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55944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管道,且第二、三管道之间设有冷却管道;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第一管道内设有加热装置;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第二管道内设有加热装置;冷却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有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冷却管道内设有冷却器;第三管道与冷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第三管道内设有加热装置,第三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测温装置和测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价格低,可靠性好,对两相流体工质无特定要求,不破坏测试前的流体流量与干度,在测量时不需要采用气液分离装置,可满足现场快速测量的需要。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flow and dry degree of two phase flow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wo-phase flow rate and dry degree measur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second and third pipes, cooling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third loop pipeline; pipeline and two-phase flow are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measuring device, he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pe connection pipe and second; the first pipeline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the he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ipe connections; cooling pipe and secon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a cool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cooling pipe;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third pipe and the cool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a heating device third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ipeline. The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loop third and two phase flow pipelin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rice, good reliability, no specific requirement for two phase fluid working fluid, no damage to the fluid flow and dry degree before testing, and no need for gas-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when measuring, so that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fast field measu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气液两相流动大量存在于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中。为了对两相流动进行控制管理或实验研究,就必须对其流量和干度进行测量。目前常用的流量计只能测量单相流的流量,在流量较低的情况下测量误差较大并且价格昂贵。与单相流动比,两相流动更为复杂,由于其流型的复杂多变,用传统的单相流测量方法测量两相流的、流量和干度就变得十分困难且代价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以在气液两相流微流量的工况下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具有极高的性价比,能够广泛地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包括在两相流回路中沿流动路径方向前后依次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且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之间设有冷却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测温装置和第一测压装置,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四测温装置和第二测压装置,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七测温装置和第三测压装置,所述冷却管道内设有冷却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冷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八测温装置和第四测压装置,所述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第十一测温装置和第五测压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测温装置和第三测温装置,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五测温装置和第六测温装置,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九测温装置和第十测温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一第一功率测量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与一第二功率测量装置相连,所述第三加热装置与一第三功率测量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至第十一测温装置为热电偶、所述第一至第五测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却器为冷却水或者半导体制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至第三加热装置为加热棒、加热带或加热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至第三功率测量装置为功率表或功率间接测量装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前述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实现。进一步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第一加热装置将流过第一管道的流体加热至单相的过热状态;S2,通过第二加热装置对流过第二管道的流体进行再加热,并通过式(1)和(2)得到两相流回路中流体的流量qm及干度x:其中,Φ2表示第二功率测量装置所测得的第二加热装置的功率,表示第二加热装置的漏热系数,h3表示第三测压装置和第七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与压力下的流体焓值,h2表示第二测压装置和第四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与压力下的流体焓值,Φ1表示第一功率测量装置所测得的第一加热装置的功率,表示第一加热装置的漏热系数,h′1表示第一测压装置和第一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与压力下的流体饱和液体点焓值,h″1表示第一测压装置和第一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与压力下的流体饱和蒸气点焓值;S3,通过所述冷却器将流过冷却管道的流体冷却至低于第一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S4,通过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将流过第三管道的流体加热至测量前的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通过调节第三加热装置的功率Φ3实现,其中Φ3通过式(3)得到:式中,表示第三加热装置的漏热系数,h4表示第八测温装置和第四测压装置测得的温度与压力下的流体焓值,h1表示第一测压装置和第一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与压力在干度x下的流体焓值。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漏热系数通过对式(4)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其中,Tf1为第一、第四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平均值,Th1、Tb1分别为第一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处的温度,Ta为环境温度,C1、C2、C3为拟合的参数;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漏热系数通过对式(5)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其中,Tf2为第四、第七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平均值,Th2、Tb2分别为第二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处的温度,C4、C5、C6为拟合的参数;所述第三加热装置的漏热系数通过对式(6)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其中,Tf3为第八、第十一测温装置所测得的温度平均值,Th3、Tb3分别为第三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处的温度,C7、C8、C9为拟合的参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两相流加热到过热状态使其变成单相流,再对过热蒸汽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通过前后温差和吸收热量的关系计算出流体的流量和干度。从而,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两相流流量和干度测量的问题,所设计的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在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专利技术对两相流体工质没有特定的要求,不破坏测试前的流体流量与干度,在测量时不需要采用气液分离装置,可以满足现场快速测量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实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是利用热力学的原理,通过对流体进行两次加热来进行流量和干度的测量。工作时,将需要测量的两相流回路截断,截断的一端为前端接口,另一端为后端接口,使用时将测量系统连接在两相流回路的前端接口与后端接口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中,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在两相流回路中沿流动路径方向前后依次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且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之间设有冷却管道。其中,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前端接口之间、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之间、冷却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第三管道与冷却管道之间、以及第三管道与两相流回路后端口之间分别采用采用第一至第五连接装置6、10、17、24、28依次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前端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测温装置1和第一测压装置5,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7,第一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第一加热装置7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测温装置2和第三测温装置3,且第一加热装置7与一第一功率测量装置8相连;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四测温装置4和第二测压装置9,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14,第二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第二加热装置14前端和后端的第五测温装置11和第六测温装置12,且第二加热装置14与一第二功率测量装置15相连;冷却管道与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七测温装置13和第三测压装置16,冷却管道内设有冷却器18;第三管道与冷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八测温装置19和第四测压装置23,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加热装置25,第三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第三加热装置25前端和后端的第九测温装置20和第十测温装置21,第三管道与两相流回路后端接口的连接处设有第十一测温装置22和第五测压装置27,且第三加热装置25与一第三功率测量装置26相连。优选地,第一至第十一测温装置1、2、3、4、11、12、13、19、20、21、22包括但不限于热电偶,第一至第五测压装置5、9、16、23、27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器,第一至第三功率测量装置8、15、26包括但不限于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量系统包括在两相流回路中沿流动路径方向前后依次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且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之间设有冷却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测温装置和第一测压装置,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四测温装置和第二测压装置,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七测温装置和第三测压装置,所述冷却管道内设有冷却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冷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八测温装置和第四测压装置,所述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第十一测温装置和第五测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测量系统包括在两相流回路中沿流动路径方向前后依次连通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且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之间设有冷却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测温装置和第一测压装置,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四测温装置和第二测压装置,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七测温装置和第三测压装置,所述冷却管道内设有冷却器;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冷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第八测温装置和第四测压装置,所述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加热装置,所述第三管道与两相流回路的连接处设有第十一测温装置和第五测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测温装置和第三测温装置,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五测温装置和第六测温装置,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分别邻近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九测温装置和第十测温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一第一功率测量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与一第二功率测量装置相连,所述第三加热装置与一第三功率测量装置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十一测温装置为热电偶、所述第一至第五测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冷却器为冷却水或者半导体制冷设备、和/或所述第一至第三加热装置为加热棒、加热带或加热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功率测量装置为功率表或功率间接测量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两相流回路之间、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之间、冷却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第三管道与冷却管道之间、以及第三管道与两相流回路之间分别采用采用第一至第五连接装置依次连接。7.一种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实现。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万金徐肖肖陈龙肖久旻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