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00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包括环形外胆和环型内胆,所述环形外胆内设置有环型内胆;所述环型内胆的两侧设置有烟道;所述烟道的上端通过排烟管与烟囱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内设置有上炉排辐射受热面;所述上炉排辐射受热面的上端与风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室的一侧与上炉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的内部下端固定有下炉排;所述炉膛的一侧与观测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的下端一侧与中炉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的下端一侧与下炉门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生物质成型燃料稳定持续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果和秸秆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
本技术属于能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
技术介绍
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加大了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力度。有些燃煤供热锅炉房的排放指标不符合要求,而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燃料成本相当高,寻找新的可替代清洁燃料已迫在眉睫。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有气少油,大力发展生物质燃料及其燃烧技术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近20年来,尽管我国在生物质燃料燃烧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因此大力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质高效燃烧技术至关重要。目前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对秸秆的利用率低和燃烧效果差。因此,设计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对秸秆的利用率低和燃烧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包括烟囱、排烟管、烟道、对流受热面、上炉门、环形外胆、观测孔、中炉门、下炉排、下炉门、燃尽室、环型内胆、二次风管、炉膛、上炉排辐射受热面、风室、水位计和排汽管,所述环形外胆内设置有环型内胆;所述环形外胆的上端与烟囱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的两侧设置有烟道;所述烟道的上端通过排烟管与烟囱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内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内设置有上炉排辐射受热面;所述上炉排辐射受热面的上端与风室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室的一侧与上炉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的内部下端固定有下炉排;所述炉膛的一侧与观测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的下端一侧与中炉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的下端一侧与下炉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的上端一侧与排汽管的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环型内胆的外侧设置有二次风管。进一步,所述烟道内设置有对流受热面。进一步,所述环形外胆的下端设置有燃尽室。进一步,所述环形外胆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水位计。进一步,所述环型内胆的下端设置有上炉排,并且二次风管的风口设置在上炉排两侧。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上炉门常开,作为投燃料与供应空气之用,中炉门用于调整下炉排上燃料的燃烧和清除灰渣,下炉门用于排灰,观测孔除用于观火外还用于上炉排的清渣,正常运行时中炉门、下炉门、观测孔关闭,环型内胆的下端的上炉排以上的空间相当于风室,上炉排两侧设有二次风管,使未燃尽的气体在此进一步燃烧,上炉排与下炉排之间的空间为炉膛,环形外胆和环型内胆之间构成烟道,烟气通过排烟管进人烟囱;一定粒径生物质成型燃料经上炉门被送入上炉排上燃烧,一次空气通过上炉门吸入,上炉排漏下的生物质屑和灰渣到下炉排上继续燃烧和燃尽,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未完全燃烧的CO及挥发份穿过炉排,并在炉膛内与二次风混合后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与下炉排上燃料产生的烟气一起,经环形外胆和环型内胆之间构成的烟道进入烟囱,实现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分步燃烧,缓解生物质燃烧速度,达到燃烧需氧与供氧的匹配,使生物质成型燃料稳定持续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果和秸秆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烟囱;2-排烟管;3-烟道;4-对流受热面;5-上炉门;6-环形外胆;7-观测孔;8-中炉门;9-下炉排;10-下炉门;11-燃尽室;12-环型内胆;13-二次风管;14-炉膛;15-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6-风室;17-水位计;18-排汽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包括烟囱1、排烟管2、烟道3、对流受热面4、上炉门5、环形外胆6、观测孔7、中炉门8、下炉排9、下炉门10、燃尽室11、环型内胆12、二次风管13、炉膛14、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风室16、水位计17和排汽管18,所述环形外胆6内设置有环型内胆12;所述环形外胆6的上端与烟囱1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的两侧设置有烟道3;所述烟道3的上端通过排烟管2与烟囱1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内设置有炉膛14;所述炉膛14内设置有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所述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的上端与风室1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室16的一侧与上炉门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6的内部下端固定有下炉排9;所述炉膛14的一侧与观测孔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的下端一侧与中炉门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6的下端一侧与下炉门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6的上端一侧与排汽管18的下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环型内胆12的外侧设置有二次风管13。进一步,所述烟道3内设置有对流受热面4。进一步,所述环形外胆6的下端设置有燃尽室11。进一步,所述环形外胆6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水位计17。进一步,所述环型内胆12的下端设置有上炉排,并且二次风管13的风口设置在上炉排两侧。工作原理:该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上炉门5常开,作为投燃料与供应空气之用,中炉门8用于调整下炉排9上燃料的燃烧和清除灰渣,下炉门10用于排灰,观测孔7除用于观火外还用于上炉排的清渣,正常运行时中炉门8、下炉门10、观测孔7关闭,环型内胆12的下端的上炉排以上的空间相当于风室,上炉排两侧设有二次风管13,使未燃尽的气体在此进一步燃烧,上炉排与下炉排9之间的空间为炉膛14,环形外胆6和环型内胆12之间构成烟道3,烟气通过排烟管2进人烟囱1;一定粒径生物质成型燃料经上炉门5被送入上炉排上燃烧,一次空气通过上炉门5吸入,上炉排漏下的生物质屑和灰渣到下炉排9上继续燃烧和燃尽,秸秆成型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未完全燃烧的CO及挥发份穿过炉排,并在炉膛14内与二次风混合后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与下炉排9上燃料产生的烟气一起,经环形外胆6和环型内胆12之间构成的烟道3进入烟囱1,实现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分步燃烧,缓解生物质燃烧速度,达到燃烧需氧与供氧的匹配,使生物质成型燃料稳定持续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果和秸秆利用率。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包括烟囱(1)、排烟管(2)、烟道(3)、对流受热面(4)、上炉门(5)、环形外胆(6)、观测孔(7)、中炉门(8)、下炉排(9)、下炉门(10)、燃尽室(11)、环型内胆(12)、二次风管(13)、炉膛(14)、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风室(16)、水位计(17)和排汽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胆(6)内设置有环型内胆(12);所述环形外胆(6)的上端与烟囱(1)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的两侧设置有烟道(3);所述烟道(3)的上端通过排烟管(2)与烟囱(1)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内设置有炉膛(14);所述炉膛(14)内设置有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所述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的上端与风室(1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室(16)的一侧与上炉门(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6)的内部下端固定有下炉排(9);所述炉膛(14)的一侧与观测孔(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的下端一侧与中炉门(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6)的下端一侧与下炉门(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6)的上端一侧与排汽管(18)的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胆的能源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设备,包括烟囱(1)、排烟管(2)、烟道(3)、对流受热面(4)、上炉门(5)、环形外胆(6)、观测孔(7)、中炉门(8)、下炉排(9)、下炉门(10)、燃尽室(11)、环型内胆(12)、二次风管(13)、炉膛(14)、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风室(16)、水位计(17)和排汽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胆(6)内设置有环型内胆(12);所述环形外胆(6)的上端与烟囱(1)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的两侧设置有烟道(3);所述烟道(3)的上端通过排烟管(2)与烟囱(1)固定连接;所述环型内胆(12)内设置有炉膛(14);所述炉膛(14)内设置有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所述上炉排辐射受热面(15)的上端与风室(1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室(16)的一侧与上炉门(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外胆(6)的内部下端固定有下炉排(9);所述炉膛(14)的一侧与观测孔(7)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理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澄潭镇康成机械配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