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83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灭菌室和柜门,所述灭菌室内设置有堆叠放置的若干置物架,置物架的顶面设有用于卡固培养皿的定位槽,置物架连接有加料机构,加料机构包括主管道、与主管道连通的支管道和设置在支管道上的若干滴头,支管道固定在置物架的底部,相邻两层主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滴头与定位槽一一对应,在灭菌室的侧壁上高于置物架处设有加料口,加料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连接管与加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培养皿在灭菌柜内灭菌后重新取出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Integrated sterilization and cultiv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rilization culture integrated equipment, the technological scheme including sterilization room and door, the steriliz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in stacked several racks, rack is arranged on a top surface for clamping positioning groove culture dish, the rack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main pipeline and the main pipe branch pipe connected and arranged on the branch pipe on the number of drops of head, branch pipe rack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main pipe between two adjacent layers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pipe, drop head and positioning grooves corresponding, side wall in the sterilizing chamber above the shelf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inlet, a feed inlet is there a sealing cover disassembly,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feeding port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two pollution after the existing culture dish is sterilized in the sterilizer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菌培养一体设备
本技术涉及消毒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灭菌培养一体设备。
技术介绍
热力灭菌是应用最早、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物理灭菌方法,热力对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对核酸的作用,均可导致微生物的死亡,而湿热主要是使微生物蛋白质发生凝固而导致其死亡。压力蒸汽灭菌器就是利用湿热杀灭微生物的原理而设计的。采用湿热灭菌方法的优点在于蒸汽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它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使其容易因受热而凝固,加速微生物的死亡过程。授权公告号为CN20501945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矩形灭菌柜,包括灭菌柜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灭菌室,所述柜体顶部设置有压力蒸汽第一进气管道和压力蒸汽第二进气管道,所述柜体底部设置有空气第一排气管道和空气第二排气管道,所述柜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灭菌柜内部压力的第一压力表、用于测量灭菌室内部压力的第二压力表和用于测量灭菌室内部温度的压力指示温度计,所述柜门上方处还设置有与外部排风系统连接的排风罩,所述灭菌室内的底部还设置有便于药品架进出的轨道。该技术的排气效果良好,但存在以下问题,实际使用时,用于培养用的锥形瓶或培养皿在灭菌室内灭菌后,需要将锥形瓶或培养皿取出添加培养液进行生物培养,在取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二次污染,影响生物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培养器具灭菌后不必取出,减少二次污染可能,提高生物培养成功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包括灭菌室和柜门,所述灭菌室内设置有堆叠放置的若干置物架,置物架的顶面设有用于卡固培养皿的定位槽,置物架连接有加料机构,加料机构包括主管道、与主管道连通的支管道和设置在支管道上的若干滴头,支管道固定在置物架的底部,相邻两层主管道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滴头与定位槽一一对应,在灭菌室的侧壁上高于置物架处设有加料口,加料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连接管与加料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培养皿放到置物架的定位槽上,合上柜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完毕后,待灭菌室内的气压恢复正常时,打开密封盖,从加料口添加培养液,培养液沿着连接管进入到不同的主管道中,然后沿着支管道流动,最后从滴头滴落到培养皿中,盖上密封盖培养即可,避免从灭菌室中取出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实验成功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由若干段螺纹连接的管体组成,连接管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增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层置物架之间的主管道通过连接管后期连接,这样植物架之间可以分开。底部的连接管直径小,使得培养液被限流,以便培养液在分流到上层主管道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与加料口卡接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可以方便的从加料口上取下或安装,方便加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架底壁密布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从透气孔能够在不同层的置物架间进行扩散,并对培养皿底壁进行杀菌,杀菌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架的侧壁顶部设有凹槽,置物架的底部对应位置设有定位条,定位条与凹槽形状相适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层置物架堆叠后,上层置物架不会与下层置物架错位,堆叠整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灭菌室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轨,置物架的底部设有与导轨配合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物架可以沿着导轨推入或拉出,放置时更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灭菌室敞口一端侧壁上设有轴杆,柜门上铰接有连接臂,连接臂的另一端与轴杆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打开柜门后,可以继续转动柜门使其相对连接臂转动,柜门的调节范围大,避免对物品放置产生不利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灭菌室的底部固定有至少三个非共线的地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脚将灭菌室的底部智力地面,减少磨损,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培养皿灭菌后不必从灭菌室中取出便可添加培养液,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提高培养成功率;2.培养皿在置物架上有定位槽定位,避免相邻两个培养皿碰撞可能破损;3.柜门可以完全打开,方便放置置物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显示柜门与灭菌室连接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实施例显示柜门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实施例显示灭菌室靠近柜门一端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图4为显示柜门与限位机构连接连接关系在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5为限位杆与转盘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显示锁止机构内部结构在图4中B部的放大图;图7为锁止机构的控制组件结构的轴测图;图8为实施例显示灭菌室侧壁上密封盖位置的轴测图;图9为显示密封盖与灭菌室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显示置物架与加料机构连接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11为显示置物架上锥形瓶分布的轴测图;图12为显示加料机构连接管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灭菌室;11、扩框;111、限位孔;12、连接臂;13、轴杆;14、耳板;15、空腔;16、导轨;17、地脚;18、加料口;19、卡条;2、柜门;21、导向板;22、固定轴;221、限位槽;3、限位机构;31、套筒;32、转轮;321、把手;322、套管;3221、回退槽;3222、导向面;3223、斜向齿槽;323、安装孔;324、容纳孔;3241、挡环;33、转盘;331、导向槽;34、限位杆;341、销轴;4、锁止机构;41、压杆;42、控制组件;421、顶杆;4211、凸条;422、推块;43、限位组件;431、楔形块;432、弹性件;433、连杆;434、卡块;5、密封盖;51、拉环;6、置物架;61、底板;611、滑槽;612、定位槽;613、透气孔;62、侧板;621、凹槽;622、定位条;7、加料机构;71、主管道;72、支管道;73、滴头;74、连接管;741、粗径管;742、细径管;8、锥形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灭菌室1和安装在其端部的柜门2,柜门2与灭菌室1之间设有防脱的限位机构3,在限位机构3上设有锁止机构4,提高柜门2盖合后的安全性。参考图1和图3,灭菌室1整体呈长方体,内部形成用于放置灭菌物品的空腔15,空腔15的底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导轨16。灭菌室1的一端敞口,在敞口处沿周向外扩形成扩框11,扩框11的轮廓尺寸大于灭菌室1的轮廓。在扩框11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限位孔111。灭菌室1的内部四角固定有地脚17,将灭菌室1支离地面一定高度,以防止扩框11受到地面挤压损坏。参考图2和图3,柜门2为矩形板,柜门2的形状与扩框11相适应,柜门2的面积大于空腔15的面积,使得柜门2盖合在扩框11上时将空腔16密封。在扩框11的一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耳板14,两个耳板14之间铰接有轴杆13,轴杆13的两端各铰接一个L形的连接臂12,连接臂12的末端与柜门2转动连接。这样当柜门2绕轴杆13转动打开后,柜门2可以继续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灭菌培养一体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包括灭菌室(1)和柜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1)内设置有堆叠放置的若干置物架(6),置物架(6)的顶面设有用于卡固培养皿的定位槽(612),置物架(6)连接有加料机构(7),加料机构(7)包括主管道(71)、与主管道(71)连通的支管道(72)和设置在支管道(72)上的若干滴头(73),支管道(72)固定在置物架(6)的底部,相邻两层主管道(71)之间通过连接管(74)连接,滴头(73)与定位槽(612)一一对应,在灭菌室(1)的侧壁上高于置物架(6)处设有加料口(18),加料口(18)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5),连接管(74)与加料口(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包括灭菌室(1)和柜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1)内设置有堆叠放置的若干置物架(6),置物架(6)的顶面设有用于卡固培养皿的定位槽(612),置物架(6)连接有加料机构(7),加料机构(7)包括主管道(71)、与主管道(71)连通的支管道(72)和设置在支管道(72)上的若干滴头(73),支管道(72)固定在置物架(6)的底部,相邻两层主管道(71)之间通过连接管(74)连接,滴头(73)与定位槽(612)一一对应,在灭菌室(1)的侧壁上高于置物架(6)处设有加料口(18),加料口(18)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5),连接管(74)与加料口(1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74)由若干段螺纹连接的管体组成,连接管(74)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菌培养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双龙阿姆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