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臂式机舱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282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臂式机舱行车,包含行车支架、行车轨道、小车、旋转机构、旋臂、电动葫芦,行车支架通过第一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车轨道上,行车支架垂直于行车轨道方向的两条大梁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工字型轨道,小车通过第二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上,旋臂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设置在小车下侧,电动葫芦设置在旋臂另一端,旋转机构包含齿轮、回转支承、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齿轮设置在回转支承内侧并且与回转支承内侧齿纹啮合,齿轮设置在齿轮驱动减速电机上由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臂转动来覆盖现有技术那些无法覆盖的死角位置,实现全方位的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臂式机舱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舱行车,特别是一种旋臂式机舱行车。
技术介绍
机舱行车用于船舶内机舱的维修维护,由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梁、HM-C型电动葫芦、纵向和横向移动的驱动系统组成。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于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起重量一般为0.1~80吨,起升高度为3~30米。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卷筒或链轮组成,分为钢丝绳电动葫芦和环链电动葫芦两种。其中环链电动葫芦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钢丝绳电动葫芦分单速提升、双速提升;微型电动葫芦、卷扬机、多功能提升机。由于船舶内机舱的空间有限,因此行车的行车轨道设置受限于机舱空间,整体体积较小,而传统的机舱行车只能实现沿着行车轨道滑动加上沿着行车本体横向滑动小段距离,这样行车轨道两端以及行车两侧外侧的靠近机舱舱壁的地方就成为了四角,难以使用行车的葫芦进行维护,造成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臂式机舱行车,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机舱行车有死角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臂式机舱行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行车支架、行车轨道、小车、旋转机构、旋臂、电动葫芦,行车支架通过第一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车轨道上,行车支架垂直于行车轨道方向的两条大梁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工字型轨道,小车通过第二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上,旋臂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设置在小车下侧,电动葫芦设置在旋臂另一端,旋转机构包含齿轮、回转支承、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齿轮设置在回转支承内侧并且与回转支承内侧齿纹啮合,齿轮设置在齿轮驱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由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一滑轮、第一齿条、第一行走齿轮、传动轴、链轮、滚子链和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四组第一滑轮转动设置在行车支架四角位置并且四组第一滑轮设置在行车轨道上,每组第一滑轮由两个相对设置在行车轨道两侧的滑轮构成,第一齿条沿行车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固定在行车轨道下侧,第一行走齿轮转动设置在传动轴两端并且第一行走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轴垂直于行车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转动设置在行车支架上,链轮套设在传动轴上并且与传动轴固定连接,链轮通过滚子链与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连接由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二滑轮、第二齿条、第二行走齿轮和第二行走驱动电机,四组第二滑轮转动设置在小车两侧并且四组第二滑轮设置在行车支架的工字型轨道上,每组第二滑轮由两个相对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两侧的滑轮构成,第二齿条沿工字型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固定在工字型轨道下侧,第二行走齿轮转动设置在小车上侧并且第二行走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小车两侧的第二行走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行走驱动电机连接由第二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旋臂两侧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工字型轨道,电动葫芦通过第三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旋臂上并且能够沿着旋臂滑动。进一步地,第三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三滑轮、第三齿条、第三行走齿轮和第三行走驱动电机,四组第三滑轮转动设置在电动葫芦两侧并且四组第三滑轮设置在旋臂的工字型轨道上,每组第三滑轮由两个相对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两侧的滑轮构成,第三齿条沿工字型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固定在工字型轨道下侧,第三行走齿轮转动设置在小车上侧并且第三行走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电动葫芦两侧的第三行走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三行走驱动电机连接由第三行走驱动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工字型轨道的两端侧面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固定板,小车侧面设置有两个行程开关,当小车滑动至工字型轨道两端端部的时候,固定板触动行程开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的旋臂式机舱行车通过将电动葫芦安装在一个可以沿着行车旋转的旋臂上,从而通过旋臂转动来覆盖现有技术那些无法覆盖的死角位置,同时电动葫芦可以沿着旋臂滑动调节位置,操作更加方便灵活,从而完全适应了机舱内狭小空间,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维护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旋臂式机舱行车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旋臂式机舱行车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旋臂式机舱行车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旋臂式机舱行车,包含行车支架1、行车轨道2、小车3、旋转机构、旋臂4、电动葫芦5,行车支架1通过第一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车轨道2上,行车支架1垂直于行车轨道2方向的两条大梁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工字型轨道,小车3通过第二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上,旋臂4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设置在小车3下侧,电动葫芦5设置在旋臂4另一端,如图4所示,旋转机构包含齿轮6、回转支承7、齿轮驱动减速电机8,齿轮6设置在回转支承7内侧并且与回转支承7内侧齿纹啮合,齿轮6设置在齿轮驱动减速电机8输出轴上由齿轮驱动减速电机8驱动。第一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一滑轮9、第一齿条10、第一行走齿轮11、传动轴12、链轮13、滚子链和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14,四组第一滑轮9转动设置在行车支架1四角位置并且四组第一滑轮9设置在行车轨道2上,每组第一滑轮9由两个相对设置在行车轨道2两侧的滑轮构成,第一齿条10沿行车轨道2延伸方向设置并且固定在行车轨道2下侧,第一行走齿轮11转动设置在传动轴12两端并且第一行走齿轮11与齿条10啮合,传动轴12垂直于行车轨道2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转动设置在行车支架1上,链轮13套设在传动轴12上并且与传动轴12固定连接,链轮13通过滚子链与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14连接由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14驱动。第二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二滑轮15、第二齿条16、第二行走齿轮17和第二行走驱动电机18,四组第二滑轮15转动设置在小车3两侧并且四组第二滑轮15设置在行车支架1的工字型轨道上,每组第二滑轮15由两个相对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两侧的滑轮构成,第二齿条16沿工字型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固定在工字型轨道下侧,第二行走齿轮17转动设置在小车3上侧并且第二行走齿轮17与第二齿条16啮合,小车3两侧的第二行走齿轮17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行走驱动电机18连接由第二行走驱动电机18驱动。旋臂4两侧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工字型轨道,电动葫芦5通过第三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旋臂4上并且能够沿着旋臂4滑动。第三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三滑轮19、第三齿条20、第三行走齿轮21和第三行走驱动电机22,四组第三滑轮19转动设置在电动葫芦5两侧并且四组第三滑轮19设置在旋臂4的工字型轨道上,每组第三滑轮19由两个相对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两侧的滑轮构成,第三齿条20沿工字型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固定在工字型轨道下侧,第三行走齿轮21转动设置在小车3上侧并且第三行走齿轮21与第三齿条20啮合,电动葫芦5两侧的第三行走齿轮21分别与对应的第三行走驱动电机22连接由第三行走驱动电机22驱动。工字型轨道的两端侧面设置有倾斜设置的固定板23,小车侧面设置有两个行程开关24,当小车3滑动至工字型轨道两端端部的时候,固定板23触动行程开关24,从而控制行走驱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本技术的旋臂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臂式机舱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臂式机舱行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行车支架、行车轨道、小车、旋转机构、旋臂、电动葫芦,行车支架通过第一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车轨道上,行车支架垂直于行车轨道方向的两条大梁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工字型轨道,小车通过第二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上,旋臂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设置在小车下侧,电动葫芦设置在旋臂另一端,旋转机构包含齿轮、回转支承、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齿轮设置在回转支承内侧并且与回转支承内侧齿纹啮合,齿轮设置在齿轮驱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由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臂式机舱行车,其特征在于:包含行车支架、行车轨道、小车、旋转机构、旋臂、电动葫芦,行车支架通过第一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车轨道上,行车支架垂直于行车轨道方向的两条大梁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工字型轨道,小车通过第二滑轮机构滑动设置在工字型轨道上,旋臂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转动设置在小车下侧,电动葫芦设置在旋臂另一端,旋转机构包含齿轮、回转支承、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齿轮设置在回转支承内侧并且与回转支承内侧齿纹啮合,齿轮设置在齿轮驱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由齿轮驱动减速电机驱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臂式机舱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一滑轮、第一齿条、第一行走齿轮、传动轴、链轮、滚子链和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四组第一滑轮转动设置在行车支架四角位置并且四组第一滑轮设置在行车轨道上,每组第一滑轮由两个相对设置在行车轨道两侧的滑轮构成,第一齿条沿行车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固定在行车轨道下侧,第一行走齿轮转动设置在传动轴两端并且第一行走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轴垂直于行车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转动设置在行车支架上,链轮套设在传动轴上并且与传动轴固定连接,链轮通过滚子链与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连接由第一行走驱动减速电机驱动。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臂式机舱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机构包含四组第二滑轮、第二齿条、第二行走齿轮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桂平李忠志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