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719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1:38
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涉及一种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主要是为解决现有脱砷、脱硫、脱氯生产装置的吸收反应器更换催化剂时需整体停工等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反应器和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及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反应器的出料管线与分料管线相连,分料管线的两端与两个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的进料口相连,分料管线和排料管线上都有四个换向阀,排料管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的出料口相连,出料管线上有产品出料管;分向管线A和分向管线B的一端都与分料管线相连,另一端都与排料管线相连。优点是更换吸收反应器内的催化剂时不耽误生产。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device with functions of dearsenation, desulphurization and dechlor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生产装置包括两个反应器和两个吸收反应器,两个反应器及两个吸收反应器都串联在一起,其中一个反应器内装有脱砷催化剂,另一个反应器内装有加氢脱硫催化剂,一个吸收反应器内装有脱氯催化剂,另一个吸收反应器内装有硫化氢吸收催化剂,物料经过反应器和吸收反应器后完成脱砷、脱硫和脱氯过程。但是这种生产装置存在如下不足之处:设备多,泄漏点多,吸收反应器的催化剂更换频繁,其中一个吸收反应器更换催化剂时需整体停工,耽误生产。另外,现有的反应器和吸收反应器上的催化剂卸料口都与反应器或吸收反应器的外壳垂直设置,使得卸料速度慢,反应器和吸收反应器内会留存部分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器更换催化剂时无需整体停工,能保证生产连续进行,反应器和吸收反应器泄料速度快,卸料干净的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反应器和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及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的结构相同;所述的反应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顶部设有气相原料进料管线和冷油进料管线,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线,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加氢脱硫催化剂,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一上催化剂压圈,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脱砷催化剂,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脱砷催化剂卸料口;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和脱砷催化剂卸料口都向下倾斜设置,这样可方便卸料;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硫化氢吸收催化剂,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二上催化剂压圈,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脱氯催化剂,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脱氯催化剂卸料口;所述的第一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和第一脱氯催化剂卸料口都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三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三壳体内设有第三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三下催化剂压圈,第三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三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三壳体内装有硫化氢吸收催化剂,第三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二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第三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三上催化剂压圈,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三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三壳体内装有脱氯催化剂,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二脱氯催化剂卸料口;所述的第二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和第二脱氯催化剂卸料口都向下倾斜设置;反应器底部的出料管线与分料管线相连通,所述的分料管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顶部的进料口相连通,分料管线上设有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第四换向阀,还包括排料管线,排料管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底部的出料口相连通,排料管线上设有第五换向阀、第六换向阀、第七换向阀、第八换向阀,出料管线上连接有产品出料管;还包括分向管线A和分向管线B,所述的分向管线A的一端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的分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A的另一端与第七换向阀和第八换向阀之间的排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A上设有阀门;所述的分向管线B的一端与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之间的分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B的另一端与第五换向阀和第六换向阀之间的排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B上也设有阀门。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换向阀可控制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或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单独工作,也可根据生产要求对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进行串联或并联,例如,当反应器内的硫化氢温度、浓度高时,为防止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温度超高,可关闭分向管线A和B上的阀门,打开分料管线和排料管线上的所有换向阀,两个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实现并联,物料分别进入到两个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内,然后经排料管线排出。当一个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内的催化剂部分失活时,关闭分向管线B上的阀门和第二换向阀及第七换向阀,通过进料管线上的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控制物料进入到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内,然后物料经排料管线、第八换向阀、分向管线A、分料管线、第一换向阀进入到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内,然后经第五换向阀、第六换向阀、排料管线排出。两个吸收反应器可交替使用或同时使用,从而提高吸收反应器内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催化剂的次数,降低成本。本装置生产方式灵活,更换吸收反应器内的催化剂时不耽误生产。另外反应器和吸收反应器上的卸料口都向下倾斜设置,可方便卸料,加快卸料速度,卸料干净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放大的本技术中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放大的本技术中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它包括反应器1和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及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3;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3的结构相同;参照图2,所述的反应器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顶部设有气相原料进料管线1—2和冷油进料管线1—3,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线1—4,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1—5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1—6,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加氢脱硫催化剂,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1—7,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1—8,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一上催化剂压圈1—9,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脱砷催化剂,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脱砷催化剂卸料口1—10;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1—7和脱砷催化剂卸料口1—10都向下倾斜设置,这样可方便卸料;参照图3,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2—2,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2—3,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2—4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2—5,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硫化氢吸收催化剂,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2—6,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2—7,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二上催化剂压圈2—8,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脱氯催化剂,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反应器(1)和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及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3);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3)的结构相同;所述的反应器(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顶部设有气相原料进料管线(1—2)和冷油进料管线(1—3),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线(1—4),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1—5)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1—6),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加氢脱硫催化剂,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1—7),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1—8),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一上催化剂压圈(1—9),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脱砷催化剂,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脱砷催化剂卸料口(1—10);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1—7)和脱砷催化剂卸料口(1—10)都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2—2),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2—3),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2—4)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2—5),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硫化氢吸收催化剂,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2—6),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2—7),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二上催化剂压圈(2—8),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脱氯催化剂,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脱氯催化剂卸料口(2—9);所述的第一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和第一脱氯催化剂卸料口都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3)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三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三壳体内设有第三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三下催化剂压圈,第三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三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三壳体内装有硫化氢吸收催化剂,第三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二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第三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三上催化剂压圈,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三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三壳体内装有脱氯催化剂,第三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二脱氯催化剂卸料口;所述的第二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和第二脱氯催化剂卸料口都向下倾斜设置;反应器底部的出料管线与分料管线(4)相连通,所述的分料管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顶部的进料口相连通,分料管线上设有第一换向阀(5)、第二换向阀(6)、第三换向阀(7)、第四换向阀(8),还包括排料管线(9),排料管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底部的出料口相连通,排料管线上设有第五换向阀(10)、第六换向阀(11)、第七换向阀(12)、第八换向阀(13),出料管线上连接有产品出料管(14);还包括分向管线A(15)和分向管线B(16),所述的分向管线A的一端与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之间的分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A的另一端与第七换向阀和第八换向阀之间的排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A上设有阀门;所述的分向管线B的一端与第三换向阀和第四换向阀之间的分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B的另一端与第五换向阀和第六换向阀之间的排料管线相连通,分向管线B上也设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脱砷、脱硫、脱氯功能的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反应器(1)和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及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3);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和第二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3)的结构相同;所述的反应器(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顶部设有气相原料进料管线(1—2)和冷油进料管线(1—3),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线(1—4),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1—5)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1—6),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加氢脱硫催化剂,第一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1—7),第一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1—8),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一上催化剂压圈(1—9),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一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一壳体内装有脱砷催化剂,第一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一壳体上设有脱砷催化剂卸料口(1—10);所述的加氢脱硫催化剂卸料口(1—7)和脱砷催化剂卸料口(1—10)都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的第一脱氯、脱硫吸收反应器(2)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2—2),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2—3),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2—4)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2—5),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硫化氢吸收催化剂,第二下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硫化氢吸收催化剂卸料口(2—6),第二下催化剂压圈上方设有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2—7),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上方有第二上催化剂压圈(2—8),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和第二上催化剂压圈之间的第二壳体内装有脱氯催化剂,第二上催化剂支撑圈顶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脱氯催化剂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有权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裕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