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0578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3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包括钢筋骨架和钢丝网,所述罐体上设有水浴腔,且罐体的顶部和底侧分别安装于与水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罐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加料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于罐体内通过搅拌轴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钢丝板网,所述钢丝板网上设有快换把手,所述卸料口设于罐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酱油菌种的发酵采用水浴式加热,对原料的加热更加均匀,温差较小,有利于菌种的发酵,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发酵产生的液体可实时被过滤排出,避免发酵液对底部原料的发酵产生影响,减少原料的浪费。

A new type of culture device for multi strain of soy sau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soy sauce multiple strain culture device, including steel frame and steel wire net,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bath chamber, and the top and bottom side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bath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of the mouth,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door, the top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motor, the motor on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through the stirr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blade, wherein the cup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e steel plate, the steel plate net is provided with quick change handle, the discharge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oy sauce fermentation strains by using water bath heating, heating the raw materials more uniform, sma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conducive to ferment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fermenting liquid can be discharged from the real-time filtering, avoid fermentation liquid on the bottom of raw material fermentation effect, reduce the waste of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酱油制造
,具体为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酱油种曲即酱油酿造制曲环节的微生物种子,酱油菌种培养是属于固态发酵培养。近年来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对固态发酵设备进行了大量研究,已有许多类型的固态发酵反应器问世,主要有:转鼓式、木盒式、加盖盘式、垂直培养盘式、倾斜接种盒式、浅盘式、传送带式、圆盘式和搅拌混合式等不同形式的固态发酵反应器。现已将上述部分发酵反应器应用于酱油菌种的生产过程中,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判断哪种发酵罐更适合于酱油菌种的生产,各种形式的发酵罐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本技术的设计者在日常生产中发现,现有的酱油菌种发酵罐在使用时,由于发酵产生的液体会覆盖底部的原料,导致底部原料发酵不充分,造成一定的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酱油菌种发酵罐多采用直接接触的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温度不一控制,导致与加热板接触的部分温度变化较大,菌体生产不均,不利于菌种的发酵。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发酵充分、温度控制均匀的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酱油菌种发酵罐存在底部原料发酵不充分和温度控制不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包括支架、罐体、水浴腔、电加热丝、进水口、排水口、加料门、电机、搅拌叶片、通气口、快换把手、钢丝板网、卸料口、法兰接头、排液管、电磁阀、钢筋骨架、钢丝网、酱油盛放腔和散热机构;所述罐体设于支架的顶部,所述罐体上设有水浴腔,且罐体的顶部和底侧分别安装于与水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罐体的顶部左侧设有通气口,罐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加料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于罐体内通过搅拌轴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钢丝板网,所述钢丝板网上设有快换把手,所述卸料口设于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液管的最右端连接有酱油盛放腔,所述酱油盛放腔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为风机进行散热,散热机构包括有风机、散热扇叶与安装座。优选的,所述钢丝板网由加厚的钢丝网绑设于密布的钢筋骨架上制成。优选的,所述水浴腔内部设有电加热丝。优选的,所述卸料口上通过法兰接头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对酱油菌种的发酵采用水浴式加热,可通过循环导入的温水或在水浴腔内利用电加热丝加热水的方式进行控制,采用该种方式,对原料的加热更加均匀,温差较小,有利于菌种的发酵,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本技术在罐体内设有可过水的钢丝板网,发酵产生的液体可实时被过滤排出,避免发酵液对底部原料的发酵产生影响,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原料的浪费。3.酱油的种曲的发酵是一个放热反应,本案中酱油盛放腔可以待反应完成后的酱油进行盛放,之后通过散热机构对发酵酱油进行有效散热,可做到一机多用,节约设备成本,此方案在现有技术中并无出现,多数均为酱油的种曲的发酵后进行盛放自然风冷散热或转移到其它设备进行散热,费时费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钢丝板网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与酱油盛放腔连接后示意图。图中:1、支架,2、罐体,3、水浴腔,4、电加热丝,5、进水口,6、排水口,7、加料门,8、电机,9、搅拌叶片,10、通气口,11、快换把手,12、钢丝板网,13、卸料口,14、法兰接头,15、排液管,16、电磁阀,17、钢筋骨架,18、钢丝网,19、酱油盛放腔,1901、散热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包括支架1、罐体2、水浴腔3、电加热丝4、进水口5、排水口6、加料门7、电机8、搅拌叶片9、通气口10、快换把手11、钢丝板网12、卸料口13、法兰接头14、排液管15、电磁阀16、钢筋骨架17、钢丝网18、酱油盛放腔19和散热机构1901;罐体2设于支架1的顶部,罐体2上设有水浴腔3,且罐体2的顶部和底侧分别安装于与水浴腔3相连通的进水口5和排水口6,罐体2的顶部左侧设有通气口10,罐体2的顶部右侧设有加料门7,罐体2的顶部设有电机8,电机8的底部于罐体2内通过搅拌轴安装有搅拌叶片9,罐体2的内部设有钢丝板网12,钢丝板网12上设有快换把手11,卸料口13设于罐体2的底部,排液管15的最右端连接有酱油盛放腔19,酱油盛放腔19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1901,且散热机构1901为风机进行散热,散热机构1901包括有风机、散热扇叶与安装座。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钢丝板网12由加厚的钢丝网18绑设于密布的钢筋骨架17上制成,采用密布的钢筋骨架使钢丝板网12具有良好的承载力。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水浴腔3内部设有电加热丝4,除采用循环温水的方式对罐体2进行加热,还可采用电加热丝对水浴腔3内的水体进行加热,使用更加灵活。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卸料口13上通过法兰接头14连接有排液管15,排液管15上设有电磁阀16,使用时,可通过时间控制器来控制电磁阀16的方式,达到自动排液的效果。工作原理:通过加料门7将原料加入到罐体2的内部,关闭加料门7,将循环的温水通过进水口5导入水浴腔3中,并通过排水口6循环排出,对罐体2内部的原料进行水浴加热,如果场地不便,也可利用水浴腔3内的电加热丝4对水体进行加热,使用灵活性较好,发酵过程中,利用电机8带动搅拌叶片9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的发酵更加均匀,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液体通过钢丝板网12渗出,通过时间控制器来控制电磁阀16的开关,达到自动排液的效果,避免有害的液体积存,发酵完成后,将钢丝板网12通过快换把手11抽出,打开法兰接头14,将发酵后的种曲通过卸料口13排出到酱油盛放腔19内,开启散热机构1901,对发酵的酱油进行散热操作,即完成菌种的生产过程。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罐体、水浴腔、电加热丝、进水口、排水口、加料门、电机、搅拌叶片、通气口、快换把手、钢丝板网、卸料口、法兰接头、排液管、电磁阀、钢筋骨架、钢丝网、酱油盛放腔和散热机构;所述罐体设于支架的顶部,所述罐体上设有水浴腔,且罐体的顶部和底侧分别安装于与水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罐体的顶部左侧设有通气口,罐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加料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于罐体内通过搅拌轴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钢丝板网,所述钢丝板网上设有快换把手,所述卸料口设于罐体的底部,所述排液管的最右端连接有酱油盛放腔,所述酱油盛放腔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为风机进行散热,散热机构包括有风机、散热扇叶与安装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酱油多菌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罐体、水浴腔、电加热丝、进水口、排水口、加料门、电机、搅拌叶片、通气口、快换把手、钢丝板网、卸料口、法兰接头、排液管、电磁阀、钢筋骨架、钢丝网、酱油盛放腔和散热机构;所述罐体设于支架的顶部,所述罐体上设有水浴腔,且罐体的顶部和底侧分别安装于与水浴腔相连通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罐体的顶部左侧设有通气口,罐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加料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于罐体内通过搅拌轴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钢丝板网,所述钢丝板网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远均林巧蒋正国刘凯闫冬梅宗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西昌市生生调味品有限公司西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