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袋制品、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946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0:48
一种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袋制品、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包装领域。原料包括被分别独立地提供的第一组合料、第二组合料以及第三组合料。原料主要包括聚乙烯、尼龙以及弹性体。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原料制备薄膜产品,尤其是共挤薄膜可以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

A kind of raw material, bag products, packaging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thin film

A raw material, a bag product, a packaging fil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ilm, which belong to the packaging field. The raw materials include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ombinations that are independently provided. The raw materials mainly include polyethylene, nylon and elastomer.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raw material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especially the coextrusion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袋制品、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袋制品、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缓冲气垫设备的兴起,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以及低密度聚乙烯/尼龙(LDPE/PA)为基材的薄膜制品大量涌向缓冲保护市场。目前普遍采用PE适用型的两层、三层吹膜设备以及PA或EVOH适用型的五层、七层吹膜设备制备缓冲包装用薄膜制品。但PE型两层、三层吹膜机由于螺杆的塑化效果差,局限于PE塑料米,且制备的薄膜力学性能、缓冲保护性能以及阻隔性能差。而PA或EVOH型的五层、七层吹膜机设备成本高、产生的废品多。采用PE和PA生产出的薄膜厚度基本在3.6C以上,增加材料成本。因此,五层以上吹膜设备成本高、薄膜不稳定、薄膜较厚(3.6C以上)以及两层、三层吹膜设备薄膜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差、气泡袋承压性能差起不到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保护产品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甚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袋制品、包装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包括被分别独立地提供的第一组合料、第二组合料以及第三组合料。其中,第一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高密度聚乙烯40-6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弹性体10-15份,弹性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其中,第二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高密度聚乙烯60-70份、聚酰胺8-15份、茂金属聚乙烯10-15份、高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的相容剂5-20份;其中,第三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70份、茂金属聚乙烯30-50份、开口剂0.5-1份。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薄膜是多层结构,薄膜包括外层膜、中层膜以及内层膜,中层膜位于外层膜和内层膜之间。外层膜由含有第一组合料的第一组分制作而成;中层膜由含有第二组合料的第二组分制作而成;内层膜由含有第三组合料的第三组分制作而成。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薄膜的方法。薄膜采用第一组分、第二组分以及第三组分通过共挤吹膜工艺制备而成。其中,第一组合料的塑化温度为180-190℃,膜头温度175-185℃;其中,第二组合料的塑化温度为185-195℃,膜头温度180-190℃;其中,第三组合料的塑化温度为140-160℃,膜头温度135-155℃。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袋制品,其采用前述的薄膜制作而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通过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引入聚酰胺(PA),可增加由此原料制备的薄膜的刚性、挺度、强度以及阻隔性能。同时,在原料中引入弹性体,可以提高薄膜的韧性,使得由此薄膜制备的充气袋成品在外力挤压过程中不易破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选用特殊的相容剂,使HDPE和PA能够分散均匀形成均相体系,解决了两者结合时塑化效果差、无法吹塑成膜的问题。另外,尼龙和弹性体的搭配组合引入至原料中,能够保证制备的薄膜在增加强度的同时提高韧性,从而解决了拉伸性能、热封效果差、充气袋成品承压性能差,容易在运输过程中破损而达不到保护效果以及长时间运输过程中气体从充气袋逸出的阻隔性能差的问题。例如,通过选用超高马来酸酐接枝率的相容剂使PE/PA在塑化能力差的普通PE螺杆中以均相形式成膜,大幅提升薄膜的强度和阻隔性能。而引入弹性体对HDPE进行增韧改性,可显著提高薄膜的断裂变形率,使气泡袋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时保持足够的挺度和韧性,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效果,且薄膜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低温环境下具有优良的热封效果和承压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不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实施例、实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自制。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突出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的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在现有技术中,各种薄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缓冲气垫。然而,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独的PE(聚乙烯)、或PE/PA(尼龙/聚酰胺)复合薄膜,但是由于PE、PA材料自身的特性,导致两者在复合时难以兼具多方便的优势。例如,在节省成本开支的情况下,能够更高效地生产性能更优异的薄膜产品。进一步地,在共挤薄膜中,以上问题尤其突显。由于共挤薄膜的加工工艺和复合薄膜的加工工艺存在相当的不同。现有的PE适用型的两层、三层吹膜设备以及PA或EVOH适用型的五层、七层存在制备的薄膜不易控制,不能够获得厚度更小的制品。一方面,单一材料的共挤薄膜在多个方面的性能不能获得尽如人意的益处。因此,结合多种材料的特性,以提高薄膜制品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更好的实现方式。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尝试,然后,这样的尝试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对多种性能的需求。另外,由于多种材料的结合,又使得一些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出现,从而导致更难以调和的各个问题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结合多种材料的优势,并且能够很好避免材料之间如何充分地发挥优势,同时抑制劣势的方法来实现获得多种优异性能的薄膜制品。应当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包装薄膜可以是一种共挤薄膜,但是,这种包装薄膜的制作材料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薄膜,如复合薄膜等。并且,作为一种共挤薄膜,其能够更好地体现其多种优势性能。本专利技术提出包装薄膜主体采用了聚乙烯(其各种形式,包括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并且引入了尼龙(聚酰胺)、弹性体,从本质上改变了材料的特性,从而实现了材料的改性,基于此改性的材料制备的各种制品,如薄膜、以及由薄膜制备的袋能够获得各种期望的优异性能。对材料的改性时,专利技术人在实践中发现,由于PA和PE的相容性不稳定的特点,易出现热封处脱层现象,而这会引起共挤薄膜在使用中出现显著不利的分层问题。而通过常规的手段和方法,难以使两者能够很好地相容,并且在成膜过程中及成膜后依然能维持更好的相容特性。针对此,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相容剂(优选经过适当设计的相容剂)使两者能够更好地相容,且在宽的温度区间内能够保持较好的相容性,使得塑化难度大大下降,也更易吹塑成膜。此外,专利技术人还进一步发现,在合理地选择恰当的增韧材料的种类和用量,可以在不改变材料之间的混合特性,从而获得更好的薄膜性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相容剂被用于指代高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的相容剂。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相容剂主要用来提升高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的相容性,加入相容剂能在成形期间对成型的薄膜内部以及薄膜之间进行微结构控制,从而改善了薄膜一致性等。尤其是在不同薄膜结合的制品中,加入相容剂能够提高多层膜的各向拉伸稳定性。此外,应当认识到,在引入相容剂和增韧材料的同时,可以选择其在材料中的分布方式也是有利且更有必要的选择。以下文中如未特别说明,熔融指数的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被分别独立地提供的第一组合料、第二组合料以及第三组合料;所述第一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高密度聚乙烯40‑6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弹性体10‑15份,所述弹性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材质;所述第二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高密度聚乙烯60‑70份、聚酰胺8‑15份、茂金属聚乙烯10‑15份、高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的相容剂5‑20份;所述第三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70份、茂金属聚乙烯30‑50份、开口剂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被分别独立地提供的第一组合料、第二组合料以及第三组合料;所述第一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高密度聚乙烯40-6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弹性体10-15份,所述弹性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材质;所述第二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高密度聚乙烯60-70份、聚酰胺8-15份、茂金属聚乙烯10-15份、高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的相容剂5-20份;所述第三组合料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70份、茂金属聚乙烯30-50份、开口剂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组合料中,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分别独立地选择自0.04-1.1g/min。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熔融指数为0.5~1g/min,优选地,所述弹性体包括聚烯烃弹性体和/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的熔融指数为1~2g/min,优选地,所述开口剂含有3~6wt%的芥酸酰胺、20~25wt%的抗粘连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薄膜的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包括PA6、PA66中的一种或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宗铃伍毓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