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的闪速熔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2666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铅的闪速熔炼方法,属有色金属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步骤为:经干燥的粉状硫化铅精矿与氧气一起由喷嘴喷入一个高温的反应塔空间,呈飘浮状态,控制氧气的输入量,使得硫化铅的氧化率为60%-80%,完成硫化铅的氧化过程,生成的熔体飘落在反应塔下方的沉淀池中;再通过氧化铅与硫化铅的交互反应以及还原反应,连续生成粗铅和炉渣,澄清分层后分别从放铅口、放渣口排出,含铅低的炉渣可以丢弃,或进一步处理;烟气经烟道进入余热锅炉,最后送回收硫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短流程、连续化、节能、产能大、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生产安全、劳动卫生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有色金属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硫化铅精矿熔炼方法。技术背景铅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铅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大铅消费国。传统的铅冶炼工艺为"烧结一鼓风炉法"。由于其存在能耗大和污染等问题,正 在淘汰中。近代出现并得到工业应用的新工艺主要有德国专利技术的"氧气底吹法"(Q.S.L)和 前苏联专利技术的"基夫赛特法"(Kivcet)。我国创新发展的"氧气底吹(顶吹)一炉渣鼓 风炉再还原"工艺,在近年也得到成功。当今,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严格,上述工艺都在不同的侧面存在环境、能 耗和安全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火法炼铅在劳动卫生方面的特殊性,都有待铅冶炼工艺 与装置的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硫化铅精矿的闪速熔炼方法与装置。经干燥的粉状硫化铅精矿与氧气一起由 喷嘴喷入一个高温的圆形反应塔空间,并呈飘浮状态,由于熔炼过程充分利用了精矿 颗粒巨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形成了极为优越的化学动力学条件,反应得到了强化,可 于瞬间完成熔炼的主要过程,生成的熔体飘落在反应塔下方的沉淀池中,继续完成氧 化铅的交互反应与还原反应,连续生成粗铅和含铅低的炉渣,澄清分层后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的闪速熔炼方法,其步骤为:①、经干燥的粉状硫化铅精矿与氧气一起由喷嘴(1)喷入一个高温的反应塔(2)空间,呈飘浮状态,控制氧气的输入量,使得硫化铅的氧化率为60%--80%,完成硫化铅的氧化过程,生成的熔体飘落在反应塔(2)下方的沉淀池(3)中;②、再通过氧化铅与硫化铅的交互反应以及还原反应,连续生成粗铅和炉渣;③、粗铅和炉渣在沉淀池(3)中澄清分层后分别从放铅口(4)、放渣口(5)排出,含铅低的炉渣可以丢弃,或进一步处理;④、烟气经烟道(6)进入余热锅炉,最后送回收硫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坤张文海董英章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