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制剂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929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有分离自车蝗体内的8年微孢子(P8)和9年微孢子(P9)的制剂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离自车蝗体内的微孢子制剂可用于防治农田飞蝗、草原蝗虫、车蝗、竹蝗、稻蝗等的数十种蝗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剂能显著提高防治蝗虫效果,防效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孢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蝗体内分离出来的微 孢子的制剂以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蝗灾是世界性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多年来, 蝗灾曾发生过大面积的频繁暴发,包括农田飞蝗,草原蝗虫,稻蝗和林业棉蝗,竹蝗。仅农田飞蝗和草原蝗虫每年分别发生2000万亩次和6000 万亩次,严重影响了农林业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用双带蚱蜢 和黑蝗作为繁殖宿主来培养蝗虫微孢子虫以外,国内外都陆续开展了蝗 虫微孢子虫的研究。但是现有的蝗虫微孢子虫是从美国引进的,属于外 来物种,应用后生态风险较大;此外,现有的蝗虫微孢子虫产品对蝗虫 的专一性较低,防治效果不稳定,抗逆性较差,抗高温和紫外线能力弱, 而且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适用于本土使用且对草原蝗虫 和农田飞蝗专一性强的品系,能显著提高防治蝗虫效果且防效稳定,同 时又能低成本的生产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有分离自车蝗体内的微孢子虫株系 (尸ara/70se鹏(A^e鹏)7oc"s&e)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株系具有很 强的特异性,分别对草原蝗虫和农田飞蝗具有特异性致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蝗虫的微孢子制剂,包含有分离自车蝗体内的微孢子株系(Paranosema(Nosema)locustae),该株系孢子为裂殖生殖,大小为2-7微米,保藏号为CGMCC  No.2282,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点在中国.北京.中关村,保藏时间2007年12月5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农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