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微电动液压钳传动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行星传动装置,因体积小、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在微电动液压钳的传动装置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行星传动装置结构复杂,既不便于制造与安装,又不便于拆卸,并且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出现噪音响,振动大等问题;不符合现代工业对机械传动装置的要求。由此可见,微电动液压钳传动装置的设计与现有微电动液压钳传动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有明显的缺陷,本设计人就此积极加以研究与创新,以期创造出一种适用于微型电动液压钳的传动装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此装置在保证传动效率与结构设计合理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构造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噪音小、振动小及输出力大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构造简单、方便拆卸与安装、噪音小、振动小及输出力大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这种传动装置主要适用于微电动液压钳的传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电机和一行星套筒,行星套筒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其特征 ...
【技术保护点】
四滚子摩擦双行星传动装置包括一电机(1)、一双行星轮系机构、一行星轮套筒(4)、一底座(5)、一端盖(11)、一凸轮(8)、两旋转笼套及两导向轴(9);行星轮套筒(4)内设有双行星轮系机构,凸轮(8)位于双行星轮系机构之间,而双行星轮系机构和凸轮(8)位于底座(5)与端盖(11)之间,导向轴(9)分别与底座(5)、凸轮(8)以及端盖(11)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四滚子摩擦双行星传动装置包括一电机(1)、一双行星轮系机构、一行星轮套筒(4)、一底座(5)、一端盖(11)、一凸轮(8)、两旋转笼套及两导向轴(9);行星轮套筒(4)内设有双行星轮系机构,凸轮(8)位于双行星轮系机构之间,而双行星轮系机构和凸轮(8)位于底座(5)与端盖(11)之间,导向轴(9)分别与底座(5)、凸轮(8)以及端盖(11)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滚子摩擦双行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1)上设有两螺纹孔一(1-A)及一根电机轴(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滚子摩擦双行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套筒(4)设有两个螺纹孔二(4-B)、两个槽(4-A)及一螺纹(122),螺纹孔二(4-B)与螺纹孔一(1-A)同轴心,两槽(4-A)关于Y轴呈180°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滚子摩擦双行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行星轮系由旋转轮(7)、电机轴(2)及双旋转轮笼套组成,旋转轮(7)、电机轴(2)及双旋转轮笼套沿Y轴安装于行星轮套筒(4)内;所述的旋转轮(7)为四个尺寸相同的圆柱体结构,其设有一圆柱面(7-A)和两圆角(7-B),旋转轮(7)位于双旋转轮笼套内和电机轴(2)之间,通过粗糙表面接触,使其在周向形成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区域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双旋转轮笼套由下旋转轮笼套(6)与上旋转轮笼套(10)组成,下旋转轮笼套(6)上设有一支板一(6-A),上旋转轮笼套(10)上设有一支板二(10-A),支板一(6-A)与支板二(10-A)保证下旋转轮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都全,夏国峰,徐海华,罗锦洁,王海宝,赵英杰,谷上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