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15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棉粗纱生产工艺;络丝工艺;细纱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智能家纺纤维可用于生产手套、袜子等防护用品,可充分发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轻质超强与棉纤维的超舒适的特性,以实现功能互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纱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以下简称UHMWPE)纤维,是世界公认的高性能纤维,主要为长丝制品,如UD布、绳索等,用于防弹、航海、体育用品等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密度只有0.97g/cm3,具有强度高、模量高、耐光、耐摩擦、耐切割、耐挠曲、耐酸碱、耐一般有机溶剂等优点,是理想的常温或低温型材料。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回潮率为0,舒适性差,对于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产品,用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直接生产手套、袜子等防护用品在舒适性及适用范围方面明显存不足。而包芯纱纺纱技术已非常成熟,完全可以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作为芯纱,外包棉纤维纺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与棉包芯纱来满足特种劳护用品的生产,这样可充分发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的轻质超强与棉纤维的超舒适的特性,从而实现功能互补,以扩大其制品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棉粗纱生产工艺:棉纤维单独制成棉粗纱,其中,粗纱定量为9.0g/10m-12.0g/10m,粗纱捻系数为96-99;第二步:络丝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入络丝机中,经络丝制成适合细纱机包芯纱装置喂入的卷装;其中,络丝张力盘压力为110-120cN,卷绕速度为600-800m/min;第三步:细纱工艺:将制成的棉粗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喂入细纱机中,附加包芯纱装置:棉粗纱从吊锭上退绕出来,经过细纱机牵伸装置输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置在包芯纱装置上,以一定的张力退绕出来,经导丝轮对芯作用,在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对准棉须条的中心喂入;这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纱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两种纤维从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后,即纺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与棉的包芯纱,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得出成品;其中,锭速为11000-12000r/min;捻系数为420-460;钳口隔距为2.8-3.2mm;后牵伸倍数为1.20-1.40倍;总牵伸倍数为11-14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退绕张力为1.2-1.4倍。作为优化:所述粗纱定量为11.0g/10m,粗纱捻系数为97。作为优化:所述络丝张力盘压力为115cN,卷绕速度为700m/min。作为优化:所述锭速为11500r/min;捻系数为440;钳口隔距为2.9mm;后牵伸倍数为1.30倍;总牵伸倍数为13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退绕张力为1.3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成的智能家纺纤维可用于生产手套、袜子等防护用品,可充分发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轻质超强与棉纤维的超舒适的特性,以实现功能互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具体实施例一: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棉粗纱生产工艺:棉纤维单独制成棉粗纱,其中,粗纱定量为9.0g/10m,粗纱捻系数为96;第二步:络丝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入络丝机中,经络丝制成适合细纱机包芯纱装置喂入的卷装;其中,络丝张力盘压力为110cN,卷绕速度为600m/min;第三步:细纱工艺:将制成的棉粗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喂入细纱机中,附加包芯纱装置:棉粗纱从吊锭上退绕出来,经过细纱机牵伸装置输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置在包芯纱装置上,以一定的张力退绕出来,经导丝轮对芯作用,在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对准棉须条的中心喂入;这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纱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两种纤维从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后,即纺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与棉的包芯纱,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得出成品;其中,锭速为11000r/min;捻系数为420;钳口隔距为2.8mm;后牵伸倍数为1.20倍;总牵伸倍数为11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退绕张力为1.2倍。具体实施例二: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棉粗纱生产工艺:棉纤维单独制成棉粗纱,其中,粗纱定量为12.0g/10m,粗纱捻系数为99;第二步:络丝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入络丝机中,经络丝制成适合细纱机包芯纱装置喂入的卷装;其中,络丝张力盘压力为120cN,卷绕速度为800m/min;第三步:细纱工艺:将制成的棉粗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喂入细纱机中,附加包芯纱装置:棉粗纱从吊锭上退绕出来,经过细纱机牵伸装置输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置在包芯纱装置上,以一定的张力退绕出来,经导丝轮对芯作用,在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对准棉须条的中心喂入;这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纱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两种纤维从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后,即纺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与棉的包芯纱,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得出成品;其中,锭速为12000r/min;捻系数为460;钳口隔距为3.2mm;后牵伸倍数为1.40倍;总牵伸倍数为14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退绕张力为1.4倍。具体实施例三: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棉粗纱生产工艺:棉纤维单独制成棉粗纱,其中,粗纱定量为11.0g/10m,粗纱捻系数为97;第二步:络丝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入络丝机中,经络丝制成适合细纱机包芯纱装置喂入的卷装;其中,络丝张力盘压力为115cN,卷绕速度为700m/min;第三步:细纱工艺:将制成的棉粗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喂入细纱机中,附加包芯纱装置:棉粗纱从吊锭上退绕出来,经过细纱机牵伸装置输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置在包芯纱装置上,以一定的张力退绕出来,经导丝轮对芯作用,在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对准棉须条的中心喂入;这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纱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两种纤维从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后,即纺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与棉的包芯纱,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得出成品;其中,锭速为11500r/min;捻系数为440;钳口隔距为2.9mm;后牵伸倍数为1.30倍;总牵伸倍数为13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退绕张力为1.3倍。本专利技术制成的智能家纺纤维可用于生产手套、袜子等防护用品,可充分发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轻质超强与棉纤维的超舒适的特性,以实现功能互补。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棉粗纱生产工艺:棉纤维单独制成棉粗纱,其中,粗纱定量为9.0g/10m‑12.0g/10m,粗纱捻系数为96‑99;第二步:络丝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入络丝机中,经络丝制成适合细纱机包芯纱装置喂入的卷装;其中,络丝张力盘压力为110‑120cN,卷绕速度为600‑800m/min;第三步:细纱工艺:将制成的棉粗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喂入细纱机中,附加包芯纱装置:棉粗纱从吊锭上退绕出来,经过细纱机牵伸装置输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置在包芯纱装置上,以一定的张力退绕出来,经导丝轮对芯作用,在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对准棉须条的中心喂入;这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纱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两种纤维从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后,即纺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与棉的包芯纱,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得出成品;其中,锭速为11000‑12000r/min;捻系数为420‑460;钳口隔距为2.8‑3.2mm;后牵伸倍数为1.20‑1.40倍;总牵伸倍数为11‑14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退绕张力为1.2‑1.4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纺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棉粗纱生产工艺:棉纤维单独制成棉粗纱,其中,粗纱定量为9.0g/10m-12.0g/10m,粗纱捻系数为96-99;第二步:络丝工艺: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入络丝机中,经络丝制成适合细纱机包芯纱装置喂入的卷装;其中,络丝张力盘压力为110-120cN,卷绕速度为600-800m/min;第三步:细纱工艺:将制成的棉粗纱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喂入细纱机中,附加包芯纱装置:棉粗纱从吊锭上退绕出来,经过细纱机牵伸装置输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放置在包芯纱装置上,以一定的张力退绕出来,经导丝轮对芯作用,在细纱机前罗拉钳口处对准棉须条的中心喂入;这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纱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两种纤维从细纱机前罗拉输出后,即纺成了超高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刘金抗汪明星葛玲陆汇鑫李清李娟翁平镕汤钦
申请(专利权)人: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