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753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支架、灰尘传感器、出风件、空压机、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出风件位于光伏组件的吸光面,出风件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出风口由两块平板组成,平板包括上平板和下平板,且上平板与光伏组件的吸光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5°,下平板的长度为3‑5cm,且上平板和下平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风口采用一组距离减小的平板,且上平板向下倾斜,此设计能增加空气排出时的压力,提高清洁效果;同时通过灰尘传感器测量光伏组件的吸光面的灰尘浓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器,自动调节清灰频次和清灰时间,保证光伏组件的吸光面干净,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的清洁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是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为保证光伏组件的吸光面积,通常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物屋顶、倾斜面、采光顶或幕墙等没有遮光物的空旷地方。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光伏组件容易受风沙、灰尘遮盖,从而影响光伏组件吸光面的透光率,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随着科学生产的推移,为使光伏发电收益最大化,光伏发电站选址需要考虑日照强度、光照时长,优先选取土地利用率低,人烟稀少的荒漠、戈壁地区(如中国的西北地区)。但是,这些地区通常情况下风沙较大,同样由于沙尘的遮盖,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光透过率,降低发电功率。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光伏组件清洁装置,但是在风沙较大、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光伏组件的清洁存在较大的阻碍,清洁效果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设计人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新型的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其中出风口采用一组距离减小的平板,且上平板向下倾斜,此设计能增加空气排出时的压力,大大提高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1)、支架(2)、灰尘传感器(3)、出风件(4)、空压机(5)、控制器(6)、蓄电池(7)和逆变器(8),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出风件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吸光面且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出风件上设有出风口(41)和进风口(42),所述进风口与通风管道(9)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连接,所述空压机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逆变器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伏组件电连接;所述空压机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出风口由两块平板组成,所述平板包括上平板(43)和下平板(44),所述上平板向出风方向倾斜,且所述上平板与所述光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高效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1)、支架(2)、灰尘传感器(3)、出风件(4)、空压机(5)、控制器(6)、蓄电池(7)和逆变器(8),所述光伏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出风件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吸光面且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出风件上设有出风口(41)和进风口(42),所述进风口与通风管道(9)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连接,所述空压机与所述逆变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逆变器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光伏组件电连接;所述空压机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出风口由两块平板组成,所述平板包括上平板(43)和下平板(44),所述上平板向出风方向倾斜,且所述上平板与所述光伏组件的吸光面之间的夹角(α)为10-25°,所述下平板的长度为3-5cm,且所述上平板和所述下平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cm;所述灰尘传感器(3)设有两组且分别为第一组灰尘传感器(31)和第二组灰尘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杰王虎李芮武永鑫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