在第二横架(11)的上方,所述第三横架(13)上端竖直设有保护板(14),所述支架(8)上端设有顶板(15),且保护板(14)上端与顶板(15)连接,所述顶板(1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盘(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端设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下端连接有第一横架(7),且第一横架(7)设置在支撑板(1)上方,所述第一横架(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盘(6),所述支架(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架(11),且第二横架(11)设置在第一横架(7)的上方,所述支架(8)上设有第三横架(13),且第三横架(13)设置在第二横架(11)的上方,所述第三横架(13)上端竖直设有保护板(14),所述支架(8)上端设有顶板(15),且保护板(14)上端与顶板(15)连接,所述顶板(1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盘(16),所述第一驱动盘(6)与第二驱动盘(16)上共同套设有链条(10),所述链条(10)上设有多个移动板(9),每个所述移动板(9)远离链条(10)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横板,每个所述横板下端对称设有拉杆(3),每个拉杆(3)之间均共同连接有底板(4),每个所述底板(4)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缓冲板(5),所述底板(4)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6),所述缓冲板(5)一端设有转轴,且转轴两端均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4),且第一齿轮(26)与第二齿轮(24)啮合,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第一电机(27),所述第一齿轮(26)上同轴设有蜗轮,所述第一电机(27)的驱动端设有蜗杆(25),且蜗杆(25)与涡轮啮合,所述支架(8)上端竖直设有支杆(17),所述支杆(17)上端设有顶棚(20),所述顶棚(20)两侧对称设有四丝杠(18),每个所述丝杠(18)上均设有移动块(19),且每个丝杠(18)均与顶棚(20)转动连接,所述顶棚(20)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对称设有连接板(30),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31)位于两块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双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