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排气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037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2:59
一种机车排气管结构,设于一机车之上,包括一触媒部以及一排气管。排气管包括一第一管部以及一第二管部,该第一管部的一端连接该机车的一引擎,该第一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管部,该第二管部沿一半圆弧路径延伸,该第二管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管部,该第二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触媒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车排气管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机车排气管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缩短整体结构长度的机车排气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车,希望引擎于中低转速时即可提供较佳的扭力输出,因此排气管前管长度一般将会设计得较长。然而前管长度较长的排气管不仅影响机车的外观,也影响了机车的配重,降低了机车的操控性能。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过长的排气装置的前管长度将造成排气气流在进入触媒之前时温度低于触媒的起燃温度,造成排气净化的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机车排气管结构,设于一机车之上,包括一触媒部以及一排气管。排气管包括一第一管部以及一第二管部,该第一管部的一端连接该机车的一引擎,该第一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管部,该第二管部沿一半圆弧路径延伸,该第二管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管部,该第二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触媒部。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排气管结构更包括一膨胀室,该膨胀室直连接该触媒部。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排气管结构更包括一消音室以及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该膨胀室,该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该消音室。在一实施例中,一气流从该引擎进入该排气管,该气流经过该第一管部以及该第二管部后,进入该触媒部,该气流于该第二管部内的行进方向旋转180度。在一实施例中,该气流从该触媒部进入该膨胀室,并经过该连接管而进入该消音室,该气流于该膨胀室内的行进方向旋转180度。在一实施例中,该消音室位于该第二管部的下方并对应该第二管部。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包括一后轮以及一曲轴中心,该消音室位于该后轮的前缘与该曲轴中心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包括一后摇臂轴心以及一曲轴中心,该触媒部位于该后摇臂轴心与该曲轴中心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排气管结构更包括一辅助触媒单元,该辅助触媒单元设于该第一管部。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排气管结构更包括一车架,该第二管部包括一延伸锁固部,该延伸锁固部锁固连接该车架。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该第二管部弯曲的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排气管的路径长度,维持引擎的性能输出。此外,在气流进入该触媒部之前,行进方向旋转180度的设计,可提高气流的温度,改善触媒部的排气净化效果。此外,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该机车排气管结构的重心靠近该机车的重心,由此可提高该机车的操控性。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的示意图。图2A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的细部结构。图2B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内的气流走向。图3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侧视图。图4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大气释放管。图5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延伸锁固部。图6是显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图7是显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主要元件符号说明:M机车1机车排气管结构11触媒部12排气管121第一管部122第二管部123延伸锁固部124辅助触媒单元13膨胀室14消音室15连接管16大气释放管161装饰盖2动力系统21引擎3车架91前轮92后轮921前缘93曲轴中心94后摇臂中心A气流P半圆弧路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M的示意图,包括机车排气管结构1、前轮91、后轮92、动力系统2等元件。机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机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前轮91、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机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2、座垫及脚架等元件。机车M的后段设有尾灯、后轮92、挡泥板等元件。龙头用以控制机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煞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2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煞车将机车M减速。龙头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机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龙头与前轮91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由此通过旋转龙头可控制前轮91的角度,从而控制机车M的行进方向。动力系统2连接并驱动后轮92,由此为机车M提供动力,使机车M前进。图2A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1的细部结构。参照图1、图2A,该机车排气管结构1包括一触媒部11以及排气管12。在此实施例中排气管12的数量为两支,然而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技术,排气管1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支或三支以上。排气管12包括一第一管部121以及一第二管部122,该第一管部121的一端连接该动力系统2的引擎21(参照图1),该第一管部121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管部122,该第二管部122沿一半圆弧路径P延伸,该第二管部122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管部121,该第二管部122的另一端连接该触媒部11。参照图2A,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排气管结构1更包括一膨胀室13,该膨胀室13直连接该触媒部11。膨胀室13的设计主要可提高引擎的性能。参照图2A,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排气管结构1更包括一消音室14以及一连接管15,该连接管15的一端连接该膨胀室13,该连接管15的另一端连接该消音室14。消音室14的设计主要可降低噪音。图2B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内的气流走向。参照图2B,在一实施例中,一气流(废气)A从该引擎进入该排气管12,该气流A经过该第一管部121以及该第二管部122后,进入该触媒部11,该气流A于该第二管部122内的行进方向旋转180度。在一实施例中,该气流A接着从该触媒部11进入该膨胀室13,并经过该连接管15而进入该消音室14,该气流A于该膨胀室13内的行进方向旋转180度。通过上述的该第二管部122弯曲的设计,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排气管12的路径长度,维持引擎的性能输出。此外,在气流A进入该触媒部11之前,行进方向旋转180度的设计,可提高气流A的温度,改善触媒部11的排气净化效果。图3是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车排气管结构侧视图。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消音室14位于该第二管部122的下方并对应该第二管部122。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二管部122为上下结合的塑料结构,或金属与塑料相结合的结构,如图3中的结合线125所标示。该第一管部121的材质可以为金属。该触媒部11以及该膨胀室13可以为上下结合的塑料结构。在一实施例中,该触媒部11、该第二管部122以及该膨胀室13可以为一体成形的结构。再搭配图1、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M包括该后轮92以及一曲轴中心93,该消音室14位于该后轮92的前缘921与该曲轴中心93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M包括一后摇臂轴心94以及该曲轴中心93,该触媒部15位于该后摇臂轴心94与该曲轴中心93之间。通过前述的设计,可使该机车排气管结构1的重心靠近该机车M的重心,由此可提高该机车M的操控性。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机车排气管结构1更包括一大气释放管16,该大气释放管16连通该消音室1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A所显示的,该大气释放管16外可更罩设有装饰盖161。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车排气管结构1更包括一车架3,该第二管部122包括至少一延伸锁固部123,该延伸锁固部123锁固连接该车架3。由此,可良好的固定该机车排气管结构1。在一实施例中,延伸锁固部123以焊接或一体成形等方式被设于该第二管部122。参照图6,其是显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车排气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排气管结构,设于一机车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媒部;以及一排气管,包括一第一管部以及一第二管部,该第一管部的一端连接该机车的一引擎,该第一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管部,该第二管部沿一半圆弧路径延伸,该第二管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管部,该第二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触媒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排气管结构,设于一机车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媒部;以及一排气管,包括一第一管部以及一第二管部,该第一管部的一端连接该机车的一引擎,该第一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管部,该第二管部沿一半圆弧路径延伸,该第二管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一管部,该第二管部的另一端连接该触媒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膨胀室,该膨胀室直连接该触媒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消音室以及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该膨胀室,该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该消音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排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一气流从该引擎进入该排气管,该气流经过该第一管部以及该第二管部后,进入该触媒部,该气流于该第二管部内的行进方向旋转180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庭王友颖郑宪隆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