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34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16:17
一种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有导热后盖、温差发电芯片、散热器、隔热片、电路板、储电池、表针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导热后盖与散热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温差发电芯片。散热器上与电路板之间有隔热片。温差发电芯片与储电池、电路板、表针控制器之间进行电气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导热后盖放置固定于下盖,导热后盖上紧贴温差发电芯片。所述温差发电芯片为单层或多层叠加结构。所述散热器贴合于温差发电芯片上,紧贴并固定于上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体体温与外部环境温度的温差,利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发电,所发电源储蓄于电池上,供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电源使用。

Intelligent wearable equipment for cold and ho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on

A hot and cold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mart wearable devices, including thermal cover, thermoelectric chip, radiator, heat insulation film, circuit board, storage battery, the controll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heat radiator cover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ixed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hip. There is a heat shield between the radiator and the circuit board. Between the thermoelectric chip and storage battery, circuit board, hand controlle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The heat conduction rear cover is fixed to the lower cover, and the heat conduction cover is tightly attached to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on chip.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on chip is a single layer or multilayer superposition structure. The radiator is attached to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ower generation chip and is tightly attached and fixed to the upper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generates electricity through the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chip through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dy temperature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the power source is saved on the battery, which is used for the intelligent wearable device as a power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
本技术属于一种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人体接触的导热后盖与外界温差发电的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穿戴设备,是对日常穿戴产品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自动实现一定功能的设备。它们由机械振动或电池、太阳能等作为能源来驱动。大部份智能穿戴设备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更换电池,这就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并且浪费成本,电池的废弃也造成环境的污染。当手或身体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时,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会产生温差。如果利用这个温差进行发电,将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半导体温差发电芯片效能的不断提升,使得本技术的实际应用成为现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通过利用人体与环境温度的温差进行发电储蓄回收,产生供电源用的智能穿戴设备。本技术所指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可计算显示时间、人体机能相关参数,如体温、心率、血压等或运动、定位、通讯、游戏等的装置设备。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人体与环境温差发电用于通讯、运动、体检、搜索定位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有导热后盖1、温差发电芯片9、散热器2、隔热片10、电路板4、储电池13、表针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导热后盖与散热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温差发电芯片。散热器上与电路板之间有隔热片。温差发电芯片与储电池、电路板、表针控制器之间进行电气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导热后盖放置固定于下盖,导热后盖上紧贴温差发电芯片。所述温差发电芯片为单层或多层叠加结构。所述散热器贴合于温差发电芯片上,紧贴并固定于上盖。所述隔热片紧贴储电池上。所述储电池与温差发电芯片、电路板连接并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表针控制器与储电池、电路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人体体温与外部环境温度的温差,利用温差发电芯片进行发电,所发电源储蓄于电池上,供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电源使用。本技术作为一个差发电装置,具有结构新颖、环保、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用户直接使用或将电量存储起来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因此本技术的应用领域较广泛,市场应用前景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包括有导热后盖1、散热器2、下盖3、电路板4、表针控制器5、表盘/参数显示器6、上盖7、透明面板8、温差发电芯片9、隔热片10、调节钮11、钮固定块12、储电池13、表带14等组成。当智能穿戴设备佩戴在人体与导热后盖接触时,人体的体温迅速传递到导热后盖,散热器为环境温度,二个零件之间存在温度温差,温差发电芯片随即利用导热后盖与环境温差进行发电。导热后盖可以是不锈钢、铜、铝或其它材料。温差发电芯片工作发电时,所发电源储蓄在储电池或直接供电路板,储电池供电源给电路板,电路板控制表针控制器、储电池的工作,4个零件由电气串联或并联连接。表针控制器或电路板可计算显示时间、人体机能相关参数,如体温、心率、血压等或运动、定位、通讯、游戏等。温差发电芯片工作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其上面放置了散热器对其散热降温,散热器同时与下盖紧贴,为了保证更好的降温,散热器周边可涂上硅脂以便更好地散热。散热器为铜、铁、铝、不锈钢或其它散热材料或相变材料,它可以是由一层或多层组合,以满足不同环境和散热强度要求。所述隔热片紧贴储电池上,可以阻挡温差发电芯片产生的热量,保护储电池。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温差发电装置结构可以通过各零件之间进行互换与结构上的调整达到发电的目的。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保护点】
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有导热后盖、温差发电芯片、散热器、隔热片、电路板、储电池、表针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导热后盖与散热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温差发电芯片;散热器上与电路板之间有隔热片;温差发电芯片与储电池、电路板、表针控制器之间进行电气串联或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有导热后盖、温差发电芯片、散热器、隔热片、电路板、储电池、表针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导热后盖与散热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温差发电芯片;散热器上与电路板之间有隔热片;温差发电芯片与储电池、电路板、表针控制器之间进行电气串联或并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后盖放置固定于下盖,导热后盖上紧贴温差发电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温差发电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