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564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壳体及过渡水管,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下部设有第一水管接头,所述电机壳体上部设有第二水管接头,所述第一水管接头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沿竖直方向同轴布置,所述过渡水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水管接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节约管路布置空间、适用于汽车行业压铸壳体成型等优点。

Water pip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integrated automotive electric dr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尤其涉及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车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电动汽车的电机、电机控制器是相互独立的。随着对电动汽车整车性能、量产要求的提高,电动汽车对动力总成的体积、重量线束管路布线要求越来越严格。动力总成集成一体化是后续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方向,电机与电机控制器集成过程中的水路连接问题亟待解决。专利文献CN106533035A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一体化电机控制器,该技术方案中电机与电机控制器共用一个外壳,在水路串联连接方面,无需过渡连接装置。但此技术方案的实施,一方面会增加外壳的成型复杂度,另一方面会增加电机控制器的布局难度,此外也增加了产品的验证测试、调试维护的难度。专利文献CN205447035U公开了一种小空间内管道连接密封装置,涉及狭窄区域内的管道过渡连接技术方案,但是其技术方案需要用到螺纹锁紧、棘爪倒扣等比较复杂的结构,成型难度大,不适用于汽车行业的压铸壳体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节约管路布置空间、适用于汽车行业压铸壳体成型的水管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壳体及过渡水管,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下部设有第一水管接头,所述电机壳体上部设有第二水管接头,所述第一水管接头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沿竖直方向同轴布置,所述过渡水管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以及所述第二水管接头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水管上下两端均于外周设置有凹槽,各凹槽内安装密封件,上端的密封件夹紧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与所述过渡水管之间,下端的密封件夹紧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与所述过渡水管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管接头和所述第二水管接头内部均为台阶状,所述过渡水管下端支撑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的台阶过渡处,过渡水管上端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的台阶过渡处具有间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水管接头和第二水管接头大径段的内径为D1,第一水管接头和第二水管接头小径段的内径为d1,所述过渡水管的外径为D2,过渡水管的内径为d2,则D1>D2且d2≥d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管接头和所述第二水管接头之间具有间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管接头和所述第二水管接头的末端均于内侧设置有倒角,所述过渡水管上下两端于外侧均设置有倒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为压铸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电机壳体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为压铸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四周设有连接块,所述电机壳体四周设有安装座,各所述连接块与各所述安装座通过紧固件一一对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电机壳体,两个壳体分别安装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相比共用一个外壳的方案,有利于减少外壳的成型复杂度、降低电机控制器的布局难度,适用于汽车行业压铸壳体成型;电机控制器壳体下部设置第一水管接头、电机壳体上部设置第二水管接头、且第一水管接头和第二水管接头沿竖直方向同轴布置,过渡水管连接在两水管接头之间,简化了两个壳体之间水路连接的布管,节约了管路布置空间,也有利于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装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的等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过渡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电机控制器壳体;11、第一水管接头;12、连接块;2、电机壳体;21、第二水管接头;22、安装座;3、过渡水管;31、凹槽;4、密封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电机壳体2及过渡水管3,电机控制器壳体1安装于电机壳体2上方,电机控制器壳体1下部设有第一水管接头11,电机壳体2上部设有第二水管接头21,第一水管接头11与第二水管接头21沿竖直方向同轴布置,过渡水管3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水管接头11以及第二水管接头21密封连接。该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电机壳体2,两个壳体分别安装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相比共用一个外壳的方案,有利于减少外壳的成型复杂度、降低电机控制器的布局难度,适用于汽车行业压铸壳体成型;电机控制器壳体1下部设置第一水管接头11、电机壳体2上部设置第二水管接头21、且第一水管接头11和第二水管接头21沿竖直方向同轴布置,过渡水管3连接在两水管接头之间,简化了两个壳体之间水路连接的布管,节约了管路布置空间,也有利于电机控制器与电机的装配。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过渡水管3上下两端均于外周设置有凹槽31,各凹槽31内安装密封件4,上端的密封件4夹紧于第一水管接头11与过渡水管3之间,下端的密封件4夹紧于第二水管接头21与过渡水管3之间。在第一水管接头11与过渡水管3之间、以及第二水管接头21与过渡水管3之间均设置密封件4,有利于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在过渡水管3外周设置凹槽31用来组装密封件4,相比在第一水管接头11、第二水管接头21上设置凹槽31,有利于降低壳体的压铸成型难度及装配难度。具体地,密封件4可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条、密封胶等。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接头11和第二水管接头21内部均为台阶状,过渡水管3下端支撑于第二水管接头21的台阶过渡处,过渡水管3上端与第一水管接头11的台阶过渡处具有间隙。过渡水管3的这种装配方式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拆装维护;过渡水管3上端与第一水管接头11的台阶过渡处预留间隙,可避免装配及使用过程中,过渡水管3上下两端与第一水管接头11、第二水管接头21之间发生挤压、冲击。更进一步地,第一水管接头11和第二水管接头21大径段的内径为D1,第一水管接头11和第二水管接头21小径段的内径为d1,过渡水管3的外径为D2,过渡水管3的内径为d2,则D1>D2且d2≥d1。有利于过渡水管3的装配,同时保证内部水路畅通。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接头11和第二水管接头21之间具有间隙,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各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同时避免两者之间发生撞击。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接头11和第二水管接头21的末端均于内侧设置有倒角,过渡水管3上下两端于外侧均设置有倒角。便于过渡水管3与第一水管接头11、第二水管接头21套接。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电机控制器壳体1与第一水管接头11为压铸一体成型结构,电机壳体2与第二水管接头21为压铸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压铸成型结构,有利于保证第一水管接头11、第二水管接头21的结构强度、密封性能等,同时也不会过多地增加成型难度。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电机壳体(2)及过渡水管(3),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2)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下部设有第一水管接头(11),所述电机壳体(2)上部设有第二水管接头(21),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1)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21)沿竖直方向同轴布置,所述过渡水管(3)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1)以及所述第二水管接头(2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器壳体(1)、电机壳体(2)及过渡水管(3),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安装于所述电机壳体(2)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壳体(1)下部设有第一水管接头(11),所述电机壳体(2)上部设有第二水管接头(21),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1)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21)沿竖直方向同轴布置,所述过渡水管(3)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1)以及所述第二水管接头(2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水管(3)上下两端均于外周设置有凹槽(31),各凹槽(31)内安装密封件(4),上端的密封件(4)夹紧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1)与所述过渡水管(3)之间,下端的密封件(4)夹紧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21)与所述过渡水管(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电驱动一体化的水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1)和所述第二水管接头(21)内部均为台阶状,所述过渡水管(3)下端支撑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21)的台阶过渡处,过渡水管(3)上端与所述第一水管接头(11)的台阶过渡处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理勋陈建明沈丁建毛金平黄芳军刘鹏飞周成吴佐来刘伟良周书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