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843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包括管体、直管段、传感器、两个堵头以及两个取压管,两个管体由丝杆连接成一体,管体另一端通与直管段连接,在两个管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堵头,孔板设置在两个堵头之间,孔板上开有多个喷嘴,在堵头一侧开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气道,取压管一端与气道连通,取压管另一端与传感器连通,在堵头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泄压槽。在管体与管体之间、管体与直管段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大大提高了管体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测量过程中的实用性,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拆卸。

Flow measurement device for long distance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ng distance gas pipeline flow measure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ube body and a straight pipe, a sensor, two plugs and two pressure tube, two pipe body is composed of a screw rod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p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raight section, in the two pip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end surface plug the hole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plug ho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nozzles, the plug is opened on one side and the inside of the pip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pressure tube airway, airway pressure tube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nsor, the other side of the plug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and tube the pressure relief trough body internal connectivity. Flange connection is adopted between tube body and tube body, between pipe body and straight pipe sec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practicality of tube body in different types of sensor measurement process, and is convenient for staff to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量测量领域,具体是指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市面上众多的计量器普遍存在如下缺点:测量的重复性、精确度在流量计中一般水平,由于许多的因素影响错综复杂,精度难以提高;现场安装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较长的直管段,一般难以满足,压力损失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以提高流体测量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包括管体、直管段、传感器、两个堵头以及两个取压管,两个带法兰的所述管体相邻的一端端部由丝杆连接成一体,管体另一端通过法兰盘与直管段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体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孔板设置在两个堵头之间,孔板上开有多个喷嘴,且在堵头一侧开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气道,取压管一端与气道连通,取压管另一端与传感器连通,在堵头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体内部连通的泄压槽,且两个泄压槽与两个气道相对应且对称分布在孔板的两侧;在所述取压管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突起以及第二圆锥段,且所述第一圆锥段的小直径段以及第二圆锥段的小直径段分别于突起的两端连接,在孔板端部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向上延伸后挂接在丝杆上,在所述气道内壁上安装有复合消音板。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流体由直管段进入到管体中,经过孔板板上的多个喷嘴进入到另一个管体中,而此时流束在孔板前侧形成局部收缩,进而使得流体的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即在孔板的前侧与后侧之间产生了压差,流体流量越大,产生的压差越大,此时传感器通过取压管以及气道对孔板前后两侧压力的测量,即可计算出流体的流量大小。开设在堵头侧壁中的泄压槽能够将冲击到孔板前后两侧上的流体引导开,降低孔板前后两侧端面上的冲击力度,降低喷嘴的缩小段以及扩大段上受到的絮流剪切力,实现延长孔板使用寿命的目的。其中,流体通过气道进入到与传感器连通的取压管中,即孔板前后两侧的压力值通过传感器读出取压管内流体压力值来体现,由于管体内通过喷嘴后的流体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即位于孔板后侧的气道以及取压管内的流体同样会出现波动,此时由传感器监测出的差压很容易出现偏差,本专利技术在取压管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突起以及第二圆锥段,流体由下而上流经第二圆锥段的大直径段后有其小直径段流出,使得流体本身速度进一步增大,而流体经过突起时,则在突起形成的圆柱状流通区间内平稳移动,以降低流体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流体在由第一圆锥段小直径段流入再由其大直径段流出,降低高速运动的流体对传感器造成严重的冲击,以保证传感器检测的精确度。在孔板端部设置有卡箍,且卡箍挂接在丝杆上,当孔板受损严重需要更换时,分别调节两个丝杆,使得两个管体之间空出间隙,此时旋转孔板本体,使得卡箍与丝杆脱离,即可更换新的孔板,在对丝杆的调节过程中,本专利技术无需将丝杆完全取出,只需满足孔板松动能够实现旋转即可,省却了工作人员在更换孔板时的复杂程序,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气道内的流体高速运动,同时与气道内壁产生磨擦而滋生大量噪音,噪音通过堵头传递出,极大影响了测量环境,本专利技术在气道内壁上设置复合消音板,利用铅板致密的外壁来减弱流体在气道内产生的透射声能,以防止大量的噪音向外传递,同时又能避免流体的动能损耗,以保证在传感器中所采集到的压力值的准确性。多个所述喷嘴均为扇形喷嘴。在所述孔板两端端部与堵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L型密封垫。为方便管体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之间的应用,孔板通过丝杆以及堵头的配合被夹持在两个管体之间,同时利用L型的密封垫将孔板的两端上分别堵头接触的部分进行密封,实现管体内的完全密封,保证两个取压管在气道内中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开设在堵头侧壁中的泄压槽能够将冲击到孔板前后两侧上的流体引导开,降低孔板前后两侧端面上的冲击力度,降低喷嘴的缩小段以及扩大段上受到的絮流剪切力,实现延长孔板使用寿命的目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管体、2-丝杆、3-孔板、4-气道、5-感应器、6-取压管、61-第一圆锥段、62-突起、63-第二圆锥段、7-密封垫、8-堵头、9-泄压槽、10-法兰盘、11-直管段、12-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管体1、直管段11、传感器、两个堵头8以及两个取压管6,两个带法兰的所述管体1相邻的一端端部由丝杆2连接成一体,管体1另一端通过法兰盘10与直管段11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体1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8,孔板3设置在两个堵头8之间,孔板3上开有多个喷嘴,且在堵头8一侧开有与管体1内部连通的气道4,取压管6一端与气道4连通,取压管6另一端与传感器连通,在堵头8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体1内部连通的泄压槽9,且两个泄压槽9与两个气道4相对应且对称分布在孔板3的两侧;在所述取压管6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61、突起62以及第二圆锥段63,且所述第一圆锥段61的小直径段以及第二圆锥段63的小直径段分别于突起62的两端连接,在孔板3端部设置有卡箍12,所述卡箍12向上延伸后挂接在丝杆2上,在所述气道4内壁上安装有复合消音板。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流体由直管段11进入到管体1中,经过孔板板上的多个喷嘴进入到另一个管体1中,而此时流束在孔板3前侧形成局部收缩,进而使得流体的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即在孔板3的前侧与后侧之间产生了压差,流体流量越大,产生的压差越大,此时传感器通过取压管6以及气道4对孔板3前后两侧压力的测量,即可计算出流体的流量大小。开设在堵头8侧壁中的泄压槽9能够将冲击到孔板3前后两侧上的流体引导开,降低孔板3前后两侧端面上的冲击力度,降低喷嘴的缩小段以及扩大段上受到的絮流剪切力,实现延长孔板3使用寿命的目的。其中,流体通过气道4进入到与传感器5连通的取压管6中,即孔板3前后两侧的压力值通过传感器5读出取压管6内流体压力值来体现,由于管体1内通过喷嘴后的流体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即位于孔板3后侧的气道4以及取压管6内的流体同样会出现波动,此时由传感器5监测出的差压很容易出现偏差,本专利技术在取压管6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61、突起62以及第二圆锥段63,流体由下而上流经第二圆锥段63的大直径段后有其小直径段流出,使得流体本身速度进一步增大,而流体经过突起62时,则在突起62形成的圆柱状流通区间内平稳移动,以降低流体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流体在由第一圆锥段61小直径段流入再由其大直径段流出,降低高速运动的流体对传感器5造成严重的冲击,以保证传感器5检测的精确度。在孔板3端部设置有卡箍12,且卡箍12挂接在丝杆2上,当孔板3受损严重需要更换时,分别调节两个丝杆2,使得两个管体1之间空出间隙,此时旋转孔板本体3,使得卡箍12与丝杆2脱离,即可更换新的孔板3,在对丝杆2的调节过程中,本专利技术无需将丝杆2完全取出,只需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包括管体(1)、直管段(11)、传感器(10)、两个堵头(8)以及两个取压管(6),两个所述管体(1)相邻的一端端部由丝杆(2)连接成一体,管体(1)另一端通过法兰盘(10)与直管段(11)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体(1)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8),孔板(3)设置在两个堵头(8)之间,孔板(3)上开有多个喷嘴,且在堵头(8)一侧开有与管体(1)内部连通的气道(4),取压管(6)一端与气道(4)连通,取压管(6)另一端与传感器(10)连通,在堵头(8)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体(1)内部连通的泄压槽(9),且两个泄压槽(9)与两个气道(4)相对应且对称分布在孔板(3)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压管(6)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61)、突起(62)以及第二圆锥段(63),且所述第一圆锥段(61)的小直径段以及第二圆锥段(63)的小直径段分别于突起(62)的两端连接,在孔板(3)端部设置有卡箍(12),所述卡箍(12)向上延伸后挂接在丝杆(2)上,在所述气道(4)内壁上安装有复合消音板。

【技术特征摘要】
1.长距离输气管道流量测量装置,包括管体(1)、直管段(11)、传感器(10)、两个堵头(8)以及两个取压管(6),两个所述管体(1)相邻的一端端部由丝杆(2)连接成一体,管体(1)另一端通过法兰盘(10)与直管段(11)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体(1)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8),孔板(3)设置在两个堵头(8)之间,孔板(3)上开有多个喷嘴,且在堵头(8)一侧开有与管体(1)内部连通的气道(4),取压管(6)一端与气道(4)连通,取压管(6)另一端与传感器(10)连通,在堵头(8)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体(1)内部连通的泄压槽(9),且两个泄压槽(9)与两个气道(4)相对应且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怡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瞬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