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391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它包括在链条炉排的上方依次设置的前拱、中拱和后拱,中拱由竖向的折焰墙构成,后拱由拱墙以及竖向向上延伸的挡火墙组成,挡火墙位于前拱与中拱之间,且挡火墙的上部与炉膛顶墙之间保留有烟气通道,挡火墙的下部与拱墙的前端连接,拱墙的后端朝下倾斜并延伸至与炉膛后墙处与其连接;前拱与后拱之间的空间为第一燃烧室,后拱与中拱之间的空间为第二燃烧室,中拱与炉膛后墙之间的空间为第三燃烧室。本发明专利技术依靠炉拱结构将烟气聚集于炉膛前中部,提高燃烧温度及热效率,并且通过炉拱的特殊结构改变烟气的行程路径,增加烟气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降低排烟热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燃烧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
技术介绍
生物质打捆燃料密度适中、生产效率高、燃烧效果好、容易利用,是一种较好的生物质燃烧利用方式,成为生物质燃烧利用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适合生物质打捆燃烧的专用设备还很少,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生物质锅炉普遍套用燃煤锅炉的“L”型炉拱,即前拱高而短,后拱低而长,通过前后拱的配合,强化燃烧,提高炉膛内温度。但是“L”型锅炉并不适合燃用生物质打捆燃料,生物质打捆燃料的燃烧特性与化石燃料相比有较大差别。其水分含量高,产生的挥发分及烟气流速快、体积大,难以充分燃烧且烟气热损较高;生物质打捆燃料燃烧时结构松散,产生的灰分会被一次风鼓起并随着烟气一起流动,易造成炉膛内严重的积灰堵塞问题;生物质发热量低,灰熔点低,普通的锅炉难以让其稳定的燃烧,而温度过高又会引起严重的结渣问题,造成受热面传热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依靠炉拱结构将烟气聚集于炉膛前中部,提高燃烧温度及热效率,并且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链条炉排的上方依次设置的前拱、中拱和后拱,中拱由竖向的折焰墙构成,中拱的上部与炉膛顶墙连接,后拱由拱墙以及竖向向上延伸的挡火墙组成,挡火墙位于前拱与中拱之间,且挡火墙的上部与炉膛顶墙之间保留有烟气通道,挡火墙的下部与拱墙的前端连接,拱墙的后端朝下倾斜并延伸至与炉膛后墙处与其连接;中拱的下部与后拱的拱墙之间保留有烟气通道;前拱与后拱之间的空间为第一燃烧室,后拱与中拱之间的空间为第二燃烧室,中拱与炉膛后墙之间的空间为第三燃烧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链条炉排的上方依次设置的前拱、中拱和后拱,中拱由竖向的折焰墙构成,中拱的上部与炉膛顶墙连接,后拱由拱墙以及竖向向上延伸的挡火墙组成,挡火墙位于前拱与中拱之间,且挡火墙的上部与炉膛顶墙之间保留有烟气通道,挡火墙的下部与拱墙的前端连接,拱墙的后端朝下倾斜并延伸至与炉膛后墙处与其连接;中拱的下部与后拱的拱墙之间保留有烟气通道;前拱与后拱之间的空间为第一燃烧室,后拱与中拱之间的空间为第二燃烧室,中拱与炉膛后墙之间的空间为第三燃烧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打捆燃料链条锅炉炉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墙为弧形拱墙。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圣勇鲁杰刘菁李冬冬远方王炯张品张舒晴司闻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