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079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该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栅极、以及覆盖栅极的功能层,该功能层设置有依次叠置的氧离子蓄积层、氧离子控制层、以及氧化物半导体层,存储器单元的源极和漏极氧离子控制层上,且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于源极和漏极之间,其中,氧离子蓄积层用于存储或释放氧离子,氧离子控制层用于控制氧离子的移动,氧化物半导体层用于起开关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快速读取和写入,以阻态形式保存数据信息,无需电源持续供电,且能够实现更小尺寸、更高集成度和存储密度的存储器件,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存储器
,尤其涉及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因而存储器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储器的存储功能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通常存储器可分为易失存储器和非易失存储器。其中,易失存储器具有较高的存取速度,例如静态存储器(SRAM),即缓存,其运行速度约为1纳秒,能够与当前高速运行的计算机中处理器速率相匹配,即能够将数据直接供给处理器进行逻辑运算。此外,还有动态存储器(DRAM),即内存,其读写速率约为10纳秒。虽然易失存储器具有较高的存取速度,但是其存储数据,需要依靠电源供电来维持,若电源断开,则数据丢失,且器件结构复杂,集成密度有限。而当前的易失存储器包括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等,其读写速度大概在100微秒,此类存储器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且能及时进行数据擦写的存储器件,此类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能够长期保存,但是在写入数据时需要较高的工作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以及覆盖所述栅极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叠置的氧离子蓄积层、氧离子控制层、以及氧化物半导体层,其中,所述氧离子蓄积层用于存储或释放氧离子,所述氧离子控制层用于控制氧离子的移动,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用于起开关作用;位于所述氧离子控制层上的源极和漏极,且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栅极、以及覆盖所述栅极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叠置的氧离子蓄积层、氧离子控制层、以及氧化物半导体层,其中,所述氧离子蓄积层用于存储或释放氧离子,所述氧离子控制层用于控制氧离子的移动,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用于起开关作用;位于所述氧离子控制层上的源极和漏极,且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氧离子蓄积层的材料包括钽的氧化物、钛的氧化物、钨的氧化物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材料包括铟镓锌氧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存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功能层外围的封装层。5.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极,以及覆盖所述栅极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依次叠置的氧离子蓄积层、氧离子控制层、以及氧化物半导体层,其中,所述氧离子蓄积层用于存储或释放氧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东陈朗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