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联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956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31 09:15
一般而言轴联节装置的结构具有刚性,无法在传递扭力时吸收所产生的震动,故而使得整个传动过程产生噪音,并降低了轴联节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轴联节装置,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一端均设有凸起部件,凸起部件的外表面设有外咬合齿;主传动轴、从动轴有凸起部件的一端位置对应地布置,在两个传动轴的两个凸起部件的附近设置尼龙套,尼龙套内部有两排以上与凸起部件外咬合齿相对应的内咬合齿,尼龙套的内咬合齿与传动轴的外咬合齿互相咬合,使主动轴、从动轴联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可以通过尼龙套吸收,解决了由于震动而产生噪音、联轴节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联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尤其是一种轴联节装置。
技术介绍
轴联节装置为机械领域常用的机构元件之一,用以作为轴的轴向传动联结,常见的用法是将马达输出的扭力通过轴联节传送至另一个轴上。但是,一般而言轴联节装置的结构具有刚性,无法在传递扭力时吸收所产生的震动,故而使得整个传动过程产生噪音,并降低了轴联节装置的使用寿命。该问题在扭力越大的传动过程中越为显著,在船舶的运行过程中轴联节一般一个月必须更换一次,使得本应是正常情况下长期运行的轴联节,变成了一种易损耗品,增加了船舶的运行成本,也给船舶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给出一种轴联节装置,其结构能吸收传动过程中所产生震动,使得轴联节的寿命大大延长,同时解决了运行时的噪声问题。一种轴联节装置,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一端均设有凸起部件,凸起部件的外表面设有外咬合齿;主传动轴、从动轴有凸起部件的一端位置对应地布置,在两个传动轴的两个凸起部件的附近设置尼龙套,尼龙套内部有两排以上与凸起部件外咬合齿相对应的内咬合齿,尼龙套的内咬合齿与传动轴的外咬合齿互相咬合,使主动轴、从动轴联动。由于尼龙套的存在,使得主动轴、从动轴由刚性连接变成非刚性连接,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可以通过尼龙套吸收,解决了由于震动而产生噪音、联轴节容易损坏的问题。并且尼龙套本身不容易损坏,这一优点在大扭力的传动过程中尤为突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给出的轴联节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截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传动轴104上设置有插销槽102和凸起部件103,凸起部件的外表面有咬合齿;在两根传动轴之间设置环状的尼龙套101,环状的尼龙套101有与凸起部件103相对应的内咬合齿,环状尼龙套套住凸起部件103,使两个传动轴联动,将主动轴的扭力传递到从动轴。若在某些特殊情况,传动轴104上不方便设置凸起部件,则可以通过在环状尼龙套上设置插销,尼龙套通过插销连接传动轴上的插销槽,使两个传动轴之间产生联动,将主动轴的扭力传递到从动轴。本技术给出的一种轴联节装置,由于尼龙套不是刚性材料,可以吸收传递扭力时的震动。非刚性材料传递扭力时的缺陷,如与传动轴的连接不牢固,传递的扭力不能过大等缺陷,可以通过上述的两种连接方式解决:如图2所示,插销槽深入到传动轴深处,尼龙套通过插销可以很好地连接两个传动轴使得两个传动轴联动;尼龙套有内咬合齿,内咬合齿与凸起部件的外咬合齿互相咬合,尼龙套可以牢固地连接两个传动轴使得两个传动轴联动。且由于尼龙套的材质特性,即便传递大扭力时也不易损坏,延长了整个轴联节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联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联节装置,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其特征在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一端均设有凸起部件(103),凸起部件的外表面设有外咬合齿;主传动轴、从动轴有凸起部件的一端位置对应地布置,在两个传动轴的两个凸起部件的附近设置尼龙套(101),尼龙套内部有两排以上与凸起部件外咬合齿相对应的内咬合齿,尼龙套的内咬合齿与传动轴的外咬合齿互相咬合,使主动轴、从动轴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联节装置,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其特征在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一端均设有凸起部件(103),凸起部件的外表面设有外咬合齿;主传动轴、从动轴有凸起部件的一端位置对应地布置,在两个传动轴的两个凸起部件的附近设置尼龙套(101),尼龙套内部有两排以上与凸起部件外咬合齿相对应的内咬合齿,尼龙套的内咬合齿与传动轴的外咬合齿互相咬合,使主动轴、从动轴联动。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添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海均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