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15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的比例为1:0.5‑1.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纤维材料具备高耐酸性能,高过滤性能,高性价比,使用寿命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是燃煤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光燃煤发电每年排放烟尘达500万吨,而且其烟尘大多为PM10以下微细粉尘,工业粉尘在大气污染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这种烟气中高含SO2、NOX和HC等高酸性气体,其中S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50%以上。对于燃煤高酸性烟气除尘目前大多采用PPS(聚苯硫醚)、PTFE(聚四氟乙烯)和GF(玻璃纤维)等高温过滤材料。PPS价高,而且不耐氧化,耐高温等级不变,而PTFE强度低,尺寸稳定性差,而且价高,难以单独使用,GF耐酸性差(尤其E玻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纤维材料具备高耐酸性能,高过滤性能,高性价比,使用寿命场的特点。一种复合型纤维,包括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的比例为1:0.5-1.6。所述无机纤维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石英纤维或者陶瓷纤维。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300nm,纤度为0.000001-0.0005dtex。所述有机纤维采用改性腈纶纤维、亚克力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所述无机纤维是经过表面处理过的,所述表面处理方法是采用二氧化钛悬浊液浸泡,高温烧结后,采用在氢气条件下高压反应,降温冷却后即可得到无机纤维。所述二氧化钛悬浊液配方为纳米二氧化钛10-15份、聚乙二醇20-25份、无水乙醇15-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4份。所述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无机纤维放置在酸液中浸泡,然后自然晾干;步骤2,浸泡后的无机纤维放置在马弗炉中烧毛处理;步骤3,将自然冷却后与有机纤维混纺得到的复合型纤维过滤材料。所述步骤1中的酸液采用稀盐酸,浸泡时间为20-40min。所述步骤2中的烧毛处理温度为200-350℃。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混纺的捻度为85-100捻/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纤维材料具备高耐酸性能,高过滤性能,高性价比,使用寿命场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常用纤维的耐候性差的问题,能够广泛应用于高酸性烟气除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复合型纤维,包括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的比例为1:0.5。所述无机纤维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nm,纤度为0.000001dtex。所述有机纤维采用改性腈纶纤维。所述无机纤维是经过表面处理过的,所述表面处理方法是采用二氧化钛悬浊液浸泡,高温烧结后,采用在氢气条件下高压反应,降温冷却后即可得到无机纤维。所述二氧化钛悬浊液配方为纳米二氧化钛10份、聚乙二醇20份、无水乙醇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所述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无机纤维放置在酸液中浸泡,然后自然晾干;步骤2,浸泡后的无机纤维放置在马弗炉中烧毛处理;步骤3,将自然冷却后与有机纤维混纺得到的复合型纤维过滤材料。所述步骤1中的酸液采用稀盐酸,浸泡时间为20min。所述步骤2中的烧毛处理温度为200℃。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混纺的捻度为85捻/m。实施例2一种复合型纤维,包括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的比例为1:1.6。所述无机纤维采用石英纤维。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直径为300nm,纤度为0.0005dtex。所述有机纤维采用亚克力纤维。所述无机纤维是经过表面处理过的,所述表面处理方法是采用二氧化钛悬浊液浸泡,高温烧结后,采用在氢气条件下高压反应,降温冷却后即可得到无机纤维。所述二氧化钛悬浊液配方为纳米二氧化钛15份、聚乙二醇25份、无水乙醇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4份。所述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无机纤维放置在酸液中浸泡,然后自然晾干;步骤2,浸泡后的无机纤维放置在马弗炉中烧毛处理;步骤3,将自然冷却后与有机纤维混纺得到的复合型纤维过滤材料。所述步骤1中的酸液采用稀盐酸,浸泡时间为40min。所述步骤2中的烧毛处理温度为350℃。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混纺的捻度为100捻/m。实施例3一种复合型纤维,包括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的比例为1:0.8。所述无机纤维采用陶瓷纤维。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90nm,纤度为0.00005dtex。所述有机纤维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所述无机纤维是经过表面处理过的,所述表面处理方法是采用二氧化钛悬浊液浸泡,高温烧结后,采用在氢气条件下高压反应,降温冷却后即可得到无机纤维。所述二氧化钛悬浊液配方为纳米二氧化钛13份、聚乙二醇22份、无水乙醇1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所述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步骤1,将无机纤维放置在酸液中浸泡,然后自然晾干;步骤2,浸泡后的无机纤维放置在马弗炉中烧毛处理;步骤3,将自然冷却后与有机纤维混纺得到的复合型纤维过滤材料。所述步骤1中的酸液采用稀盐酸,浸泡时间为30min。所述步骤2中的烧毛处理温度为270℃。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混纺的捻度为94捻/m。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纤维,包括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的比例为1:0.5‑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纤维,包括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混纺织造而成,所述无机纤维和有机纤维的比例为1:0.5-1.6。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纤维采用无碱玻璃纤维、石英纤维或者陶瓷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碱玻璃纤维的直径为10-300nm,纤度为0.000001-0.0005dtex。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纤维采用改性腈纶纤维、亚克力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纤维是经过表面处理过的,所述表面处理方法是采用二氧化钛悬浊液浸泡,高温烧结后,采用在氢气条件下高压反应,降温冷却后即可得到无机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华金晓峰张铁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