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板簧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9009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用板簧,该板簧即使是将SUP9和SUP11之类廉价的弹簧钢作为材料,也可使耐疲劳性提高。将布氏硬度具有388HBW以上且小于555HBW(以布氏球痕直径表示,直径为3.10mm的硬度以上、且小于直径为2.70mm的硬度)的、由弹簧钢构成的板簧主体保持在150-400℃温度下,同时边对板簧主体施加与其使用状态相同方向的负荷、边对作用有拉伸应力的面进行第一次喷丸硬化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轿车、载重汽车、公共汽车、铁道等车辆的悬架用板簧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尽可能提高耐疲劳性的技术。
技术介绍
现在,车辆用板簧(以下简称为“板簧”),是将弹簧钢进行成形后再进行淬火、回火,然后在常温下进行喷丸硬化处理而制成的。这种情况下的喷丸硬化处理,是将钢铁制的弹丸以高速对在将板簧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作用有拉伸应力的面进行碰撞的处理,这样,使在其表面部位上产生压缩残余应力,从而可提高耐疲劳性。近年来,人们还知道,如美国专利第959,801号、美国专利第3,094,768号、特开平5-148537号公报等所揭示的那样,边对弹簧钢赋予应力、边在常温下进行喷丸硬化的加载状态喷丸强化处理。这种加载状态喷丸强化处理,与通常的喷丸硬化处理相比,可产生更大的残余压缩应力。另外,板簧所用的弹簧钢,现在一般是SUP 6(硅锰钢)、SUP 9或SUP 9A(铬锰钢)、SUP 11A(锰铬硼钢),这些钢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后的布氏硬度为388-461 HBW(布氏球痕直径为2.85-3.10mm)。近年来,正在研究采用布氏硬度为444-495 HBW(布氏球痕直径为2.75-2.9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板簧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布氏硬度具有388HBW以上且小于555HBW(以布氏球痕直径表示,直径为3.10mm的硬度以上且小于2.70mm的硬度)的、由弹簧钢构成的板簧主体保持在150-400℃温度下,并边对上述板簧主体施加与其使用状态相同方向的负荷、边对作用有拉伸应力的面进行第一次喷丸硬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田守矢野纯一奥山勇丹下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