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10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包括外折叠膜和内折叠膜,外折叠膜和内折叠膜均是折叠为两层的连续带状结构,外折叠膜经牵引装置牵引以在第一方向上连续输送,在外折叠膜的夹层中固定设有扩张杆以将外折叠膜的夹层扩张出一插套区域,还包括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插套区域中的换向斜边,内折叠膜经牵引装置从第二方向引入插套区域并翻折绕过所述换向斜边,以通过所述换向斜边将所述内折叠膜的行进方向导引至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在不通过袋体折合器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内折叠膜和外折叠膜的套叠,能够降低袋体折合生产过程中的折合不良率。折合不良率。折合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缓冲包装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气柱袋是目前市面上广泛用于电子产品、瓷器产品等易碎、需要防震产品的新型缓冲包装材料。气柱袋的结构是在两层薄膜上压制出可充气的柱状气管,再经过设备折叠成为一个薄膜袋,然后通过热封装置将成型后的薄膜袋袋壁热封成多个相互隔断的空腔,从空腔内充气后,变成为气柱袋,将产品放置在袋中,由于气柱的缓冲作用能够较好地保护产品,特别对于易碎、需要防震的产品来说,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气柱袋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制作带内膜的气柱袋的一种工艺是先通过外袋折合器将薄膜折合成双层的外袋,再通过内袋折合器将内膜折合成与外袋匹配的内袋,内膜折合成内袋后,通过拉膜装置拉到袋体折合器后,通过袋体折合器成为具有内袋和外袋的薄膜袋,另一种工艺是将预先热封出具有空腔的气柱外袋膜和内膜层叠在一起折叠再合并成型。这些现有的气柱袋制造工艺的工序复杂,包括多种机构,操作过程不便,劳动力成本大,而且往往采用多种袋体折合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折叠膜和内折叠膜,所述外折叠膜和内折叠膜均是折叠为两层的连续带状结构,所述外折叠膜经牵引装置牵引以在第一方向上连续输送,在所述外折叠膜的夹层中固定设有扩张杆以将所述外折叠膜的夹层扩张出一插套区域,还包括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插套区域中的换向斜边,所述内折叠膜经牵引装置从第二方向引入所述插套区域并翻折绕过所述换向斜边,以通过所述换向斜边将所述内折叠膜的行进方向导引至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叠膜包括生成折痕的第一折叠边缘,以及通过折叠而形成的第一开口;所述内折叠膜包括生成折痕的第二折叠边缘,以及通过折叠而形成的第二开口,其中在第一方向行进的所述内折叠膜的第二开口和所述外折叠膜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套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呈平板状结构,所述换向斜边是所述换向机构的一板面边缘,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延伸露出所述第一开口的外置端,一驱动装置作用于所述外置端从而驱使所述换向机构发生位置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折叠膜与外折叠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宗铃聂凯歌许希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艾美森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