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装配装置及物料装配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272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以连续批量装配物料的物料装配装置及物料装配系统。物料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及搬运机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分别垂直于工作台面,且其上分别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升降机构,该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用于水平搬运物料盘;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构成第一框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构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并排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相对设置。

Material assembly and material assembl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terial assembly device and a material assembly system capable of continuously assembling materials in batches. The material assembly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a second bracket, a third bracket, a fourth bracket, and a handling mechanism. The first bracket, the second bracket, the third bracket, and the fourth bracket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working table, and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lifting mechanisms for the lifting material disc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is set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bracket, the second bracket, the third bracket, and the fourth bracket for the horizontal handling material disk, wherein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constitute the first frame, the third bracket and the fourth bracket constitute the second frame,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second frame. The second frame is placed side by side; the first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lifting mechanism are relatively set i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third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fourth lifting mechanism are relatively set in the secon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料装配装置及物料装配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料装配装置及物料装配系统,尤其是涉及可以连续批量进行装配的物料装配装置及物料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由劳动密集型向产能密集型过渡。在大部分流水线设备的制造过程中,首先进行各种零件的加工制造,接下来在进行产品的装配。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缩减生产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保证生产均衡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一些自动化生产线上仍然需要依靠人工补给装有物料的物料盘以供机械手拾取,并在机械手完成拾取动作后,需要依靠人工取走物料盘。通常工作人员每次提供一个物料盘,并且等待机械手拾取完物料再取走空的物料盘。这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连续批量提供物料以供装配的物料装配装置及物料装配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垂直于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四升降机构;及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用于水平搬运物料盘;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一对第一横杆固定而构成第一框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通过一对第二横杆固定而构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并排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相对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四个升降机构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长方形支架的内侧两边的两条滑轨、运动部件、及传送带组件,该传送带组件由两个传送轮和皮带构成,所述两个传送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支架的上下两端的中间部位;所述运动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皮带上,通过所述传送轮的转动随着所述皮带沿着两条滑轨上下运动;所述运动部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承爪,用于支承物料盘的外缘底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的顶部分别设有沿着与搬运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承杆及第三支承杆;在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邻接的顶部之间设有沿着与搬运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承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搬运机构由一对搬运组件构成,所述一对搬运组件分别包括:长杆、一对传送轮、传送带,该一对传送轮设置在所述长杆的两端,随着所述一对传送轮的转动,带动所述传送带左右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一对搬运组件分别还包括传送带绷紧部件,该传送带绷紧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用于绷紧所述传送带,使所述传送带在搬运物料盘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水平的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传送带绷紧部件可以是一组滑轮组件,该一组滑轮组件可以包括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一支承杆和所述第三支承杆上分别对称设有两个夹紧部件,,所述夹紧部件一起固定所述一对搬运组件,并且向内夹紧或向外拉开所述一对搬运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夹紧部件由气缸和固定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夹紧臂构成。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夹紧臂向内夹紧或向外拉开所述搬运组件的所述长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物料装配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物料装配装置;机械手,用于拾取物料盘中的物料;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物料装配装置的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绷紧机构的放大图。图4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过程的流程图。图5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过程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过程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过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变形为各种方式,本技术的范围不应解释为限定于下面说明的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具体说明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装置1。图1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装置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第三支架13及第四支架14及搬运机构。所述第一支架11垂直于工作台面,并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10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支架12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并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10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三支架13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并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10的第三升降机构;所述第四支架14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并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四升降机构。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用于水平搬运物料盘10。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通过一对第一横杆30固定而构成第一框架,所述第三支架13和所述第四支架14通过一对第二横杆30固定而构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并排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相对设置。另外,所述四个升降机构分别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长方形支架的内侧两边的两条滑轨41、运动部件42、及传送带组件,该传送带组件由两个传送轮431和皮带432构成,所述两个传送轮431固定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支架的上下两端的中间部位;所述运动部件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皮带432上,通过所述传送轮431的转动随着所述皮带432沿着两条滑轨41上下运动;所述运动部件42的另一端设有支承爪,用于支承物料盘的外缘底部。而且,在所述第一支架11和第四支架14的顶部分别设有沿着与搬运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承杆111及第三支承杆113;在所述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邻接的顶部之间设有沿着与搬运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承杆112。下面,参照图1、图2及图3说明搬运机构的具体结构。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物料装配装置1的第三支承杆113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搬运机构由一对搬运组件构成,所述一对搬运组件分别包括:长杆21、一对传送轮22、传送带23,该一对传送轮22设置在所述长杆21的两端,随着所述一对传送轮22的转动,带动所述传送带23左右移动。另外,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搬运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一对搬运组件分别还包括传送带绷紧部件,该传送带绷紧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3的下方,用于绷紧所述传送带23,使所述传送带23在搬运物料盘10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水平绷紧的状态。该传送带绷紧部件是一组滑轮组件,通过两个定滑轮231和一个动滑轮232调节传送带23的松紧。另外,在所述第一支承杆111及所述第三支承杆113上分别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物料装配装置及物料装配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垂直于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四升降机构;及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用于水平搬运物料盘;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一对第一横杆固定而构成第一框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通过一对第二横杆固定而构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并排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垂直于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三升降机构;第四支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设有用于升降物料盘的第四升降机构;及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用于水平搬运物料盘;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一对第一横杆固定而构成第一框架,所述第三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通过一对第二横杆固定而构成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并排放置;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一框架内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升降机构与所述第四升降机构在所述第二框架内相对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升降机构分别包括:设置在两个长方形支架的内侧两边的两条滑轨、运动部件、及传送带组件,该传送带组件由两个传送轮和皮带构成,所述两个传送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支架的上下两端的中间部位;所述运动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皮带上,通过所述传送轮的转动随着所述皮带沿着两条滑轨上下运动;所述运动部件的另一端设有支承爪,用于支承物料盘的外缘底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的顶部分别设有沿着与搬运机构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飞虎李龙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