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233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4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包括炉体和炉排,炉体包括呈环形包围设置的前拱、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炉排位于炉体的下方且位于前拱和后拱之间,第一隔墙设置在前拱和后拱之间且位于炉排的上方,第二隔墙设置在第一隔墙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隔墙自前拱起始并向后拱的方向沿伸且越过第一隔墙,第二隔墙的顶端与后拱之间具有间隙,炉体上且位于前拱以上的位置设置有二次进风口。前拱、炉排、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着火挥发区,炉排、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主燃还原区,第二隔墙的顶端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炉渣燃尽区。能够降低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
本技术涉及锅炉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
技术介绍
层燃链条锅炉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锅炉型式,应用已有上百年,主要是供暖和工业供汽为主,发展历程经历了手烧炉、链条炉和抛煤机链条炉等多种型式。现在应用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固定炉排炉,链条炉排炉,抛煤机炉排炉,往复炉排炉及振动炉排炉等。层燃链条锅炉因为其燃料适用性广、造价低,运行启停方便、负荷调节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工业应用和冬季供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市场保有量巨大。据中国锅炉网的统计,我国现有锅炉高数大62.03万台,其中10吨/小时以上的燃煤小锅炉的数量占到三分之一。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统计显示:我国锅炉制造企业数量为1500家左右,年产工业锅炉台数为1.5万台左右,其中40%是链条炉排锅炉,而容量大于35t/h的链条炉排锅炉产量占年锅炉产量的比例约为13%,计算可知约0.2万台,实际具有改造价值的锅炉存量多于1万台。早期工业层燃锅炉的主要技术重点在于提高锅炉效率,解决锅炉的容量提升、燃料适应性、运行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对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尤其是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关注度不高。对于层燃锅炉的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同研究人员进行了燃烧装置的脱硫最佳温度,减少烟尘排放,减少NOx排放等研究,开展了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和烟气循环对NOx排放控制影响的研究。目前,关于降低层燃锅炉污染物排放的工程实例主要集中除尘和炉外脱硫等,有部分锅炉考虑了应用SNCR脱除NOx方面,而对于层燃锅炉低NOx燃烧技术方面并没有改造工程的应用实例。目前国内层燃锅炉基本没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其大多数排放量在300~800mg/Nm3之间,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这些锅炉都面临着改造升级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低氮燃烧方式运用到层燃链条锅炉上。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以降低污染,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以降低污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包括炉体和炉排,所述炉体包括呈环形包围设置的前拱、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炉排位于所述炉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还包括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所述第一隔墙设置在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且位于所述炉排的上方,所述第二隔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隔墙自所述前拱起始并向所述后拱的方向沿伸且越过所述第一隔墙,所述第二隔墙的顶端与所述后拱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炉体上且位于所述前拱以上的位置设置有二次进风口。优选的,上述第一隔墙为垂直墙。优选的,上述第二隔墙为水平墙。优选的,上述第二隔墙自所述前拱开始至所述第一隔墙的上方为水平墙,自所述第一隔墙的上方开始至顶端倾斜向下。优选的,上述前拱和所述后拱的内壁为光滑直线型。优选的,上述前拱和所述后拱的内壁为S型。优选的,上述前拱和所述后拱的内壁为抛物线型。优选的,上述前拱遮盖所述炉排的比例不超过0.2。优选的,上述后拱的顶端和末端的连线与所述炉排的夹角为5°至20°。优选的,上述二次进风口的数量为2-20个。本技术提供的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包括炉体和炉排,所述炉体包括呈环形包围设置的前拱、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炉排位于所述炉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还包括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所述第一隔墙设置在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且位于所述炉排的上方,所述第二隔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隔墙自所述前拱起始并向所述后拱的方向沿伸且越过所述第一隔墙,所述第二隔墙的顶端与所述后拱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炉体上且位于所述前拱以上的位置设置有二次进风口。通过前拱、炉排、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着火挥发区,通过炉排、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主燃还原区,通过第二隔墙的顶端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炉渣燃尽区。在工作时,在着火挥发区送入约占总风量20%-25%的少量空气,使烟气中产生CO、NH3、HCN等还原气体,燃煤随炉排往前行进过程中逐步变为半焦炭状态,继而进入主燃还原区,该区域送入约总风量50-60%的燃烧空气,燃煤将在底部送入空气和上方折返下冲的烟气作用,形成强烈悬浮混合燃烧过程,保证焦炭颗粒在此充分燃烧,充分释放NOx的生成,同时主燃还原区内的烟气将与着火挥发区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混合,可进行部分已生成NOx的还原;在炉渣燃尽区通入约占总风量5-10%的空气,可起到炉渣燃尽的作用。整个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烟气将在炉内折返流动,首先流经炉排上方的主燃区,在此保证燃煤充分燃烧;其次,在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前拱、后拱和左侧壁、右侧壁两侧壁围成的烟气通道内,可使炉排上方区域形成一个低过量空气区域,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此形成一个混合还原区,可使烟气中的NOx进一步还原;烟气继续向上流动,在前拱或者后拱上方的某处设置的二次进风口喷入一股分级二次风,可起到燃尽作用,保证烟气中飞灰和CO的燃尽。从而实现降低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层燃链条锅炉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中:前墙11、后墙12、前拱13、后拱14、第二隔墙15、第一隔墙16、炉排17、着火挥发区21、主燃还原区22、炉渣燃尽区23、混合还原区24、烟气燃尽区25、底部一次风31、分级二次风3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层燃链条锅炉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包括炉体和炉排17,炉体包括呈环形包围设置的前拱13、后拱14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炉排17位于炉体的下方且位于前拱13和后拱14之间,还包括第一隔墙16和第二隔墙15,第一隔墙16设置在前拱13和后拱14之间且位于炉排17的上方,第二隔墙15设置在第一隔墙16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隔墙15自前拱13起始并向后拱14的方向沿伸且越过第一隔墙16,第二隔墙15的顶端与后拱14之间具有间隙,位于炉体上且位于前拱13以上的位置设置有二次进风口。通过前拱13、炉排17、第一隔墙16和第二隔墙15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着火挥发区21,通过炉排17、第一隔墙16、第二隔墙15和后拱14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主燃还原区22,通过第二隔墙15的顶端和后拱14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炉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包括炉体和炉排,所述炉体包括呈环形包围设置的前拱、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炉排位于所述炉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所述第一隔墙设置在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且位于所述炉排的上方,所述第二隔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隔墙自所述前拱起始并向所述后拱的方向沿伸且越过所述第一隔墙,所述第二隔墙的顶端与所述后拱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炉体上且位于所述前拱以上的位置设置有二次进风口,通过前拱、炉排、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着火挥发区,通过炉排、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主燃还原区,通过第二隔墙的顶端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炉渣燃尽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包括炉体和炉排,所述炉体包括呈环形包围设置的前拱、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炉排位于所述炉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所述第一隔墙设置在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之间且位于所述炉排的上方,所述第二隔墙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墙的上方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隔墙自所述前拱起始并向所述后拱的方向沿伸且越过所述第一隔墙,所述第二隔墙的顶端与所述后拱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炉体上且位于所述前拱以上的位置设置有二次进风口,通过前拱、炉排、第一隔墙和第二隔墙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着火挥发区,通过炉排、第一隔墙、第二隔墙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主燃还原区,通过第二隔墙的顶端和后拱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围成炉渣燃尽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墙为垂直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氮燃烧的层燃链条锅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兴崔节明王冠楠路亭伟程昌业彭建升董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